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发家致富奔小康[九零]》 70-80(第19/31页)
放东西,江姑姑就将人引导后院,将东西放到院子的走廊上,说:“东西可以放这,但你要自己看好啊,我这做生意忙的要死,也不能帮你看着,你要自己注意一下!”
放东西的人挑着担子,用麻绳把蛇皮袋口子系好,说:“你放心,我就在你家大门口买衣服,不跑远,我自己看着!”
说完,人就猛地往人群里面一挤:“老板!两件能不能给我便宜点??”
“不还价的,全?部?是底价,要还价的到街中心买!”童金刚忙的满头细汗,不停的收钱找钱,江柏原本还想把一件件衣服都熨烫平整,谁知道这些人根本不在乎衣服平不平整,他们只在乎衣服料子好不好,衣服暖不暖和,耐不耐脏。
这些人中,很多都是三四十?岁的大男人,手粗劲大,摸着这些料子,拽了?拽,又结实又暖和,见说不下来价,干脆掏了?钱,买了?两件赶紧走人的。
过年他们想给家里媳妇孩子买两件新衣服,去街中心的店铺一问,一件衣服一百二?三十?,还价再怎么便宜,也得一百块一件,他哪里舍得?
没想到挑着担子到下面来,却听?到这里说‘羽绒服,棉衣,棉袄,通通39,49’,他们在听?到这个价格的时候,心里首先听?到的都是棉衣棉袄三字四字打?头,而不是四十?,五十?,再对比那些还了?半天还要一百多块钱的衣服,棉袄,三十?九,四十?九,听?在他们耳朵里,简直便宜一大半都不止。
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质量问题,可听?着大喇叭中说,是江南制衣厂倒闭了?,衣服原价全?都是一百多两百多三百多的好衣服,那捡了?便宜的心理立刻就来了?,等进来摸到衣服看到衣服,发现料子确实结实耐磨又暖和后,都连忙掏钱买衣服。
不用还价好啊,不坑人,那需要讨价还价的衣服,太坑人了?,哪怕你成功还下来,人家痛痛快快卖给你了?,你还是会?心里不痛快,觉得自己买贵了?。
这下好了?,所有人价格都一样?,不还价,原本一件衣服的价格,现在买到两件袄子了?,家里媳妇和儿子一人能得一件,想到回去后,媳妇儿子穿上了?他买的新衣服,家里媳妇夸他衣服买的便宜,汉子们心中就美得很。
还有完全?想不到别?人,只想给自己买衣服的年轻小伙子们。
他们一年到头在外面打?工,这个不舍得吃,那个不舍得买,只在过年的时候,才买一身新衣服回来撑场面,现在看到水埠镇上居然有这么便宜的衣服,捏捏兜里的钱,想到在家的老子娘,不由也挤进来,看到居然有皮鞋,问皮鞋怎么卖的。
江南制衣厂的员工们,好不容易挤进来,想拆穿这个骗子,结果挤进来后,就被摊位上放着的三十?九,四十?九的皮鞋给迷的走不动道了?。
而且他们看了?摊位上的衣服,确实便宜。
即使他们是制衣厂的员工,他们能拿到的也只是瑕疵的衣服,真正?的好衣服,他们是拿不到的,哪怕扣扣搜搜,从厂里带回来一点?东西,也是大卷的团线和厂里不要的碎布头,这样?的好衣裳,即使是他们内部?员工,拿也差不多是这个价了?。
他们自己就会?做衣服,倒不会?买衣服,都花钱买了?双鞋子。
一边买,一边使劲掰鞋缝检查质量,确定没问题后,才问江柏:“你们是哪个江南制衣厂的?我是二?厂的,我怎么没听?说哪个江南制衣厂倒闭了??哪个贺厂长带着小姨子跑路了??”
吴城人说普通话,平翘舌音不分,nl不分,前后鼻音不分,加上这年代的大喇叭和录音机的声音都不高清,有很多杂音,这些江南制衣厂的员工们也分不清,童金刚喊的到底是‘贺厂长’,还是‘何厂长’还是‘何厂长’,甚至分不清他说的到底是‘江南制衣厂’,还是‘江蓝制衣厂’‘江兰制衣厂’,还有人能听?成‘江郎制衣厂’。
童金刚和江柏也没想到他们会?遇到真的‘江南制衣厂’的员工,但江柏和童金刚都对王咏出自江南制衣厂这件事是深信不疑的,还问他们:“你们是哪个江南制衣厂?”
由于几个人全?部?都是‘南,蓝,兰,狼’不分,几个人听?了?半天都如同鸡同鸭讲,不知道对方到底是哪个制衣厂的。
江柏和童金刚又实在太忙了?,还没讲几句,童金刚就不耐烦了?,说:“兄弟,我这边还忙着,咱回头再说啊!”
水埠镇的正?中间有个十?字路口,十?字路口左右连着去邻市和炭山,水泥厂的路,上下连着去渡口和吴城的路,可以说是四通八达,交通要塞,尤其是十?字路口到渡口的这一段主路和网状小路,全?都是人,整个与?十?字路口的相连的四条街,生意都好的不得了?。
江姑姑家便在十?字路口与?邻市方向的那条街,靠近尾端的位置,这里原本人上没有十?字路口中心阶段的街面人流量大的,可今天因为有了?江柏和童金刚的小摊,愣是把街中心位置的人流量,吸引了?一大批过来。
江爷爷是完全?没有想到,一下车虽然没有看到小孙子,可听?到那熟悉的有节奏的广告词,还有童金刚的声音,他就知道,他小孙子在里面。
到了?水埠镇,就跟回了?家没两样?,江爷爷也不急了?,走后门去了?江姑姑家。
江家,江爷爷才是真正?对儿女做到一碗水端平的人,他对每个子女,都费心筹谋。
给江大伯学了?泥瓦匠的手艺,江爸爸愿意读书?,也读的进去书?,就让他读书?,江姑姑年龄最小,只读了?小学,认识几个字,不当个睁眼瞎,可到了?她要定亲嫁人的年纪,就费心托人将她往镇上介绍,找了?现在的小姑父。
可以说几个子女,都安排的不错,江大伯娶了?临县脾气?温和敦厚的江大伯娘,江爸性子温吞,娶了?炭山小队长家的闺女,江妈虽说现在性子泼辣暴躁,可年轻时也是家里家外一把抓,一手拉扯大好几个弟弟妹妹们的好姑娘。
小闺女就更不用说了?,虽公公婆婆厉害些,可他们就这一个儿子,小姑父不是个愚孝的,也踏实肯干,夫妻俩早早就分家单过,自己的日子自己做主,不用下田干农活,不用风吹日晒雨淋,哪怕做生意忙碌些,也比在农村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江姑姑一见说江爷爷过来,脸上笑容都止不住:“爸,柠柠,你们来啦,快坐,我去给你们捡几个点?心去。”店里她走不开,拿了?钱给大女儿:“明月,给阿公和姐姐倒杯水,去你阿姨家捡些点?心来!”
水埠镇喊早点?都统一叫点?心,用筷子一个一个夹到盘子里叫‘捡’。
江姑姑家除了?淡季,基本上都不会?做早饭,全?都是在早点?铺子里买早点?吃。
江爷爷看到小女儿日子过得好,就放心地笑着说:“你忙你的,我和柠柠子邻市吃过早饭了?,我就坐坐,等会?儿柏子。”
“柏子从那什么江南制衣厂拿了?许多衣服,在门口卖,哎哟,生意太好了?,我把明亮叫去帮忙都忙不过来。”江姑姑给江爷爷,江柠倒了?水,挥手叫女儿去买吃的,唏嘘地说:“就是那什么制衣厂厂长特缺德,卷了?那么多钱跑了?,剩下整个厂的工人都没工资,厂子都倒闭了?,真是作孽。”
江爷爷就笑呵呵地听?着,很快明月就端了?一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