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贾璋传: 190-20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红楼]贾璋传》 190-200(第5/17页)

还能说贾璋忠君不对吗?

    他怎么敢?

    而且贾璋刚才问得他心里发毛,他害怕贾璋继续质问他。

    所以即便贾璋退步了,沈锦也不敢拿乔。

    他连忙就坡下驴,和贾璋说自己不介意,又返翻肠搜肚地编出了两句软话,这才结束了这个让他难受的话题。

    而在沈锦灰溜溜地回到自己的书案后,刘景借着给贾璋送文书的机会给他比了一个大拇指。

    现在的年轻人可真厉害,真不愧是杨阁老的徒孙、叶阁老的徒弟!

    这样聪明智慧的脑袋,怎么就没长到自己身上呢?

    贾璋对刘景微笑,默默接受了刘景的赞许。

    他对刘景刚才的冷眼旁观并没有什么意见。

    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不应该太幼稚。

    他与刘景并不是朋友,只是普通的同僚,对方冷眼旁观并没有什么不对。

    只要刘景不落井下石,那他们就还是好同僚。

    当然,下次刘景遇到这种事情时,他也会做出与刘景一样的选择就是了。

    当天晚上,贾璋和师父叶士高一起来到小松径街杨府。

    因为年节时参加了太多宴会、吃了太多山珍海味,杨宗祯现在只想吃一些清爽食物,叶士高和贾璋师徒同样如此。

    所以厨房那边收到管家的吩咐后,派人送来了一捧盒糟鸭掌鹅信和一提盒共计六盘清爽小菜。

    除此之外,还有叶士高最喜欢的三鲜面。

    在杨府仆役布好菜后,杨宗祯他们就着糟鸭掌鹅信和清爽小菜吃了三鲜面。

    用完膳、漱完口后,叶士高和贾璋一左一右扶着杨宗祯前往书房。

    待杨宗祯脱下大氅,坐到窗边的摇椅上喝茶后,叶士高才带着贾璋坐到了书房书童搬来的锦凳上。

    “张阁老上疏推荐茂行主持经筵,陛下已经答应了。”

    “依我看,张泰维他压根儿就没安好心!那邵参是有名的腐儒,与我实学一派主张相反,他不可能不为难茂行!师相,这可怎生是好?”

    杨宗祯喝完茶水,把空了的茶盏递到书童手里,然后对叶士高道:“退之,我记得你以前还夸过邵参对《中庸》的注疏呢。”

    “你那时候还说人家是经学正宗,怎么现在又说人家是腐儒了?”

    “要我说,你的心乱了。不过在我看来,这是一件好事。你能这样爱护弟子,为师心里很高兴。”

    听到杨宗祯的话后,叶士高终于冷静了下来。

    他承认错误道:“弟子知错了,是弟子关心则乱。每遇大事有静气,这是恩师的教导,弟子不应该忘到脑后的。”

    杨宗祯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看向贾璋道:“茂行,你听见这件事后,好像并不惊讶?”

    “你是已经听说过这件事情了吗?”

    在杨宗祯提问后,贾璋主动站起来回答杨宗祯的问题。

    他先向杨宗祯转述了沈锦挑衅他的话语与他应对的言论,然后安慰杨宗祯和叶士高二人道:“正是因为沈侍读过来挑衅,我才提前得知了这件事。”

    “不过师祖、师父,你们不用太过担心此事。那邵郎中乃朝中名儒,年高德劭,我虽是三元,但也不过是后学末进。就算和邵郎中辩经辩输了,我最多也就是被人讥讽几句‘贾郎才尽’罢了。”

    他的语气很轻松:“不过是丢丢面皮罢了,不痛不痒的,又算得了什么呢?而且那邵郎中虽是名儒,但我也不一定会输,我会全力以赴的。”

    贾璋他并不是很在意输赢,也没有很在意自己是否会丢脸。

    可叶士高却很在意这件事,他不想让自己的弟子平白无故地受这样的委屈。

    “张泰维这个小肚鸡肠的老贼!右都御史这个位置,本就是能者上、庸者下。陛下用了我们的人,没用他的人,只能说明他的人不行!”

    “他不反思怎么培育英才,反而心生嫉恨,跑过来打击你这个杨门后辈,着实是无耻至极。”

    “你若赢了还好,若是输了,我定要让他尝一尝苦果。也让他晓得,我的弟子,不是那么好欺辱的。”

    他手里还有几条早年做御史时搜集到的张家丑闻,若他徒弟丢了脸,他一定要让张泰维跟着一起倒霉。

    还有那个沈锦,居然敢欺负他的学生。

    他也饶不得这个竖子!

    就在叶士高心中酝酿报复计划时,杨宗祯对贾璋道:“你师父说得没错,你也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在我看来,不论输赢,我们不能没有任何反制的手段。张泰维出了棋,我们若不回击,岂不是会被人当成软柿子?”

    “而且你刚才说自己不一定会输,这种自信昂扬的姿态非常不错。没错,你十七岁就中了状元,二十出头就注经立说,本就不比那邵参差,赢得辩经的可能并不低。”

    “有我看着,张泰维就没办法把旁观经筵的大臣都换成自己人,好让他们一起对付你了。”

    “所以你只管放心准备经筵就是。若你赢了,那你就给我们实学一派挣了极大的脸面,师祖也会为你感到自豪的。”

    听到叶士高和杨宗祯的话,贾璋心里十分感动。

    师门长辈如此爱护他,他又怎能不用尽全力,为他们争夺光彩呢?

    “还请师祖、师父放心,我一定会用心准备经筵,也不会为此提心吊胆,感到忧虑的。”、

    见他如此自信昂扬、宠辱不惊,叶士高心里的大石头总算是落了地。

    而杨宗祯突然间生出来一种强烈的预感。

    那就是,他这个小徒孙一定会赢的。

    经筵与日讲不同,日讲只用面对皇帝,经筵却要面对皇帝与旁观、检阅经筵主讲水平的三品以上大臣。

    对于每一个官员来说,主持经筵都是自己履历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像贾璋这样,被人设计着去参加经筵的,还真没出现过几个。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贾璋都在准备讲章。

    而在写好讲章后,贾璋又把讲章送去给杨宗祯和叶士高审阅、润色。

    除此之外,贾璋还得去鸿胪寺学习主持经筵的礼仪。

    此前,他只学过日讲的礼仪;如今,他终于要去补上主持经筵的礼仪了。

    行走坐立、开场词、结束语,这些都是需要贾璋提前演习的。

    鸿胪寺礼官把主持经筵所需要礼仪讲解得十分细致,还安排了专门的吏员配合贾璋演习,因此贾璋学得很快,没过多久,就通过了礼官的考核。

    就在贾璋和鸿胪寺礼官说话时,邵参也被礼官迎进了贾璋所在的值房。

    气氛一瞬间变得尴尬起来。

    至少那些鸿胪寺的官员们都觉得尴尬。

    毕竟他们早就听说过了,贾璋和邵参本就分属于观点相悖的理学流派,如今又在张阁老的操作下变成了辩经的对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