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与恶犬: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公主与恶犬》 40-50(第5/22页)


    “至于公主所言的动辄招安,此事我也不懂,但那些官员给出的理由很充分,朝廷当以仁制国,百姓犯了错,哪能就地诛杀。”

    似乎也觉得这样说很虚伪,她又苦笑补充道:“当然公主也可以理解为,一旦地方产生民变,势必追责当地官员,为了粉饰太平,于是招安成风。为此,招抚乱军非但不是丑事,反而成了功劳,于是如此往复,遂成了惯例。”

    一口气说完这么多话,虞夫人似乎也有些疲累了。

    她喝了一口茶,缓了缓才又道:“公主当知,此事非一人一己之力能够解决的,圣上都不能,何况是你我,公主现在不该想这些。”

    为何不该?

    因为元贞现在该想的是,如何光明正大进入尚书内省并站稳脚跟。

    因之前落水之事,入内内侍省那的威胁暂时不用考虑,近些日子他们不敢再对她出手。父皇被内侍触动猜忌心,她入尚书内省是稳的,也许过几天等她病好了,这事就会提上日程。

    但她其实还有一关还未过,那就是朝堂上那些官员。

    一旦被他们知晓此事,又或是入内内侍省转头把事情挑给百官知晓,是时还会激起一波惊涛骇浪。

    这些事情都还未处理,又何谈这些乱七八糟。

    虞夫人心中有一丝怜悯,这位公主的年纪到底还是太小了。

    她有锐气,有志向,有仁心,知晓体恤百姓,知晓忧国之忧,可终究是见识到的险恶还不够,不知道有些事情并非人力可转圜。

    谁还没有个雄心壮志?当年圣上刚临朝听政时,也是满怀雄心壮志,觉得太皇太后势力倒塌,世间再没人能阻他。

    可实际上呢?

    虞夫人放下茶盏,站了起来。

    “公主可还有要问的,若没有,老身要回了。”

    “北戎真的不可敌?”

    话题回到了最初。

    虞夫人背过身去,站了一会儿。

    许久,才道:“北戎多骑兵,而我大昊失去幽州太久,境内没有适合的地方建立马场,以至于战马严重匮乏。朝廷也曾让群牧司在各地养马,却是没甚作用,反而造成民怨沸腾,抱怨因养马占了百姓农田。”

    “老身虽没有亲眼见过大量的骑兵,但见四方奏犊凡是步兵遇上骑兵,必是伤亡惨重,几十骑兵便可击溃几百甚至上千步兵,可我大昊却是以步兵为主。”

    “西军常年和西狄交战,也有许多骑兵,也不能敌吗?”

    虞夫人沉默片刻,只留下一句‘老身不懂军事’,便离开了.

    虞夫人不懂,谁懂呢?

    元贞想到了杨變。

    又思及那日将他敷衍走,她原以为此人定耐不住,隔日又要来,哪知他竟耐住了性子。

    可元贞却清楚这不过是一时的,他大概也怕夜里闯宫扰了她养伤,若是再过几日,怕是这人就要冒出来了。

    得寻个地方跟他见一面才成。

    而且这地方不能是一时的,因为往后必然还有用到的时候。

    元贞首先想到了蒋家,可思及蒋家不若表面那般,她心中始终有一丝隐忧,觉得此时还不能暴露自己想拉拢杨變的事情。

    既然要越过蒋家,事情就有些不好办了。

    说白了,宫外能为她办事的人太少,她倒也有爹爹赏赐的别院皇庄,可里面都是宫里的人在打点。

    而经过之前这场事,已经让元贞对内侍这一群体升起了警惕心,她出宫并非小事,瞒得过宫妃公主,却瞒不过下面这些人,若是被人盯上,怕是白做无用功。

    该选哪儿呢?

    元贞想到一个地方,琼林苑!

    对,就是琼林苑。

    神卫军因靠近琼林苑,因此此地戍卫一直是神卫军负责,她借口去别苑养病,不会惹来人生疑。而神卫军有杨變的人,一旦他的人知道她来了,必然会禀给他。

    如此一来,连送信的人都不用出了。

    决定既已定下,元贞也就不耽误了,让人准备车马说想去琼林苑住两天养病.

    此时的琼林苑因已经闭苑,除了金明池东岸还对外开放外,因此显得格外清幽。

    元贞住进流云殿,借口要到外面透透气,让绾鸢希筠带着小桃子,又备了茶果,寻了一处水榭纳凉赏景。

    不一会儿,杨變就来了。

    外面天热,他大概是骑马顶着太阳来的,浑身热气腾腾的,黑色的军袍都汗湿了。

    绾鸢拉着希筠避开去了外面。

    “你的伤怎样了?”

    杨變将马鞭随便扔在一旁,寻了个对面的位置坐了下。

    元贞没说话,眼睛看向桌上盛在小碟里的白巾子。

    一开始杨變还没反应过来,直到她又看了一眼,他才拿了起来,却顷刻被冰凉的巾子浸得嘶了声,反射性盖在了脸上。

    用凉巾子擦一擦面颈,整个人顿时舒服多了,一改方才心浮气躁。

    “你这小日子过得不错。”

    杨變看了看桌上各色瓜果,为了吃起来够凉够鲜,下面还垫了一层冰。他也不见外,用叉子叉起一块丢进嘴里,吃完后说:“你这伤还没养好,能吃这么凉的?”

    元贞给他一个白眼。

    不能怨她不给他好脸色,实在他深谙气人之法。

    “我寻你来,是想问你一件事。”

    “何事?”他以为她问谢成宜相关的,道,“那个如烟死了。”

    作者有话说:

    关于封驳诏书,其实也就是封驳制度,皇帝发下的诏令没人理,被下面大臣的封还回去。

    这个制度起于汉,在唐朝时形成规制,但是没咋用,而后在宋发扬光大。

    第44章 (二更合一) 杨變:你招惹了我,难道现在不想负责?

    “死了?”元贞有些诧异。

    杨變点点头, 把大致说了说,怕吓到她,特意没说如烟死状凄惨。

    许久, 元贞方长出一口气。

    “世间男儿皆薄幸, 只看他是否能求仁得仁吧。”

    哪知杨變的脑回路却完全不跟她在一条线上, 道:“你说他就说他,别把天下男儿都带上了, 应该是书生多为薄幸人,心眼太多没好事。”

    难得他还会压个韵。

    “那你那事不是无疾而终,可查到他背后之人是谁?”

    提到这个,杨變脸色暗了下来,旋即又讥诮道:“能是谁,左不过就是那些相公们, 朝堂上文官抱团打压武官,不是历来如此?”

    枢密院从不进武官, 如今被他义父占了个位置, 这何止扎那些文官的眼, 简直扎他们的心,还对他们是十足的挑衅。

    以那些人如此道貌岸然的性格,能容许这种挑衅?

    对付他是假, 借着他对付义父才是真, 只是对方没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