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今天也在大声密谋: 100-106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主角今天也在大声密谋》 100-106(第1/15页)

    第101章 江南(六)

    二月廿二,春分。

    昼夜平分,阳气上升,正是祭祀日神,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好日子。

    按照本朝会典,祭日合该由皇帝亲自主祭,但兴平帝降旨称自己连日身子不爽,让诸臣工代祭。

    皇帝也不是第一次躲懒,大家倒是见怪不怪,只是这一回兴平帝指定代祭的人选,却让本就啥山雨欲来的朝堂,气氛更加微妙了起来。

    初献、亚献、终献……

    一直到最后的望燎环节,祭礼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作为主祭官,萧伯言从太祝手中接过写满祝文的丝帛,郑重地将其放入燎炉,火舌迅速地舔上,将整块丝帛包裹在其中。

    随着袅袅青烟的腾空而起,也意味着整场祭礼的结束。

    众人按部就班地退出大殿,走到一旁的偏厅歇脚,太常寺的小吏们用铜盆盛了热水过来请他们盥洗。

    萧伯言伸手在盆里随便拨弄了两下,只做了个样子,便拿起小吏递过来布巾擦手。

    他身边的林万里,亦是本次祭礼的助祭,却是先将双手浸在盆里泡暖,用香胰子细细搓了一回,再用事先准备好的丝绢慢条斯理地擦干。

    见他如此行事,萧伯言笑道:“相爷果真是个讲究人。”

    林万里没有立即答话,保持着原速度一根根擦净手指之后,才抬头一笑,话里有话:“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陛下是信重你我,方能以此等邦国要务托之,我等自然要全力以赴,心虔志诚,敬恭明神,半点不能马虎。”

    随口搭话却被阴阳了一通,新上任的九门提督大人颇感无语。

    不过考虑到往日这类场合都是林相的主场,如今却被萧伯言一个空降兵抢了风头,倒也难怪他心里憋着火。

    就在气氛正不尴不尬的时候,外面铜磬适时的响了三声,礼官用拖得老长的音调宣布散场,众人都松了一口气,自动分成两拨,分别拥着萧林二人出去了。

    作为从五品的小卡拉米,萧扶光还没有参加朝廷祭礼的资格,但身为鸿胪寺少卿的他,又必须到现场协助礼部照看好那一嘟噜藩属国的使节,免得他们在大场面上出丑。

    因此,他也全程围观了老父亲被林相怼到语塞的画面,又是好笑,又是觉得无语。

    好容易等到散场,他仗着年轻体格好,快人一步地来到场外,在自家马车里等了近一盏茶的功夫,靖远侯才姗姗来迟。

    见靖远侯脸色还好,萧扶光便开玩笑道:“父亲今日是怎么得罪相国大人,我见他气得怕是连鼻子都要歪了。”

    知道儿子是想宽慰自己,萧伯言心下熨帖的同时,仍是笑道:“休要胡言,林相可没那么小心眼儿。”

    他们这位出身草根的相国大人可是出了名八面玲珑,从不轻易得罪人的。今天破天荒当众下萧伯言的面子,多半也是为了与初掌重权的靖远侯划清界限,以示文武之别罢了、

    对于林万里的打算,萧扶光自然也是一清二楚,此时他不屑地撇了撇嘴,大大咧咧地靠在车厢壁上:“依儿子看,林老爷子也是着相了。现在这局面,难道他还能一辈子站干岸不成。”

    这一回兴平帝钦点萧伯言主祭,就是已经表达了支持太子的态度,林万里却还想着摘清干系,尽量两边不得罪,这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美事呢?

    忠诚的不绝对,就是绝对的不忠诚。

    也不知道兴平帝在得知林相近日的所作所为后,是不是还乐意做他最坚实的靠山?

    察觉到老爹警告的目光,萧扶光连忙收起嘴角幸灾乐祸的笑容,无辜地回望了过去。

    萧伯言却不吃他这一套,语带警告:“在殿下平安回京之前,事态都不能算完全明朗。这段日子你最好乖乖的,少在外面惹事。”

    他这么说萧扶光可就不干了,嚷嚷道:“儿子现在除了衙门外,连郡王府都不去了,满京城您打听打听,哪里还找得到像我一样深居简出的青年公子。”

    自打太子在江南干得那档子事儿传回来之后,萧扶光就老实地跟什么似的,恨不得连门都不出,更别提惹事了。

    儿子这般乖巧,靖远侯其实心知肚明,但仍然面色严肃:“就算不乱跑,出门也该带齐人手。”

    萧扶光忙道:“护卫自然是带足了的。”

    “哦?”适才还严肃得不行的靖远侯爷,此时话锋一转,漫不经心地提了一句:“我怎么听你娘说,最近你好几次出门连个小厮都没带,护卫又是从哪里来的?”

    “额……”

    萧扶光哽了一下,一时间没想好该怎么糊弄过去。

    不过萧伯言对他的答案似乎也不甚在意,放着抓耳挠腮的儿子不管,伸手挑开车帘一角,悠然自得地欣赏起了沿街的景色。

    *

    怀王府。

    闻承晏这段时间的日子并不好过。

    明面上太子还在奉先殿里“闭门思过”,可如今谁人不知他在江南的丰功伟绩?他的好弟弟,就差把天捅出个窟窿了。

    如果说事态前面的走向还勉强在闻承晏预料之中,现在的局面却完全超乎他的想象之外。

    他设想中太子引起众怒,成为众矢之的被群情激奋的清流共起挞伐的画面非但没有出现,甚至还出现了完全相反的声音——

    那些前不久还口口声声讨伐太子德薄能鲜、不堪其位的清流文官,在面对写着曹陈两家葬送近八百条人命的邸报时,居然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沉默。就算有几个站出来“仗义执言”的,却也难掩眼底的窃喜,显得忸怩作态,丑相百出。

    “太子这一招,太狠了。”

    就着王府长史的手看完了最新的邸报,闻承晏没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喃喃地感叹:“江南万顷良田,尽皆拱手,他倒是舍得。”

    江南的富庶众所周知,放弃这么大一笔唾手可得的巨额财富,闻承晏自问没有这个魄力。退一万步说,就算他有,他也舍不得把到手的钱财往外推。

    要知道,那可都是他们老闻家的钱啊!

    一想到自己间接损失的财富该是怎样的天文数字,闻承晏就肉痛地心肝脾肺肾无一不抽抽:“父皇也是,居然就这么默许他瞎胡闹。”

    “能除掉心腹大患,陛下高兴都来不及,又怎么会与他计较。”

    直到一个阴恻恻地声音响起,打断了他的“自言自语”,闻承晏才故作惊讶地回望过去:“不知老世翁又有何见解?”

    还不等陈瑛答话,他便紧接着道:“依晚辈愚见,当下太子已是胜券在握,咱们再做什么都无济于事,还不如暂且安静下来,免得招了他的眼。”

    “江南您是回不去了,但也不用担心,听说您的侄子,陈犰陈大人得了太子的特赦,想来到时央他再为您求一个也不难。”

    “若是求不到,那小王就算景况再差,奉养您一人也是不在话下的。”

    他看似在劝陈瑛放弃复仇,却话里话外都带着挑拨。

    陈瑛不是傻子,当然知道闻承晏是在拱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