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贵子(科举): 5、第5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农门贵子(科举)》 5、第5章(第1/2页)

    四月中旬。

    魏家村村头,驴车聚集。

    等魏家人赶到时,天色刚破晓,为了不在路上浪费时间,大家都早早起来准备,然后来到村头位置,等太叔公带着他们一起去县上。

    这几日,魏六三和刘氏好说歹说,总算从村里半租半借了两辆驴车出来,可以坐得全魏家人。

    但又为赚回钱,车上放了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顿时空间又狭窄起来。

    于是,魏平安坐在他爹魏元仲的腿上,而他娘王氏的怀里则是抱着他的小妹魏苗,其他人大多都如此。

    凡赶着驴车的,都装着各种各样的东西。

    太叔公是个精神矍铄的老头子,见人都来齐后,捋着花白的胡子,就提议出发。

    驴车哒哒走着。

    从天色初破晓走到太阳出山后,魏平安估摸着过了两三个多小时,才来到县上。

    魏家村所属的桐乡县。

    首先,魏平安看到的便是那热闹的城门。

    城内城外,人来人往。

    一道城门阻隔着人流,走近一看,魏平安看到城墙上三个繁体字,在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他眼里,一眼就认出来是“北直门”。

    守卫确认好凭由后,一行人便进入北直门。

    一进来,驴车刚走数十步过桥,周围便像换了天地一般。

    “红枣,红枣,十文一斤!”

    “母鸡一百二十文一只!嫩鸡七十文一只!”

    “包子!肉的两文!素的一文……”

    吆喝声此起彼伏,比北直门城门外不知热闹几倍。

    而进城的魏家人,一切都新奇得很,忍不住到处左瞧瞧、右瞧瞧。

    刘氏听到街上卖的东西还时不时被吓一跳,怎么这么贵,随即眯起双眼,东张西望,在心底打量着他们带来的东西应该卖多少价钱?

    魏平安也忍不住到处张望,县城果然繁华,就北直门内的一条街道,都比镇上繁华,更不要说他所在的魏家村了。

    驴车在人流中艰难穿行,一番兵荒马乱之后,众人终于在一个角落找到了一片空地。

    作为一家之主的魏六三先行下车。

    将绳子挽了两圈,看向魏元仲和魏元叔:“老二,老三,你们去帮太叔公搬运那些桑苗,老大跟我去看看有没有做工的地方。”

    “老婆子注意着孩子们,家里带来的那些东西能卖就卖,等日头当中的时候,我们就在北直门集合。”

    “知道了,爹。”

    “知道了,阿爷。”

    魏家的小辈都认真地回答。

    魏平安却偷偷地把包着药草的衣服抱在怀中,里面药草有的他有把握,有些他没有把握,但一切都还要先去找个药堂看看,至少也要先了解下价钱。

    于是下车后,魏平安就不时到处观望。

    待阿爷离去后,魏平安就立马抱住刘氏的手,撒娇道:“阿奶,我能去附近逛一下吗?”

    “就你最精明!”刘氏看着众人眉头一扬,摸索着钱袋子,摸出一排铜钱,一个一个数着,给了每个孩子三文钱,“别跑远了,平春年岁最大,看着点弟弟妹妹,过一会儿就回来。”

    “阿奶最好了!”众人立马欢呼着团团离去。

    才走几步,魏平安婉拒了要牵着他的二哥魏平夏,只是托二哥看着阿姐魏喜和小妹魏苗,自己则是拎着个小破衣服包的药材,说自己打算去其他地方。

    “魏三儿,你要去哪里去?”正说着,小堂弟魏平江的声音响起。

    魏平安听到立马拔腿就跑,拐进另一处街道,一溜烟儿就没了影子。

    呼——呼——

    魏平安一边喘气一边庆幸。

    魏家就他和魏小四两个年纪相仿,两人又常在一起玩,关系好,平常有事也大多一起,但今天实在不行,去药堂的事暂时还不能让魏小四发现,否则太难向魏家解释。

    虽然有点儿愧疚,但魏平安脚上跑得更快。

    他时不时观察着路,然后飞快转进一条新的街道。

    新的街道比西直门附近那条街更加整齐。

    统一的下面店铺、上面住宅的样式,店铺中有卖包子的,卖核桃的,卖点心的……只是听着东西卖得要更贵些。

    魏平安停下脚步,待胸口平复后,观察一会儿四周,走进了一个生意惨淡的小店铺准备问路。

    其他店铺人太多,店家忙,一般来说很少回答与买卖无关的问题。

    “伯伯好,你知道北直门附近有哪些药堂吗?”

    柜台上,中年男子一身葛布褐衫,手支撑在桌上,打着哈欠,并不理睬魏平安。

    魏平安看着,然后识趣地递上三文钱。

    中年男子看了眼钱,撇了一下嘴,但还是接过来,有气无力地说着,“街头往西走一百步,转到河西街,有一家回春堂,往东走三百多步,到中城翠玉坊那条街上,有一家仁和药堂。”

    魏平安道谢后去到街头。

    他知道古代的一步是指左右两步,一百步还不到两百米,于是先向西,看离得较近的河西街上的回春堂。

    那位店家虽然看着不靠谱,但竟然给的是正确位置。

    只是回春堂附近病人一个接一个,魏平安怕打扰到别人治病救人,还是选择先去另一家仁和药堂看看。

    回到街头,向东进入中城翠玉坊。

    沿街三百余步,魏平安看到了仁和药堂,较周围其他店铺,堪称富丽堂皇,装修明显比之前的回春堂好了不止一筹。

    上下两层楼,大门口贴着两副对联,上面仁和堂的招牌也是鎏金样式的,闪闪发光。

    只是药堂内明显冷清。

    甚至只有一个束发童子在里面,他看着比魏平安高一个个头,拿着书坐在柜台一旁的小凳上,一手托着书,另一只手拿着笔在纸上写写划划。

    魏平安喊了好几声都无人回应,只得先进去,想直接叫那名正看书的童子的。

    “好难啊!怎么这么难……”

    魏平安听到童子小声嘀咕着,忍不住凑过去看,只见书上一堆繁体字,他勉强解读了出来:

    “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幸亏这个葭字是本字、无繁体,而他又学过《蒹葭》,知道葭是芦苇的意思,否则连这个葭都会一脸懵。

    魏平安心想。

    随即思考起来,良久,开口道:“葭十三尺,水深十二尺。”

    这是一道经典的勾股定理题,虽然魏平安早就将他的数学知识还给了高中老师,但对于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他还是知道的。

    设葭为x尺,水深则为(x-1)尺,另一丈十尺,故水宽十尺,葭生方池中央,故葭离岸五尺,用勾股定理可得x为十三尺,故葭为十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