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80-90(第2/29页)



    若是别人知道他的想法,必会胆战心惊——皇后殿下还是不必插手朝政了。

    甚至为了讨好人家,特意将晋商的一些靠近燕都的资产,如田地、庄园、商铺等等,都塞进了陛下的内库——皇帝的钱财来源也的确有抄家这一项——但是没什么用。

    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陛下所思所想,不难猜出。若只是普通的科考,不必特意提出。”缪白想了想,道,“只是推广武学……”

    “不是武学,是数算!”明慕摇了摇头。

    目前他要做的大事暂时分成了两件,一件是造船,在投入之后收获巨大——倭国小岛上有银矿。

    他的纸币构思暂且只在开头,不论如何,银子总是不嫌多的,中原花不掉,可以去别的地方用嘛。比如和南美那边做生意什么的……拿下橡胶,成功奠定工业化的基础。

    而另一件,则是教育。

    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虽然一时半会之间看不到成果,但只要持续下去,不愁在他临退休之时看不到效果。

    至于土地……

    说实在的,他昨天和澜哥聊了几句,对方并不赞同他的想法,甚至认为是异想天开。

    如果按照明慕的构思推行,势必要得罪很多、很多、很多人。

    这个人数是难以想象的巨大,甚至可能造成国朝加速崩溃。

    明慕还不大相信:“至于吗……”

    先前他做的哪件事不得罪人的?

    就说黄册,清理田地,难道不算得罪人?

    “没有这件事影响大。”任君澜认真和他盘算,道,“清理隐田、追查税收,只是叫他们付出钱财,不算伤筋动骨。他们的土地在这里,以后还想在盛朝生活下去,一定会顺从。”

    “若是叫他们把辛辛苦苦的土地全都给国家……就好比要将你的命根子交出去,到时候,做出什么事都不奇怪。”

    明慕据理力争:“我又不是收拢普通百姓的土地,而是收那些地主大户的!”

    “正是如此,才不行。”任君澜叹气,“小囝,你可知道,兔死狐悲?”

    明慕听糊涂了。

    他毕竟是理科生,历史了解都是浮于大面,对地方士绅、豪强、地主的了解,则是很少。

    “很多时候,地方豪强会营造自己是好人的错觉。只要付出一点小恩小惠,百姓就会真心实意地觉得他们为国为民。”任君澜继续道。

    “先年间,地方的税收不上来,一大半都是他们打的白条,一旦去收,便要哭喊朝廷暴政——实际上,田税多低你也是清楚的。白条打了有五年之多。”

    “你看,这样的好人,难道会做坏事?”

    明慕不在燕都的时候,任君澜就特意了解过,燕都周围还好,偏远的南方简直是重灾区,哪个县衙没有收到白条过?

    如今小囝以铁血手腕狠狠清理了黄册,将积压的白条税收全部搜刮了上来。又因为先前的种种,在民间的威望极高,清理黄册对普通百姓也有利。那些豪强们以往的招数用不上,才愿意交了钱。

    “如今这样的好人都被朝廷逼迫,交了自己的土地,更何况那些普通人呢?”

    势必会引发大面积的恐慌。毕竟后面再怎么说,土地都是朝廷所有,百姓只是“租地”。

    自然没有土地直接在自己名下有底气。

    再者,土地多的,难不成只有地方不成?

    家中土地多的官员也不少啊。

    这个提议一出,最先反对的说不定便是朝官。

    任君澜不愿叫明慕陷入腹背受敌的境地。

    总而言之,这件事情涉及的方面太多,内情太过复杂,并不是提出的好时机。

    明慕暂且放置,等合适的时机再说。

    或许,这个“时机”一辈子都等不来。

    思绪回到现在。

    “数算一道……陛下很在意这个?”缪白对陛下时不时的发呆已经见怪不怪了,等陛下有回神的迹象,才发问道。

    明慕叹气:“当然重要,所以要从小娃娃抓起。”

    他还想说一遍理科就是工科基础等等,却见对方立刻应下:“好。”

    明慕:“就……啊?”

    “实不相瞒,先前见陛下对朱修的重视,臣已经有了一些想法。”缪白从袖中拿出一封奏疏,呈给明慕看,“这是臣与国子监祭酒共同完成的。”

    明慕:???

    他有些恍惚地接过奏疏。

    这是……怎么回事?

    有种正打算大展拳脚却发现大家都帮他安排好了……浑身力没处使。

    不过也没关系。

    自从前些日子想通,外加发现朝臣们的行事作风越来越向他靠近以后,明慕就不排斥别人帮他了。

    最开始他想在这个世界留下一些独属于自己的“证明”,谁也不知道这个陌生的时空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系统也只是说是从失落文明中找出来的一段历史。外加一切都是刚起步,大方向要牢牢把控,不能走偏。

    所幸他遇到了很好的恋人以及臣子,一起辅佐他走到了今日。

    明慕适应性很强,几乎很快习惯了这种转变,认真地翻看着奏疏中的内容,讲解很详细,各方面都有顾忌。

    只一点,是先从金陵和燕都的国子监开始更改,一层层往下,和明慕先前的观念不一样。

    “陛下,目前仍旧以科举为主,普通百姓不大愿意自家孩子多学一样。”

    明慕点了点头。

    他暂时还没有更改科举制度的想法——这个涉及的利益就更大了。

    只是想多多挖掘会数算的新人。

    “所以,臣斗胆,先从两都做起,若陛下表现出对数算的兴趣,想必不日,此处地方便能门庭若市。”

    “我影响力有这么大吗?”明慕指了指自己。

    “陛下或许不知,自陛下表现出对朱修的重视后,那处做题的地方,人又翻倍不止。”

    几乎将那一处全部堵住了,放眼望去,全都是做题之人。

    不止燕都,金陵也是如此,因为南方读书人多,几个有名的州府都专门开了一个地方,名为“数阁”,专门供人讨论。

    当然,这样的地方也少不了题诗,只是每首诗中,都少不了一道数字题目。

    在如此追捧之下,倒是又找到了不少具有数算天赋之人,统一被送去了国子监,悉心教导,并有传言称,若有心再进一步者,以后可以去更远的地方求学。

    陛下对读书人的看重可见一斑。

    虽然这“书”是数算……但也是书嘛!

    有不少人如同朱修一般,在数算之中不得寸进,如今知道了更进一步的机会,更是惊喜不已,一来二去,居然让陛下在民间的声望更上一层。

    明慕听得一愣一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