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女帝拯救中: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病弱女帝拯救中》 100-110(第2/15页)

   *

    海陵王这病来得蹊跷,秦玅观自然不信他是真病了。眼下他也翻不起什么浪花,秦玅观唯一忧心的是,他会在辽东给唐笙添堵。

    思来想去,秦玅观写了长长一段朱批。

    她不太习惯在朱批中夸赞人,写完提点后,迟疑了片刻,又在起头处添了一段小字。

    余光里,陛下笔走龙蛇,似有千言万语想要诉之纸上。

    陛下的面色虽然从容,但方汀还是从动作里瞧出了她的急迫。

    朱墨在烛火下闪着明润的光泽,陛下垂首吹了两下,细细检查了一遍,确保干了才装入匣中。

    陛下下好锁将匣子递给她:“今夜便发回去。”

    方汀接了,当即办事去了。

    入了夜的宫道阴森森,她办完差回来,陛下仍在批折。

    方汀等到了梆声,搬出唐笙的话来劝秦玅观休息。

    “陛下,唐……”

    “休要提她。”秦玅观拧眉,“啪”一声搁笔。

    “是。”方汀收声。

    提唐大人还是管用的,陛下批完手上这份去取下一份时,动作微滞。

    她靠了会御椅,终于起身,往里间去了。

    榻上摆着两面枕头,梳洗时,唐笙微张着嘴巴躺在外侧枕头上呼呼大睡的场景浮现在秦玅观眼前。

    秦玅观直起身,瞧着那抹昏黄的光,眼前又浮现了唐笙窗边剪烛的场景。

    她有些怔神,帕子都凉了,才揩了楷面颊。

    躺下前,秦玅观抄了里侧的枕头丢给方汀,这才阖上衣,面着壁而眠。

    方汀抱着飞进怀里的枕头,帮她拢好了帐帷,几乎是踮着脚尖往外走,生怕惊扰了烦躁的秦玅观。

    榻上又烙起了饼,片刻后,秦玅观黑着脸起身,抄了件氅衣便直奔书房。

    “您不歇了?”方汀抱着她的外袍追在后头。

    “批折子。”秦玅观坐定,蘸着墨道,“将那外边那一摞也搬来。”

    方汀边叹气边往外走,进来时手上捧着瓷碗,身后跟着端折子的宫娥。

    “陛下,您若是睡不着的话,便用些安神汤罢。”方汀出去时,特地将里外都燃了安神香,期盼着秦玅观能有些睡意。

    秦玅观接药的手一顿,嘴硬道:“朕只是记起有要事要处理。”

    方汀垂首回应,微撇唇。

    秦玅观啜着药,心苦得发涩。

    方汀见状,忙递上果脯,秦玅观却将东西推远了。

    她明白这种苦涩根源并不在药,而在于她惦念着的那个人。

    三日未见,秦玅观是真的有些想念她了。

    思念是极淡的,忙起来便会忘记;忧虑是极浓的,秦玅观总会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挂念起她的安危。

    可唐笙这个没良心的,除了一句问安,竟没半个字捎给她。

    第102章

    “吏部的考功表朕看了。”秦玅观五指按于书册, 视线掠过一众低垂着眉眼的朝臣,“禁军的考功簿和兵部考功司的,怎么都记的不同。”

    “陛下。”沈绍文站了出来, 作为总管考绩的官员,他这时候必须要出来说话, “各部考绩各有偏重, 吏部瞧得最全面,通常都是以吏部陈奏的为准。”

    昨夜未休息好,秦玅观精神不济,端坐了会便抵上圆枕。

    “所以你们推举了文景、黄宇慎……”秦玅观半阖眼眸,似是假寐的笑面虎。

    “陛下, 并不是吏部保举,而是考绩所得,他们该晋位了。”笏板倒入沈绍文的臂弯,他将吏部的办事章程说得天花乱坠,唇边短髭乱晃。

    秦玅观阖上眼眸, 拇指抵着颧骨,食指和中指微分, 轻揉当阳穴:

    “诸位爱卿, 可有其他人选。”

    丹墀下,众人小声议论,陆陆续续又推选了几个人。

    “都记下来。”秦玅观没偏头,只探出指尖点了点身旁的录史小吏。

    小吏另辟纸笺录下了名字和推举理由, 目光炯炯。

    禁军的任免权握在皇帝手中,她不发话, 此事议到这里就算过去了。

    日头高升,冲淡了初夏清晨的凉爽, 燥意放大了闷热,濡湿了衣衫。

    队列里,体虚的大臣掏出手帕擦拭了几回汗,终于听到了丹墀上飘来的声音。

    “唐笙和沈长卿在辽东新试的几项举措,成效不错。其中这募役、出粜之法和那综税之制,宜乎国情,朕决心于全国推行。“

    “朕也另取了丈量田亩,与民便利的几条,在中原三省试行。各部配合着内阁,早些拟好章程奏上来。”

    议论声渐大,有大臣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辽东试行不足一月,此此时推广是否有些操之过急了?”

    “辽东试行太多,反而瞧不出孰是孰非,哪一项的效用更为明显。”秦玅观道,“所以新辟三省试行。”

    大臣不说话了。全国推行的前两条不算太过损伤士绅利益。赋役虽摊派到了他们头上,但还有交钱免役这一条可供选择。第三条重在废除苛捐杂税,以防地方官员私设税名盘剥百姓,前朝已有先例,跳出来反对这条,反倒坐实了自个贪官墨吏的身份。

    吵嚷了会,大殿内一片闷热,不知过了多久,议论声才变小了。

    宫娥掌扇,送出一阵又一阵的凉风,衣领遮的严严实实的秦玅观反倒抬手示意她,不必再扇。

    “朕意已决,不必再议。”

    清泠泠的声音穿透嘈杂,轻缓但不失魄力,大殿霎时安静下来,近百道目光聚集在她身上。

    “朕乏了,散朝。”

    言毕,秦玅观起身,从侧面下阶。

    方汀站定,高声道:“散朝——”

    御轿已停在殿外,秦玅观正欲入内,太后身边的宫娥便赶来了。

    升轿后,仪仗调了个方位,直奔颐宁宫。

    *

    秦妙姝是从玉清观下来的,身上还穿着深蓝色的粗布道袍。

    秦玅观入殿时,她正跪坐在榻边,牵着裴太后的手泣不成声。

    裴音怜束着抹额,面色憔悴。瞧见秦玅观,轻捏女儿的手,示意她转身。

    “请太后安。”秦玅观微俯身,步摇轻晃。

    “坐罢。”裴太后由女儿扶着起身,倚着垫起的枕褥说话。

    “御医来瞧过了么,到朕跟前回话。”秦玅观出声。

    病气冲淡了裴音怜平日的祥和,总被宫人吹捧的“佛面”染上病倦后也显出了几分阴鸷。

    不过,开口时她的话还是温和仁慈的:“她们守了哀家一夜,早就倦了,不必再叨扰她们了。”

    “阿娘,您头还痛吗?”秦妙姝急忘了礼数,一屁股坐上了榻,抢在秦玅观之前搭话。

    裴太后屈眼,秦妙姝忙收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