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病弱女帝拯救中》 140-150(第2/15页)
都知晓。”
简短一句话,唐笙便被她掐住了七寸,喉头哽得说不出话了。
“辽东和蕃西到底怎样。”秦玅观轻叹息,缓缓道,“你不说,我也能猜个大致。”
她贴着唐笙的面颊,涩涩道:“带我去瞧瞧罢……”
唐笙鼻尖一酸,一句话也说不出了。
她早该知道的,秦玅观那样聪慧,怎会猜不到她病得这些日子外边会是怎样的情形。
“我斗胆,遵照您给我讲过的法子处置,您昏迷时假传了圣命。”唐笙怕池壁凉到她,特意展臂将她托远些,“还望您不要怪罪。”
秦玅观的话点醒了唐笙,她的妻其实是忖度天下大事的帝王,她不自觉地用起了敬称,心头的难过又多蒙了一层。
“虽未走我给你择的那条路,但你做得足够了。”秦玅观滑动指尖,示意唐笙带她起身,“就是有些傻。”
话是这样讲,秦玅观清醒时也曾换位思考,她若是唐笙会如何破局——要她像既定计划那样守住辽东等候机遇,秦玅观自己也做不到。
谁忍心将心爱的人丢在病榻上自生自灭,又有谁能平静地面对心爱之人的灵柩?
秦玅观从前觉得自己能做到这般,可真正遇上了,大概也会做出和唐笙相同的选择。
肩上披上了长巾,她垂眸,看到唐笙的发顶。
这个执拗的傻子正替她擦拭身体,那样虔诚,那样小心,生怕这柔和的帕子能蹭伤她似的。
秦玅观垂着的腕子微动,指尖点在了她的下颌上。唐笙会意,像从前那般随着她柔弱的指尖抬首,仿佛被她托起了下巴。
“傻不傻?”
唐笙低喃:“你傻不傻?”
猜谜般的对话,只有她们能听懂。
秦玅观问她:孤注一掷,赌上性命来做一件事,傻不傻?
她若是没有及时醒来,唐笙恐怕已经被定为谋逆死在了攻城路上。
唐笙则问她:事事为她计,自己却决心孤独地死在病榻上,傻不傻?
答案已经给过了,唐笙帮她换好衣裳,裹上厚重的裘衣。
“带我瞧瞧……”秦玅观说话极慢,中间总要休息片刻,“我没你想得那样脆弱。”
唐笙的掌心没入她的发丝间,带着她抵上自己的肩头,休息了片刻,抱起了她。
这样有力量的怀抱,压得秦玅观轻喘息,不由自主地抵近她。
“累?”
“方才歇过了,不累了。”唐笙摇头,“我怎样都抱不够的。”
未曾经历过的人大概永远都不会知晓唐笙心中的珍视——这世上没了秦玅观,她唐笙,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抱着秦玅观来到阔别已久的书案前,唐笙在她的指示下挑开博古架最顶端的舆图,展开大齐疆域图。
病弱的帝王坐于书案,侧身倚靠她,唐笙圈住她,好让她坐得更轻松些。
“蕃西平州、顺州、康城已失,丹帐六部出兵十万,已逼近凉州。”
“辽东还能支撑,但下一季钱粮已经不够了。秋日去,冬日来,这日子只会更难过。”
说时,唐笙又轻声哽咽起来。秦玅观依偎着她,一枚一枚收紧牵着的指节。
“无碍,信朕。”
唐笙反扣住泛着凉意的指节,不忍回眸。
“我不是怕……”
“我只是觉得,你又要吃很多苦了。”
她牵着秦玅观的掌心落在自己心口,转身拥住她。
第142章
方六娘拾起落地的马鞭, 拍拍灰尘:“还有哪些人,你最好吐干净了。”
“半遮半掩,后果如何, 你们吏部的没少和刑部打过交道,应当知晓。”她卷鞭时瞥了眼双腿打颤的沈绍文, 吓得他哆嗦得更厉害了。
“我说, 我都说!我要活命!我要活命!”沈绍文哭号,“崇宁三年的内乱,沈崇年勾结的瓦格人,他早就通敌了,杨澍也是, 他们串通好了!”
“城中细作怎么回事,怎么会有近万人?”
“多是土匪和流民,瓦格人占少数,许了好处后才跟来,有些人不知道跟来到底要做什么, 跑了不少!”
方六娘听罢,冷笑了声:“他不会还以为自个在利用瓦格人罢?是非不分, 引狼入室, 就这样还指望能篡夺大位?”
“是啊,是啊,他就是个畜牲!”沈绍文瞪大了眼睛,辱骂起他的养父, “瓦格人怎能那样糊弄,还不是引狼入室, 他就是个不分是非的畜牲!先帝爷将他召回重用,他心里想得竟是那些, 还胁迫我为他做事,我实在是无奈啊!”
这个时候了,沈绍文还忙着将自己摘干净,要紧的话一句没答上。方六娘的耐心渐渐耗尽,抱臂冷眼望着他。
“名单呢,你吐出来便不用刑,将来龙去脉交代清楚,我可呈奏陛下,免你一死。”
被折磨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沈绍文眼中迸发出了无限光亮:“老头精明得很,消息不互通,我只知吏部的,我给您报出来,求您饶我一命!”
方六娘冷淡道:“饶你一命。”
熟悉的,不熟悉的,官位大的,职权小的,沈绍文一连吐出三个人。
方六娘录下名姓,忽然想起什么,低低道:“沈太傅呢。”
沈绍文嘴唇颤动,被捆扎得笔直的手臂绷直,用力抓紧了木马两端,激愤道:
“她能是什么好人,你们竟没怀疑过她?”
*
“陛下用人不疑本是好事,可沈家余孽死有余辜,不值仁君宽恕。”
“是啊,沈长卿能有今日之成就,完全是仰仗沈家之力,这样的人,不值得陛下宽恕。”
眼见着附和声渐多,立在秦玅观身侧的唐笙听不下去了。
薄幕之中,身量高挑的女官直起身,扫过丹墀下的朝臣:“沈崇年谋反时,沈太傅尚在辽东,若是她真的合谋叛乱,辽东为何不策应?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束手就擒?”
“你们讲人谋反需得给出实证,不给实证,谁知你们是不是借题发挥,行党同伐异那套?”
如今唐笙握着禁军兵权,又在辽东深得民心,作为平叛功臣,深受皇帝信赖。
她一张嘴丹墀下的人便静了下去,不敢多说一句。
手握通敌谋反的实证,无论何人忤逆皇帝,皆有同党之嫌。他们要求严惩沈家人不过是为了洗刷自己的嫌疑。这种情形下,无人敢忤逆皇帝的意思。
唐笙作为秦玅观的近臣,代表的是秦玅观的意志,没人想触她的霉头。
听了半晌,一身病气的秦玅观神色恹恹地翻过沈绍文的供词,下意识轻捻食指和拇指,却没触碰到白玉念珠,心里更烦躁了。
“这些个人,都先革职彻查。”她语调很轻,“官缺依着这个名单填上,不必过吏部了。”
她没提任何关于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