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90-100(第23/28页)



    “陛下何必急着走。”任君澜服软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接着,从身后将明慕抱住,双手环住恋人的腰,“早晨起来便不见陛下,一回来,便是让臣帮忙……”

    这么一说,似乎真有些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的感觉。

    明慕拍了拍任君澜的手,有点心虚:“还没问梓潼先前找我,有什么事?”

    “陛下中午有什么想吃的?还去宣政宫吗?”

    两人贴得很近,对方说话时的呼吸洒在耳后,有点痒。

    明慕忽然闪过这个念头。

    顿了顿,他回神道:“清淡一些的,就在太平宫。”

    “臣清楚了。”

    任君澜慢慢松开手,整个人都积极了不少,拿起刚才明慕送来的奏疏,一封一封地翻看,一边说着:“西宁府和北疆的防线在一处,有几个人倒是听说过,长于练兵、指挥……”

    明慕蹭过去,认真地听他介绍。

    不多时,外面有宫侍急匆匆地端着奏疏走来,呈到了明慕面前。

    是南监的密信。

    其中所说的正是朝廷银子发放一事。

    明慕拿起奏疏,翻了几页,心中有种尘埃落地之感。

    比他预料得要快许多,这些人太贪婪,也太急迫了。

    原先给出的百两银子预算,到了各地,居然只有十几两,贫穷一些的县更是十不存一。

    新一期的邸报还没下发,就算发了,也不会详细说发放多少银两——邸报不仅要给官员看,也要给百姓看,鱼龙混杂,在偏远之地,发生过强盗夜闯县衙之事。

    “将我先前的金笺全都发下去。”明慕有条不紊地指挥,“等等,我再多写一张。”

    他用这个用的多,宫内造司弄了一批模板过来,只要填上官职姓名时间和事件就行。

    常去的地方都备上了这种金笺。

    “既然那么想出去,干脆叫他们去海边看看。”明慕解释了一句,将刚刚听到的名字写上,“陆战和海战的区别还挺大的。”

    写完后,阚英拿了金笺,立刻下去安排种种事宜。

    明慕一回头,见到任君澜一眨不眨地盯着他,只道:“怎么,看呆了?”

    这句话本带了些调侃意味。

    没想到对方一本正经地点头:“小囝变得大不一样。”

    行事之间,多了一股不一样的感觉。简单来说,更像一个“帝王”。

    “……澜哥,你觉得我这样好吗?”

    明慕沉默了一会,问道。

    他有点不知道怎么面对内阁了。

    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明慕清楚;可是在封建王朝,文官又隐隐形成了一个整体。

    可以说,这段日子以来,明慕都在纠结,不知道自己这么做是好是坏。

    “再怎么变,都还是小囝。”

    第99章 第九十九章

    ◎登基第九十一天◎

    卫国公府上, 世子不停地磨墨,墨汁都快从砚台里面溢出来了,还不见他休息停手。

    “写啊, 你不是有文化得很吗?”卫国公在一旁虎视眈眈地盯着他, 好不容易抓到一次大儿子回来, 非逼着他写这封奏疏不可。

    现下还能上疏的勋贵都找了人, 润色奏疏, 送到陛下面前,想要为自己争取一个机会,他先前也有过上疏,只是自己写得不大好, 没好意思送上去。

    当然,也拉不下脸去找相熟的读书人——家里可是有一个念书极好的儿子,怎么还找上别人了?

    只是对方封了守备一官后, 就不怎么回家了,更愿意在军营看着。在北疆出征中得了军功, 官职更高, 对军营的热情也就更足了。

    如今叫他抓住, 一定要对方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好文章, 好一眼打动陛下。

    “父亲……”

    世子是不大愿意写的。

    不说别的,卫国公年龄都有五十朝上,已经迈入了老年的范畴。武学兴盛, 培养了不少好苗子,何必让老父过去?多锻炼锻炼好苗子不行吗?

    养儿子养了这么多年,父子俩不说心有灵犀, 也差不多能从对方神态中猜测出想法, 更何况, 世子日渐开朗,不像以往一般郁郁。

    “你是不是看不起你爹?”卫国公顿时怒目而视,若不是手上没有趁手的东西,早就砸过去了,“廉洁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典故你没听说吗?!”

    “父亲,那是廉颇。”

    “混小子!!”

    世子放下墨条,奔逃出门,生怕叫父亲追上。

    只是一出门,就见到了宫中来人。

    世子脚步一顿,回想着近日有什么要事发生。军营一切正常,近日没有出征的计划,所以他有时间回家了一趟。如今宫中的人来了,难不成,有什么地方出现了变故?

    卫国公在见到人后也是大喜过望,甚至想去套近乎:“是不是陛下知道了老夫年轻时的……”

    他就说,陛下慧眼过人!

    就算自己没有上疏,也精准地找到了自己,这不,立刻叫人来,一定是有要事!

    两父子都觉得宫侍都是来找自己的。

    宫侍的态度也是好声好气,问道:“国公家的二公子可在?”

    卫国公:“???”

    世子:“???”

    “那混小子年岁不大,还没出过燕都,有什么事喊他,不如喊我这个长子。”

    若是别人,一定不敢和宫内的人这么讨价还价,但卫国公混不吝惯了,心中也存了一些试探的心思,期期艾艾地问。

    宫侍依旧维持着不变的微笑:“陛下是想叫武学多去历练历练,毕竟不观战,怎么好做官呢?”

    说完,见卫国公渐渐起势,隐约在陛下心中有勋贵第一人的趋势,又加了一句:“请国公放心,没什么危险,武学挑了一些人去。”

    这宫侍口风很紧,说了这么多,基本上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

    卫国公只好点了点头。

    等人走后,他和大儿子对视一眼,齐齐道:“怎么是他?!”

    难得宫内来人一次,居然谁也没喊,叫了家中那个傻乎乎的小儿子。

    “近日没听说过什么动静,硬要说,就是金陵。”世子反而能心平气和地和卫国公沟通了,脑子里将近日的事情转了一圈。

    文官嘛,上下伸手也不少见,军费都敢克扣,更遑论其他?或者说,如同去年那般,上下都老老实实,才算少见。

    就连军营里也有这样的事,不说别的,就说西宁府,原先军费也是给的,后来一年年克扣,才渐渐少了。

    所以贪腐这件事隐隐约约传来的时候,没多少人在乎的,也只以为陛下会紧着别的,判几个首恶、下几个大牢,将赃款夺回来。

    异样成了常态,不异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