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贵子(科举): 6、第6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农门贵子(科举)》 6、第6章(第2/3页)

人卖的菜上。

    “给我来一斤。”

    “我要两斤!”

    “……”

    阿奶刘氏带着娘王氏、大伯母黄氏和三叔母小刘氏,四人手忙脚乱,卖着从魏家村带到桐乡县的东西。

    直到聚集人群离去后,魏家人带来的东西快也卖得差不多了。

    把空的布袋子收好回到之前的空地上,魏家人乐得合不拢嘴,阿奶刘氏更是乐得一个一个数着铜钱。

    “野菜三文钱一斤,一共卖出去三十二斤,一、二、三……赚了九十六文。”

    “鸡蛋五文钱一个,一共十三个鸡蛋,一、二、三……赚了七十五文……”

    听着阿奶刘氏的话,魏平安并不因为鸡蛋五文一个感到惊讶。

    他在翻资料时曾看到过,古代的鸡和前世现代的鸡不一样,古代的鸡产量极低,甚至有一个月都才下一两个鸡蛋的。

    所以古代的鸡蛋相当珍稀,价格也贵,甚至是算到荤菜里面的,像魏家一般只有大日子的时候才会拿出来吃一两个。

    而魏家就两只鸡,这十三个鸡蛋还是从正月一直存到现在来的。

    只是魏平安在为他方才的事感到心慌。

    事实上魏平安是故意显现出他识得一些字的样子。

    回来路上,魏平安就决定在回去后透露出他认得字,甚至还准备好了一个故事,就是为后面卖药材和想要读书的事情做铺垫。

    可魏平安没想到机会来得如此巧合,就像冥冥之中有老天爷眷顾一样。

    魏平安也一直等待娘她们询问。

    可魏家的大人好像都心有灵犀似的,并没有提及魏平安为什么认得字这件事。

    又等了一会儿,太阳正挂在中央,出去逛的魏家小辈们也回来了,身上多多少少拿着些新物件。

    就连惴惴不安的魏平安看着小妹魏苗的头上戴着的新头花,也好奇地向阿姐魏喜询问,才知道是阿姐把自己的钱给了小妹,让她买了那支碎布做的浅红色头花。

    紧接着,太叔公他们赶的驴车也过来了,上面装着满满一车桑苗。

    就是阿爷大伯和其他另外几人没有回来。

    让众人有些担心。

    等到太阳开始西移,阿爷大伯才匆匆赶到,只是布满灰尘的脸上有着明显难以撼动的笑容,显然收获很大。

    后来归来的村西的魏西、魏有树家,还有王家的人,也大多如此,不过大家都有默契地没有开口交谈,而是麻利地准备好驾驴车回去。

    一路上,魏平安明显感觉到大家都赶得都快,恨不得马上回到魏家村的样子。

    一回到魏家小院,阿爷魏六三就带着魏家人穿过小院、进入堂屋。

    堂屋内。

    留下来的除了魏平安之外,还有阿爷魏六三和阿奶刘氏,大伯魏元孟和大伯母黄氏,他爹魏元仲和娘王氏,三叔魏元叔和三叔母小刘氏,以及大哥魏平春和二哥魏平夏。

    阿爷魏六三在堂屋内来回跺脚,停不下来,兴奋得嘴唇颤抖,良久才吐出一句,“县里面竟然是真的可以挣钱!”

    转而看向刘氏,“老婆子,你知道今天我看到什么了吗?我和老大在县里找到个帮工的活,竟然有三十文钱一天!一个月做满就是整整九百文!”

    “而且他们还招散工,我和老大立马就在那里做了一个多时辰,就拿到十二文钱!”

    然后魏六三把那十二文钱从口袋里摸出来,递给大家看。

    剩下的魏家人一脸兴奋。

    “爹,那个散工差多少人,我们可不可以去!”性子急的王氏立马开口问道。

    结果魏六三摇摇头,“他们只要力气大的男人,干的是码头卸货的活儿,县上我和老大到处问了一下,除了绣坊,基本上都招男人。”

    王氏这才放弃。

    “以后秋娘她们可以去绣坊试试。”大伯母黄氏注意到绣坊招女工的事,心里就考虑起家中的几个女孩,若是以后能在绣坊做活,总比做农活强。

    就是不知道需要多好的绣艺。

    家里还没有人会绣活儿,大多是基础的缝补衣物,以后可以想办法送一个学得快的去学绣艺,然后带着其他人学习,看看能不能花最少的钱让大家都去学。

    这边黄氏思虑着,另一边阿奶刘氏也讲述着今天的事。

    尤其是魏平安帮忙回怼余家大嫂的事,顿时掀起一番波澜。

    魏家人一脸惊奇地将目光移到魏平安身上

    “老二家的安哥儿都会识字?”大伯魏元孟好奇地问道。

    就连他爹魏元仲也是瞪大双眼,一脸茫然。

    就在此时,魏平安站了出来。

    准备讲自己编的故事。

    “阿爷,阿奶,爹,娘……”

    “我确实认的一些字,这是一个道士教我的,去年我去采野菜时,遇到过一个道士。”

    “那个道士看到我在采野菜,就指着那些菜问我是什么,当时我也不知道,就没有回答,结果他就坐在我旁边,一边看着我采野菜,一边指着地上的野菜,告诉我这是葵菜,然后给我唱了一首关于葵菜的诗:

    青青圆中葵,朝露待日稀,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魏平安一边说,一边唱着,给众人的感觉就像是回忆起当初道士唱的样子,

    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后来一个多月,道士教我识字,还给我讲了许多山上的植物,有野菜也有各种药材,还把随身的书给我看,只可惜我识字不多,只记得一些,一个月后那个道士只告诉我他姓陈,就离开了。”

    众人思考着。

    “是去年三岁份左右开始?难怪那段日子安哥儿经常出去乱跑,一点都不像以前的听话模样。”刘氏想着时间,率先出声。

    对应上魏平安去年,发现确实变化很大。

    魏平安点着头,心底却想着,去年他的变化很大,其实是因为他发现自己的金手指太过激动。

    尤其是金手指还是他刚还完七十二万八千三毛六房贷的房子。

    王氏接过话茬,是啊,去年我以为平安开始玩疯了,天天不着家。”

    魏平安斟酌着大人们的脸色,待大家讨论声渐小时,又继续说道。

    “而且今日我去药堂问过,我所知道的那些药材价钱。”

    “其中,仙茅,七文一两;麦冬,秋冬收的六文一两,春夏收的四文一两;续断,二十四文一两;川芎一十二文一两……白及,四文一两……”

    这对魏家来说无异于是平地惊雷。

    “什么!”

    比之前的道士教魏平安识字还让魏家人震惊,因为这与他们的利益相关更大。

    要知道一斤十六两。

    那这些药材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