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重生宠妃路: 12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宫重生宠妃路》 120-140(第3/27页)

齐还是病逝了。

    弘历和皇后都很是伤心,赏银五千两治丧,赠太傅,给谥文穆。

    除此之外,弘历还让和亲王弘昼和大阿哥永璜代他去祭奠马齐。

    这事一出后,其他人怎么想,不知道。

    大阿哥永璜面上不显,心里倒是有些飘了。

    一方面是因为皇后在永琏死后对永璜实行了捧杀策略,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局势对永璜来说的确很好。

    没有满洲八旗血脉的弟弟,后面的弟弟最大的也比自己小七岁。

    他今年十二岁,如果着急一些,现在就能大婚了。

    但底下的弟弟,最大的两个,也还要明年才进上书房读书了。

    在不知道弘历能活多久的情况下,这优势的确有些大。

    毕竟这么算下来,等永璋永璠大婚的时候,永璜要是动作快一些,运气好一些,儿子都能进上书房读书了。

    除此之外,也是在永琏死后,这大半年来,抛开各自原因不谈,反正弘历的确是重视了永璜不少,以前这种事情,可没有永璜沾手的份。

    于是在有心人的吹捧下,永璜就觉得汗阿玛这事选中了自己当储君。

    毕竟,大家普遍默认的都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他可是大阿哥,名副其实的皇长子。

    没了永琏这个嫡子,他就应该是立储的最佳人选。

    眼瞧着汗阿玛开始重用自己,开始让自己和前朝大臣接触,永璜怎么能不得意了。

    虽然永璜并不傻,没有说出来,宣扬得人人皆知,可在平日行为举止上,下巴抬得更高了,人也显得自信了不少。

    事实上,弘历这个时候是真没这些想法。

    朝堂重臣病危病逝后,为了显示皇上的看重,派遣皇子代替皇上去关怀,不说汉人那些王朝,满人这里也是有迹可循的,仁皇帝当年就多次派皇子办这些事。

    而且不是废太子允礽,也不是大阿哥允禔,而是三子、四子、五子这些皇子去办。

    只有宗室权王病危的时候,皇上才会亲自屈尊降贵的去王府看望。

    毕竟外面一直有那么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皇上亲自来看望你,说明你是真病危了,都病危了那怎么可能还医治得好。

    所以皇上亲临看望病人,一直被阴谋论的人视为皇上想让你必死无疑。

    因此,弘历只是单纯的依照旧例行事,之所以选永璜,那不是因为只有他一个人现在年纪合适嘛。

    三阿哥永璋和四阿哥永璠才五岁,哪怕就是皇家的孩子早熟,对于五岁的孩子也不可能委以重任,毕竟还有其他选择。

    有选择的情况下,弘历自然不会去冒险,所以这事不就很自然而然的落到了永璜头上。

    一如当年,先帝继位后,仁皇帝的周年忌日要派皇子去祭奠,因为弘时在孝期让小妾怀孕,所以这事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下一个顺序的阿哥,也就是弘历身上。

    更何况,这个时候弘历忙着□□朝堂局势了。

    马齐死后,富察家子弟或多或少都要守孝。

    弘历虽然夺情了一些,但马齐那一支的人,麻烦夺情,所以朝廷里的富察大人丁忧了不少。

    而这些人空出来的位置,自然不可能等着富察氏守孝完后,继续干,而是马上就有替补上位。

    对此弘历也没什么办法,可心情是着实差了许多。

    不知道的人,还因为弘历真爱皇后了,因此喜皇后所喜忧皇后所忧,不少人心里都有些酸涩。

    其中最咬牙切齿的人,不是之前被皇后戳到痛楚上的娴妃,而是高贵妃。

    原本马齐病逝,高贵妃心里十分高兴,没想到转眼就看见弘历和皇后一同悲伤,高贵妃顿时就差点咬碎了牙!

    在得知自己第二胎流产毁了身子的真相后,高贵妃就恨死了皇后,毕竟如果她的孩子活下来了,这会儿早就可以叫她额捏了。

    虽然恨透了皇后,可高贵妃是个理智人,她并没有明面上和皇后针锋相对,相反还有些巴结皇后,往皇后身边靠的倾向在。

    不是高贵妃被皇后算计怕了,而是高贵妃知道只有靠近皇后,降低她对自己的警惕心,才能发现皇后的秘密,才能将皇后一击击倒。

    并且在皇后被一击击倒后,还不会被人怀疑是她出的手,不会连累到高家。

    高贵妃发现这事后,还真以为弘历对皇后有情,立马将刚刚生下两个儿子弘历给了特殊恩典的容妃抛到了脑后。

    皇后才是她恨不得立马杀死的仇人,她绝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皇后得意。

    高贵妃开始疯狂开动脑筋。

    第123章 弘历重病

    马齐病逝后,皇后的心情变得极为不好。

    可偏偏马齐只是皇后的二伯父,并非是皇后的阿玛,按照规矩皇后是不能为马齐守孝的,这进一步让皇后心情差了起来。

    后宫众人这个时候也十分有眼色的小心翼翼着,就怕碍到了皇后的眼,成了皇后的出气筒。

    别以为这种事情不常见,其实这种事情很常见。

    虽说嫔妃宫女基本上都是有来历的,不能轻易处罚,可只要皇后想要收拾人,总能找到名正言顺的机会。

    后宫嫔妃们就这么战战兢兢的过了几个月,可朝堂上却因为富察家守孝的原因,暗潮涌动。

    进入九月,弘历突然病了,下令让和亲王弘昼代行孟冬时享太庙礼。

    说人话就是让和亲王弘昼代他去太庙祭祖。

    这可不是什么小事。

    要知道从古至今都讲究一个“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尤其是前面还有一个旧例,康熙三十三年,礼部尚书沙穆哈因“拜褥事件”被革职,而这事拉开了一废太子的前兆。

    这还是奉先殿祭祖,太庙可比奉先殿的规制更高。

    就从一年之中祭拜的次数和意义就可以看得出来。

    太庙祭拜分大祭拜和小祭拜,四孟、岁暮、清明、亲政是大祭拜,每次举行仪式都十分盛大。而皇帝生辰、逝去皇帝的忌辰、上徽号之类的是小祭拜,档次就要低一些。

    而奉先殿除了逢年过节都要祭拜外,皇上遇见什么喜事,比如册封一个高位分嫔妃,打赢了一场仗之类的,都可以跑去奉先殿祭祖,这档次明显低了不少。

    所以一般情况下去太庙祭拜都是皇帝本人自己去,当然也有突发情况,比如现在弘历这种,皇上生病了,就派自己信任的人去。

    可一般情况下,当皇帝的不是病到很严重的程度,都会自己上,都不会把这种机会让给别人,尤其是这个人还是自己同父异母,之前隐约和自己争过皇位的兄弟。

    这里可能有人会说,和亲王弘昼什么时候和弘历争过皇位呀!

    就只说一件事,就足以让知道弘历真性情的人,知道为什么弘历会对弘昼防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