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自动售货机的古代生活》 30-40(第4/21页)

先不开了,看看我手里这个吧。”

    说着,就打开手中的纸包,现出两个方形的粥块儿来。

    一群人围过来,盯着那米褐色的粥块儿瞧。

    看了一会儿,大牛猜道:“莫非是种新的糕点?”

    从外表来看,与压缩饼干有点类似。

    但比饼干大许多,还很厚实,表面的颗粒感也更明显些。

    枣儿凑到鼻尖闻了闻,眉心微蹙:“说不准,没有饼干那种甜香的味道,但也是很好闻的粮食味。”

    枣儿热爱所有食物,但凡是能吃的,在她这里总能闻出些香味儿来。

    她想起什么,转头把纸包递给宋衔青:“秀才公,你看看这上面写得是什么!”

    宋衔青接过一看:“速食粥。”

    “粥?”枣儿困惑。

    这时,盛珺忽然发话了。

    宋衔青仔细听了一会儿道:“方仙儿说,这东西是凝固的稻米粥块儿,拿回去用热水泡开即可食用。它与那方便面一般,约一人食的量,也是可以存放许久的干粮。”

    枣儿听完,恍然大悟,重新把粥块儿包回去。

    完了又忽然意识到什么,惊道:“等等,你刚说,这是稻米做的粥块儿?”

    要知道她们身处北方,平日种粟、黍居多,偶尔也会种麦。

    麦子种得少,产量一般,收完处理也比较费事,一般为了省事,就是直接吃麦饭,口感并不怎样。

    且她们还吃过大亏。

    这种麦子比较废地,种上一次,地就像被吸干了精华一样,第二年就得缓缓,不然就长不出什么好东西,白费力气。

    至于稻米,也是难得的细粮。

    早前有其它村子试着种过旱稻,据说处理完,煮熟了味道还不错,口感很特别。

    但她们也没尝过。

    后来那村子也没再种了。

    因为这东西产量偏低,伺候起来麻烦,就算名叫旱稻,也比一般粮食吃水,出力不讨好,再到后面种的人就没多少了。

    总而言之,以前能吃上细麦粉做的方便面、饼干之类已经相当幸福了。

    如今竟然还能吃上稻米做的粥?

    她简直快被这大福饼砸昏了!

    正晕乎着,方仙儿那边又有新话了:“罐里装的是黄桃果块,制法比较特殊,不开封的话也能储存半年有余,打开后如同鲜果。”

    因为水果罐头的外型被系统篡改了,盛珺刚才就研究了一下。

    发现目前这种陶罐设计,虽不能像现代瓶装罐头那样,存放一两年,但也可以放置半年左右。

    她因为好奇,还翻了翻空间里的视频,然后就发现古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觑。

    早在古代,就已经做出了罐装食品,只是在技术上受到了限制,没有那么安全卫生,保质期也不够长。

    但系统出产的这种仿古罐头,在卫生上绝对是有保障的,保质期也介于现代与古代的技术之间,绝对不短。

    枣儿等人一听,俱是惊叹不已。

    黄桃这种水果,她们没见过,更没吃过。但方仙儿给的肯定全是好东西。

    再听那新鲜的果块,竟然能储存半年有余,村人们都自觉将那句“制法特殊”归功于方仙儿自有的法术。

    毕竟都有压缩饼干和粥块这样神奇的东西了,鲜果罐头这种东西能放也是很合理的。

    “那这罐子黄桃,差不多能放到开春,就是过年也能吃上新鲜水果了!”枣儿高兴道。

    像她们之前摘到的毛梨子,除了一部分做成果干的存着,新鲜的早就吃光了,因为不能久放。

    一群人兴奋地议论了许久,终于沉淀好心情,接着碰触法光,取回礼。

    因为方仙儿亲口说过,帮它的越多,得到的回馈也就越多。

    大伙就对这次银叶子可能换到的东西数量,有了不少猜测。

    只是,这实际得到的吃食,还是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枣儿,咱取了多少粥块和饼干了?”西娘觉得自己手都酸了。

    “数,数不清了,谁回去拿篓子来?多拿几个!”

    大牛带了几个孩子们急匆匆地回洞,又急匆匆回来,一起把吃食往篓子里装。

    端得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盛珺看着她们忙来忙去的身影,总觉得和之前见过的,大半夜辛勤囤货的小松鼠一个样。

    忙了半天,枣儿抹了把头上的汗,将手里的东西交给别人,也没忘了她们还有一项任务。

    她示意宋衔青一起走到盛珺跟前,问:“方仙儿,你之前提过,做豆腐需要石膏或盐卤?石膏我们大概知道,这盐卤具体是啥模样?”

    盛珺道:“有盐湖或海水的地方,会形成一种白色的结晶,这便是天然卤块。”

    其实也能人工凿井取卤,但对枣儿他们来说,人少又没有工具用,操作难度还是太高了,暂时没有说的必要。

    枣儿听了书生的转述,面露难色。

    她并没有见过海。

    盐湖的话,似乎也没听说过哪里有。

    不过可以先记下,万一以后在哪撞见了盐湖呢。

    “多谢方仙儿为我解惑,只是这盐卤听着难寻,还是得寄望于找石膏来做豆腐了。”枣儿叹了口气。

    盛珺一听,搜索一番提醒道:“石膏在山里或许能见到。大小不好说,但通体无色,表面摸着平滑,质地却并不坚硬。”

    枣儿感激地记下来,打算回头出门寻食时,顺带也留意一下四周有没有石膏。

    等事情差不多忙完了,一群人也打算背着吃食往回走。

    方仙儿却又忽然开口了,大伙立马停住脚步,朝她投来疑惑的目光。

    宋衔青一怔,自觉转述道:

    “方仙儿说,想让你们脚踏实多识字,这样也有助于它法力恢复。具体如何,它暂且不能说。但是枣儿,日后还有些事,它需要你来做。”

    这也算是盛珺正式给村人们提个醒。

    目前她还不能完全证实,文化程度与能听懂她说话间的关联。

    但既然她来到了这里,又带着这么些食物和知识,枣儿她们不管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她,各种建设肯定都得搞起来。

    经济文化工农商军种种都是息息相关的。

    要只是做颗螺丝钉也就罢了。

    但作为基建元老,枣儿她们的学识跟不上,后面该拿什么提高生产力,做好科学统筹管理啊?

    虽然现在说那些还早,八字都没一撇。

    但时间这种东西只会越来越紧,早点做准备绝对没有错,学习又没坏处。

    盛珺思绪乱飞。

    被点到名的枣儿也眸光微动,许久后才闷闷地应了声好。

    那种悄悄埋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