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贵子(科举): 20、第20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农门贵子(科举)》 20、第20章(第2/2页)

家。”

    “还算贴韵。”黄修文点点头,像个小大人一样点评魏平安的诗,“就是比起作诗,这个更像是对对子,而且不太符合上巳文会的主题。”

    然后两人便就作诗一事闲聊起来。

    渐渐地又聊到了新学的四书五经,在这方面魏平安倒是比黄修文懂更多,针对部分文段的思考更加开阔。

    直到两人一不小心聊到《孟子》……

    ?

    学堂周夫子是按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顺序来授课的,但是。

    ——他都这么卷了,怎么还是跟对方一个进度?

    魏平安和黄修文两人大眼瞪小眼。

    “哈哈哈,修文兄不愧是修文兄,不仅精通作诗,连读书也是如此不辞辛劳,竟然已经自学到《孟子》了。”魏平安笑道。

    “好一个魏平安,你也不赖。”黄修文真诚地回道。

    之前黄修文还以为魏平安只是凭借着运气呢,但没想到一个农家子,亦是如此努力,甚至对四书见解不输在家中长辈帮助下的自己。

    两人心里也多了一丝惺惺相惜之感。

    正当两人准备聊自己是如何学习的,一旁罗应山也洋洋得意地举出纸上写的诗,然后读出他写的诗。

    “我写完了!”

    “看我的诗:前年上巳我不喜,待在家里吃黄李。今年上巳我爱观,喝酒写诗也自然。”

    魏平安听着罗应山的诗,评价道:“罗学兄作的诗中满是真情实感,这一点比我和修文兄只是写景的诗好多了,若是以后能多加练习,或许不输于其他人。”

    “真的吗?”罗应山不太信。

    但魏平安让罗应山也跟着作诗,自然不是为了嘲讽他的。

    “自然是的,罗学兄可曾见过白乐天的诗,诗句便是简洁易懂,不信你问修文兄的看法。”

    “嗯……挺好的,至少那个然字也是下平一先韵里面的,喜和李两字也是同一韵里的,读起来也算朗朗上口,简单易懂,让人印象深刻,挥之不去。”黄修文琢磨着开口。

    至于多余的,黄修文实在是夸不出口。

    看这首句,他已经不知多少年没见过首句同韵的诗,虽然不是不让用同韵诗,但确实是罕见,更别提诗句本身,虽然是真情实感,但太大白话。

    黄修文在心底摇头。

    不过到真的通俗易懂,若是能兼顾韵律措辞,想来也是另一种风格。

    黄修文看向魏平安,两人对视一眼,明白对方意思。

    继续加练!

    多练习一下就更能明白了……

    待到日暮时分,众人才乘兴而归。

    魏平安和黄修文、罗应山三人也离开山腰的浮屠道场,向着浮屠山脚走去,来到山脚之前专门看管马车的场所。

    他们三人毕竟年纪小,走得慢,到达山脚时人车已是寥寥无几。

    正当魏平安想与黄修文告别时。

    一辆马车悠悠地停在三人面前,从马车里下来一位貌若桃李的少女,正是十五六岁年纪,梳着少女样式的垂鬟分肖髻,身着象征着多福、多寿、多子的三果纹样衣裳。

    眉间若远山青黛,双目似秋水剪瞳。

    少女下来后看见魏平安三人,尤其是其中的黄修文,眉目间多出浅浅笑意,对着黄修文招手喊道:“阿弟。”

    “阿姐!”

    黄秀文连忙就跑过去,然后转身向魏平安炫耀道:“平安,这便是我堂姐。”

    “两位小友,我是黄婵,很抱歉,现在家中有事,阿弟我可能需要先行带走了。”黄婵浅笑道。

    “无妨,我们本来也正准备告别然后回去了。”魏平安和罗应山回应道,然后向黄修文告别,去之前停留的罗家马车处。

    “阿姐,你怎么来了?”

    身后传来黄修文的询问声。

    “有人来黄家说了天水讼卦的事,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爹爹听闻后还是想请叔公商量一下如何整顿黄家,免得受讼狱之事。”黄婵回道。

    紧接着黄婵又关心了一番黄修文,为他擦去下出时额角冒出的浅浅汗水。

    魏平安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看着黄家姐弟间互相关心、其乐融融的模样,魏平安突然想起他的阿姐魏喜和小妹魏苗,自从升入乙班后,学业繁重,他已经有快一月多未曾见她们了。

    若是阿姐也穿上这般衣裳,想来一定是十分好看。

    哎。

    只可惜学业繁重,估计要等到五月田假才能回去。

    暮色之中,魏平安也乘着罗家马车回去,黄家姐弟则是留在原地等黄归鹤。

    但浮屠道场里,张廷和早就把吴观我等三人先行叫走,准备聊起朝廷求书令的事。

    “听闻吴先生家中藏书丰厚,不知诸位可曾知道上月朝廷下放下来的求书令。”

    张廷和出声。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