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养个太子当外室》 100-111(第8/20页)
下去的,太子哥哥定也能行。”陈仪噙着泪反驳道。
“那你脸皮怎么就厚到,认定你自己就是太子心仪的那个人?他就愿意为你放弃三宫六院?”
“我……”
郿嫦叹了口气:“你别怨娘话说得狠,别的道理就算你不懂,那我们就说说现实。现在太子就认定她了,要娶她做太子妃,你打算怎么办?”
陈仪低垂下头。
“太子哥哥也不是只能娶一个太子妃,他还可以娶良娣……”
剩下的话,被郿嫦劈头打来的一巴掌打断了。
郿嫦气得七窍生烟,来回踱步。
“你行了,你厉害了,你厉害到现在竟然想去给人当妾了!你知不知道妾意味着什么?即使你不知,你看看你两个外祖母……”
她气得眼泪直掉:“因为我跟你娥姨的娘,是给人做妾的,到如今她们还只能待在那府里,要不是我俩嫁得好,逢年过节,也不定能去探望一下。”
“你爹为何不回永城伯府,偶尔回去一趟,还闹得不可开交,你看不清其中的机锋?你知道你爹你娘生下来就是庶子庶女,在家受了多少委屈多少冷眼?我们金尊玉贵把你养大,让你托胎成了嫡出,就是让你给人做妾的?”
她一边骂,一边就往陈仪身上打去。
外面的丫鬟顿时站不住了,忙都涌上来拦。
“我告诉你,你这念头不给我打消,我就当没生过你……”
这时,一个怀抱从后面拥来,郿嫦扭头埋进去就哭了起来。
陈進皱眉看着女儿:“你娘说得没错,你好好在房里反省反省,没反省好,不准出门。”
又对丫鬟们说:“看好姑娘。”便拥着妻子走了。
“進哥,你说她怎么这么糊涂,这么不省心啊。”
“好了,所幸发现得早,多教一教,也不是不能教过来。”
皇宫里,乾武帝和皇后也还未歇下。
福生将得来的消息一一叙述。
听完后,皇后略微有些感叹:“幸亏姝宁这孩子还算清明。”
“她从来就不笨,也就你喜欢瞎操心。”
皇后嗔道:“我怎么瞎操心了?我这不是担心她与青棠闹了矛盾?姑嫂俩若是闹了矛盾,以后这关系还怎么处?”
又说:“现在孩子们都长大了,心思也都多了起来。我倒不知仪儿那孩子,竟有如此多的心思,还望二姐能管束管束,不然以后再闹出什么事,就尴尬了。”
乾武帝揽着她的肩,往寝殿走去。
“身在皇宫,作为公主,幼时还能无忧无虑,那是因为父母护着。待其长大后,总要放她单飞,让她自己去辨别那些意图在她身上得到利益的人,去处理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难道你想将她养得不知世务,像隆庆姑母那样软弱无能,一辈子被驸马家拿捏?”
有性格强势的公主,自然也有软弱无能的公主。
隆庆公主是乾武帝姑母辈儿的,可惜这位公主的日子就过得憋屈了,因为性格软弱,被驸马拿捏,驸马不光住在公主府里纳妾生庶子,若宫里这边有所责问,她还得出面替驸马遮掩求情。
皇家这边自然恨铁不成钢,可关键是没用,她自己立不起来,谁又能帮她?以至于早在先帝朝时,这位隆庆公主就惹得先帝生厌,平时只当没这个人。
皇后生下两个女儿,也与乾武帝对女儿的教养也经过多次商讨,怕她女儿养得跟她自己一样单纯,乾武帝没少拿隆庆公主的例子吓她,以至于提到隆庆公主,皇后就直摇头,生怕两个女儿也这样了。
“朕倒觉得那颜青棠性子不错,有她带着,姝宁和怡宁两人的性子不会差,绝不会任人欺负。”
“真的?那我以后让姝宁和怡宁多跟她嫂嫂处处。”
颜青棠若是这会儿就知道,乾武帝已经在为退位后,把两个女儿扔给她的事做铺垫,大概会很感谢他。
可惜她这会儿还不知道,当然这是后话。
第105章
◎比试、赐婚◎
三月初八, 太子还朝,正式在朝堂上请求乾武帝赐婚。
乾武帝还没说什么,大臣们却激起阵阵热议, 纷纷说太子大婚、未来的太子妃人选, 不该如此草率,要慎重行事。
大臣们正引经据典历数太子妃及未来的一国之母,出身不正有什么害处, 这时却有一位大臣站了出来,说有本要奏。
“启奏陛下,如今各地增设税司,可户部却因人手严重不足, 无法盘清各地税司送上京的账目。从去年起,户部已堆积数车账册不止, 每月还有账册从各地送来。所以臣请奏陛下,请陛下设立朝廷总税司衙门, 独立于户部之外, 负责监察与查核各地税司。”
此言一出,惊起一片诧异。
“王郎中,此番我等正在议太子大婚之事, 你何必在此时说这种事, 未免扫兴。”
“你一个小小的五品郎中,越过你户部尚书请奏这等事?”
这位寒门出身、袍角还打着补丁,每日上朝都是站在最末端的年轻郎中,不卑不亢地一拱手道:“诸位大人, 僭越不僭越, 也是我户部的事。可有问题就需解决, 如今户部俨然无法完成各地税司的账册查核, 那必然要另寻他法。”
“……世人都知户部虽为六部之一,日常公务却比其他几部更为繁琐沉重,户部管得多管得杂,各司官吏已一添再添,却依旧不堪重负。别的衙门都是按时点卯散衙,独我户部官员常年累月因公务不得归家,每当忙碌起来,十天半月不归已成常态,而这种忙碌每年有十几次,几乎月月如此。”
“本官请奏此事,也是有利于同僚,更是有利于朝廷,如何谈得上僭越,想必尚书大人也定不会怪我。”
户部尚书李承先,一位发色斑白的老者,平时总因户部事务太过繁琐,一副若有所思之态,今日也依旧是一副若有所思之态,让人看不出他对此举到底是赞同,还是反对。
李承先既不说话,王郎中自然不再理会他人。
他一转身,沉声对着上首又道:“臣还请奏,请陛下在今年科试中增设商科,为朝廷广纳有用之士。臣观各地新增税司有感,专才还要专用,光会读四书五经经史子集,会写时文策问,却连区区账册都看不懂,更不通商业之道,又如何去管天下税司?”
如果说方才他的话,不过是让人诧异,觉得有些扫兴。
这话一出,无疑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时间,大殿上全是嗡嗡之声。
“王郎中,此言慎重,你可知朝廷开科取士,关乎江山社稷,岂是你说再设一科,就再设一科?”
“士农工商,商本就为末,让商人入朝为官,岂非乱了章程?”
“商人蝇营狗苟,唯利是图,是时必会借机牟利,祸乱朝政。”
王郎中反驳道:“商人有瑕,但并非所有商人都有瑕,下官只说增设商科,可并未说让商人入朝为官,我朝本就不禁商人子弟参加科试,诸位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