王熙凤重生[红楼]: 10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王熙凤重生[红楼]》 100-120(第1/28页)

    第101章 定下婚事

    杨璋身为状元,自然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可惜他已经有了未婚妻,不然肯定很多人愿意和对方结亲。

    状元就是有状元的牌面,除了游街外,杨璋最近一段时间都空闲不下来,还要参加大大小小的宴会。

    因为杨家原本的其他姻亲,不是十几年前就和杨家断绝关系,以此断尾求生,就是跟着杨家一起倒霉了。所以在贾琏和王熙凤的积极热情要求帮忙下,杨璋把收拾皇上赏赐下来的房子等事情都交给了王熙凤。

    这事王熙凤做得十分熟络,她和底下的下人已经收拾过好几个房子了。

    而且因为杨璋是自己人,皇上赏赐下来的这座带花园的三进院虽然不小,但里面的家具摆设却非常新,像是没翻修几年,所以倒也不用大修,只需要把屋子打扫干净,然后把正院内室的家具换了就是。

    当然也可以不换,就这么住也可以,但讲究一点的人家都会换。

    没几天房子就收拾好了。

    然后杨璋就从贾家别院搬了进去,并且举行了一场“乔迁+庆贺考中状元”的宴筵。

    贾琏和王熙凤自然去了,贾母没去,倒是邢夫人和贾敏来了,帮着王熙凤一起招待女眷。

    邢夫人和王熙凤都是一品诰命夫人,贾敏是二品诰命夫人,招待前来贺喜的女眷足够了。

    毕竟如今杨璋的交际圈还没展开,宴请的人不是杨家以前在那事之后都没有断关系的亲朋旧友,又是杨璋如今才结识的同科好友。

    这也是贾敏会来的原因,因为林家和杨家也算是旧友,当年荣国公贾代善会相中林如海,并且还找到了关系去结亲,走得就是杨家的路线。

    只不过林家比杨家幸运,当年义忠亲王造反的时候,林如海正在苏州守孝,所以并未被牵扯进去,躲过一劫。

    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关系,之前贾琏想要介绍杨璋给林如海的时候,林如海不但见了,还用心指点。

    不说杨璋能考上状元全部都是林如海的功劳,但其中肯定有一部分是林如海的功劳。

    “奶奶,大理寺少卿傅夫人来了。”平儿快步走到王熙凤耳边小声的说道。

    王熙凤凤眸一睁,随后笑着对刚刚她招待的几个妇人笑道:“有贵客登门,要去迎接,恕我失礼片刻。”

    “小贾夫人请,不必如此多礼。”一个妇人笑着说道,她们的家世可远不及荣国府,自然不敢得罪王熙凤。

    王熙凤笑着颔首,然后就跟着平儿朝着外面走去,在临近二门的时候,迎接到了傅夫人。

    今儿傅夫人是和儿媳妇傅少奶奶一起来的,傅姑娘因为婚约原因不宜在出嫁前来杨府。

    “傅恭人来了。”王熙凤笑着迎了上去,然后对着傅少奶奶颔首。

    “见过小贾夫人。”傅夫人虽然辈分比王熙凤高一辈,可诰命没王熙凤高,只是四品恭人,自然反而要像王熙凤行礼。至于傅少奶奶身上还没诰命,自然更要行礼了。

    王熙凤连忙扶起两人,笑着说道:“马上就要是一家人了,傅恭人和傅少奶奶不必多礼。”

    傅夫人闻言微微抿嘴一笑。

    这种事情女方总是要矜持一点才是。

    “我之前瞧着下个月初八是个不错的日子,宜纳采,不知傅恭人觉得如何?”王熙凤一边领着两人朝里面走去,一边笑着问道。

    傅夫人闻言眉头微皱“这会不会太急了?”离初八也十几天时间。

    王熙凤闻言笑道:“表哥和傅姑娘定亲都已经定了这么多年了,哪里急,再说了这三书六礼全部走下来,需要的时间也不短,少说也要小半年时间。知道您舍不得傅姑娘,但表哥和傅姑娘的年纪也不小了。”

    傅夫人闻言想了想,今年傅姑娘已经十八岁了,搁在京城绝对是大龄姑娘,也是该出嫁了。说着又看了一眼王熙凤,眼前这位和自家姑娘年纪一样大,儿子如今都能跑跑跳跳了。

    “那就初八吧!”傅夫人说道。

    王熙凤脸上的笑容灿烂了许多“那就这么说定了。”

    搞定了这事,王熙凤心情愉悦,今天一天的忙碌也没影响到她的好心情。

    杨璋这边进展顺利,贾元春那边也进展顺利。

    贾元春和林珀看对上眼了。

    林珀和林珲之前一直没有在苏州订婚或者是娶妻子,就是想着自己书念得好,打算高中后,在京城找一门对自己有益的婚事。

    这种事情在世家大族旁系子弟的很常见,这些人有些资产不必为生计发愁,所以不用那么早把自己给“卖”了,而是想着利益最大化。

    男子晚点成亲,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贾敏不单单是牵线贾元春和林珀,还给林珲也找了一门亲事,是林家世交的二房次女——白氏。

    白氏的情况和贾元春差不多,父母没了,哥哥还没在官场上混出头来。不过白家长房大老爷已经做到了吏部左侍郎,唯一可惜的是,白家大老爷年纪大了,已经递交了乞骸骨的奏折,而且看上面的态度,并不打算挽留。

    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白家大老爷递交了乞骸骨的奏折,林如海也不会选择和白家联姻。

    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林如海深知这一道理。

    对于当官这事,林如海还是很厉害的,不然也不会在那么复杂的江南连任了那么多任巡盐御史。

    即便是上辈子他死了,可林如海推荐的贾雨村不说他人品如何,但在官场上却混出来了,可见其眼光。

    也因此,在林珀和林珲考翰林院的时候,林如海并没有出手帮忙搞暗箱操作。

    但即便是没有,林珀也凭真本事考了进去,成为了一名清贵的庶吉士。

    而林珲,借助白家大老爷还在任上的小尾巴,补了一个京官,进了户部做从七品主薄,成了贾琏手下的一员。

    都定了婚,要娶妻了,自然不可能再借住在林家。

    好在林珀和林珲家里都有些家底,再加上林如海给两人考上进士的贺礼,外加京城特有的钱庄“贷款”业务,按揭贷款购买一处京中房屋还是没问题。

    是的,早在汉朝,就已经有了钱庄贷款业务。

    最出名的就是,周亚夫平七王之乱,其军饷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当时无盐氏开的钱庄给周亚夫贷的款。

    一个敢贷,一个敢给,最后还真以十倍的利钱还了。

    当时可谓是创造了一段佳话。

    这传统也算是流传下来的,京城钱庄最喜欢就是给官老爷们贷款。

    一来是官老爷们端着铁饭碗,不怕还不起。

    二来卖官老爷们一个好,指不一定就有那天需要求到对方那里去。

    也因此,利钱极低,差不多就是收一个比保底略高一点点的利钱。

    只要不乱来(赌、奢侈),一般情况下官员都能负担得起。

    所以林珀和林珲在京中安家没什么特别压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