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贵妃佟佳氏: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之贵妃佟佳氏》 80-90(第8/23页)

娘渐行渐远,见面的次数也只会越来越少。

    五阿哥性子憨厚,看兄弟姐妹谁都是好的,自己与他都在太后膝下长大,情分非比寻常。

    况且,当年郭络罗贵人事情败露后,四公主和五阿哥、九阿哥也断了联系,与五阿哥亲近的姐妹就只剩下自己了。

    自己要是真想嫁到佟佳氏,兴许五阿哥还会帮忙呢。

    宜妃最看不惯五公主得意的模样,这孩子从小一肚子花花肠子,哄得太后疼她,皇上也怜惜她。

    五阿哥没有注意到宜妃的表情不善,笑着答道:“玛嬷方才去后头歇息了。”

    太后上了年纪,精力不比从前,用过午膳后就要睡一会儿。宜妃再是心急也知道这时候不能扰了太后娘娘歇息,于是便陪着儿子坐下,小声说话。

    五公主原本是想拉着五阿哥多聊一聊上书房和舜安颜的事情,宜妃来了,这话头就断了。她转了一圈,去外头亲自守着宫人炖燕窝。

    太后每天一盅燕窝,不需要她亲自动手,只要在旁边看着,这燕窝就沾上了自己的心意。

    天长地久,太后娘娘自然会在汗阿玛跟前多夸自己的孝心。

    五公主凝眸,仰头看头顶的天空陷入了沉思,能得汗阿玛喜爱的公主才能有更好的去处,蒙古草原终究是比不

    得京城的。

    佟佳氏就是她的选择,她要和皇贵妃一样,一辈子荣华富贵,将来的子孙也比几个姐妹的孩子更出息。

    能投生在佟家,总好过姓博尔济吉特。

    额娘如今自顾不暇,能安然守着十四弟过日子就是最好的前程了。而自己想要的,只能慢慢筹谋。

    “好消息,这是好消息。”

    突然,里间传来一道声音,原本应该睡着的太后声音洪亮,跟身边的人念叨:“我就说那孩子是易孕好生养的模样。”

    宜妃、五阿哥皆是一愣,外面的五公主也悄悄竖起耳朵。

    如今宫里有妻妾的阿哥只有太子爷、大阿哥和三阿哥,不知道太后感叹的是哪一位的后院。

    里面窸窸窣窣的声音,应当是太后要起身了,宜妃率先站起来候着。

    宫人挑开帘子,从后面走出一个圆润和蔼模样的妇人,眼角几道深褶子,一笑就弯起来。

    宜妃看到她脸上的沟壑,惊觉太后也老了。

    初见的时候她还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如今也到了这般年纪,一如太皇太后当年那般苍老。

    “大福晋又有孕了!”太后边走边笑着和几人说道。

    宜妃有些惊讶,大福晋所出的大格格才半岁,这就又有了身孕。

    不过自己最大的五阿哥都比大阿哥小了好几岁,再心急也赶不上人家。

    这时候最着急的是延禧宫那位,以为女儿得了皇上夸奖,又在蒙古巴林部站稳了脚跟,就能带着自家儿子扬眉吐气了。

    再得意也比不过大福晋的肚子争气,大阿哥也跟着得了不少优待。惠妃和荣妃向来要好,荣妃就是性子再软和也受不了自己的三阿哥一次两次被大阿哥夫妇压着吧。

    坐山观虎斗,还波及不到自己和老五、老九,宜妃乐得捧场。应了太后几句,直夸大福晋说个有福气的好孩子,该赏。

    赏,是要赏。

    太后眼睛一亮。

    这些年,自己一直努力做一个疼爱儿孙的太后,皇上也愿意让自己两耳不闻窗外事。

    只是不闻不问太久了,又显得自己对宫里的事情淡漠。

    这次正好可以借着大福晋的事儿好好赏赐一番,让皇帝知道自己这个太后也是关心阿哥公主们的,要是聊得好了说不定还能再提一提五阿哥的婚事。

    她的心就那么大,只能装得下蒙古科尔沁和五阿哥。

    太后的目光落到五公主身上,嘴角不自觉地咧开,这丫头也能算一个。

    五公主对大阿哥的后院不感兴趣,只有五阿哥,是发自内心的高兴,准备回到阿哥所去找大阿哥喝两杯。

    趁着太后高兴,宜妃旁敲侧击打听了一番,听太后话里的意思是想亲上加亲,宜妃脸上的笑容差点僵住。

    亲上加亲,胤祺与蒙古算哪门子的亲上加亲!——

    承乾宫。

    胤禛陪着佟佳禾一起用小银锤敲核桃。

    敲核桃算不上技术活,更谈不上体力活,无非就是给自己找点事情干。

    胤禛最喜欢在这种时候放空自己,去想点杂七杂八的事情。上次去蒙古多伦,额娘在私底下曾问过自己戴先生。

    他好奇额娘怎么关心起朝廷官员的事儿,若是与佟家沾亲带故地倒也罢了,戴先生明显不是满人,祖上与满人也没有任何关联,与佟佳氏更是八竿子打不着,怎么就引起了额娘的兴趣。

    戴梓是康熙十三年征讨耿精忠时,以布衣应聘从征,后来跟随康亲王回到京城,被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入值南书房。

    康熙二十六年,戴梓造出来冲天炮,在平定准噶尔叛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多伦更是震慑了蒙古诸部。

    大清懂得火炮技术的人才不多,戴梓是一个,南怀仁也算一个。原本应该惺惺相惜地两人,不知为何却不合,见了面也说不上一句话。

    胤禛觉得,戴梓是个有大才之人。那些让他们惊叹的火炮和火枪,西洋流传过来的东西,他都能做出来。

    听太子爷说,戴梓还要研究更厉害的火器,可惜被人阻止了。

    只因朝堂上有人说,从古至今几千年打仗都是用刀用枪,老祖宗也更是在马背上打下来的天下,背弃这一点就是忘祖。

    与沙俄和准噶尔大战的时候,明明已经意识到了火器的重要性,可如今却因众说纷纭就停了。

    提到这件事时,太子也露出惋惜之情。

    南怀仁也精通火炮,他的国家有很多火器,为了表示友好可以送给大清一些。皇上为了所谓的友好,决定在南怀仁和戴梓中选择南怀仁。

    胤禛想到那个留着胡子的洋人,对外自称帝师的南怀仁,心里就堵得慌。

    “额娘,你觉得大清的火器如何?”胤禛不经意问道。

    也许是压在自己心里的疑惑太久,他想寻得一个答案。

    正在认真敲核桃的佟佳禾恍惚了一瞬。

    火炮?

    她猛地想到了一个人。

    历史上明珠蒙尘,郁郁而终,清初火器第一人戴梓。这样的人才,竟然被一个洋人联合自己人排挤了。

    “胤禛,你还记得你小时候和小八一起掏石榴树下的蚂蚁洞吗?”佟佳禾渐渐停住手里的动作,身子往后一靠,不自觉伸了伸懒腰,“那时你们会考虑蚂蚁的想法吗?”

    胤禛一愣。

    他们为什么要在乎蚂蚁的想法?

    佟佳禾又揉了揉手,继续道:“蚂蚁不同的族群也会有矛盾、摩擦,发生争执甚至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句话放哪儿都适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