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50-60(第19/29页)

  此次小朝会的人数还多些,除了熟悉的老面孔,还有通政司和那位献上稻谷的百姓。

    等这件事处理完,再让人去喊程正真,将他昨日献上的折子拿出来。

    明慕倒是安排得妥妥当当,浑然忘记自己刚才的剧烈运动,甚至身上的骑装都没换,背后的汗才干。

    吹到冰鉴的凉风,他打了两个喷嚏,不过正在兴头上,阚英端来的热茶也只喝了一半,没当回事。

    那百姓第一次见到这么多高官,身上穿着补丁加补丁的葛衣,鞋子有些念头,都冒出了毛边。

    可见陛下召见的速度,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不是没钱,家里的田地都回来了,卖了一亩作为路费,原本打算财不露白,到了燕都再重新置办行头。

    甚至他都想过,陛下不一定召见他。

    此时,那人捏了捏拳,跪地道:“草民焦青见过陛下。”

    焦青读过书,倒不是真正的普通农民,还算能保持表面的镇定。

    “不必行礼,阚大伴,给焦青看座。”明慕不欲让这人心怀对皇权的恐惧,表现得平易近人,不仅有座,还有茶点等,倒是和招待计婵的方法如出一辙。

    见这样,焦青倒也配合,心中不安倒是减轻了一些。

    “此次叫你来,倒是想问,你还想要什么赏赐?朕预备给你封神农侯,再赏赐金银……”明慕巴拉巴拉地说了一堆,随后目光熠熠地看向焦青,“只要在合理范围内,朕都能满足。”

    封侯?

    这可从没想过啊!

    焦青只觉得自己守不住稻穗,所以一意孤行地来到燕都,呈给陛下,解了陛下的燃眉之急,以后必定会被庇护,不用再担心之前家财尽被他人抢占的事。

    可封侯……

    他立刻就要推辞。

    明慕看出他的想法,倒是摆了摆手:“爵位有大有小,给你的只能庇护一代,儿孙不能袭爵……若你想更进一步……”

    他微微压低了声音:“你知道孟德尔吗?”

    焦青:“?”

    “就是将这个稻穗和普通稻穗的苗进行杂交,第二代依旧能产出多穗稻谷,随后收集多穗稻谷,继续杂交……最终稳定性状,获得进化后的稻谷。”

    明慕试图解释。

    焦青听得半懂不懂,但长久耕作的经验让他意识到陛下在说什么:“……就是,一直研究这个稻穗,直到所有的稻谷都变成多穗的?”

    越说,他忍不住越激动。

    哪个农人能拒绝这样的诱惑?多穗稻谷意味着同样的田地中,能获得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

    虽然陛下的理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焦青就是有种奇妙的直觉:这种方法一定有用。

    明慕用力点头:“若你能研究这个,朕允你不降爵世袭。”

    研究不出来也没关系,这个的技术含量实际上不是特别高,简单来说就是不停纯化自交,确保基因型稳定,就是自交的时候得小心。他多找些有经验的农人就是。

    在古代,这可能算是唯一一种改善稻谷基因的方式。

    焦青本想拒绝的。

    但是……

    皇帝距离很近,没有之前预想的那么高不可及,他一身粗衣,满身灰尘,进宫都怕污了地,却能和陛下共处一殿,还能听对方和颜悦色的说话——最大胆的戏文里,都不会有这样的情节。

    他读过书,知道一句:士为知己者死。

    春秋的豫让,为了报答智伯瑶的知遇之恩,不惜伏桥如厕、吞炭漆身,以行刺杀死智伯瑶的赵襄子,失败后自刎牺牲②。

    陛下……难道不是他的知己吗?

    “草民愿意。”焦青鼓足了勇气,答应下来。

    他的身上还有灰尘,陛下却毫不介意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行,这件事朕交代下去,你家是在金陵那边?放心,不让你离家太远,在那边有皇庄……”

    明慕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已经规划好了,南边稻谷易熟,可一年两熟,琼州环境太恶劣了,等第一批种子下来,可以派别人去,或者直接找当地的农人……

    后面的内容倒是涉及到朝中动向,和焦青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明慕在燕都扒拉出一个宅子,赐给他,让人先回去休息——他在晚膳的点还开小朝会也挺癫的。

    回头一看内阁,卜祯已经将计划全写好了。

    明慕:“……?”

    这什么震惊盛朝的速度?

    总有种,明明他挺努力的,回头一看所有人都比他更努力……

    难道盛朝官场上有隐形kpi么……比如不许比皇帝更懒惰之类的?

    明慕决定先摸个鱼,省得把好用的同事们都累挂了。

    “这个爵位朕打算从内库出,不增加户部的负担。”明慕道。

    “陛下多虑了,只一个侯爵,年俸不过几百石,这点户部还能出得起的。”

    就算不细算,也知道小皇帝花钱太大手大脚了些。

    之前补税便是重重的一笔,听说陛下又杜绝了卖官鬻爵、矿税等,内库一下子没了两个收入大头,花得又多……唉。

    这次内阁的态度前所未有的强硬,绝对不叫小皇帝出一个铜板:“陛下,海外商人的定金即将运到,陛下不必忧心。”

    明慕总算应下了。

    这次的小朝会还没结束,明慕让人去叫了程掌印,又拿来昨日的奏疏,给众人传阅,道:“程掌印……善于御下,对此类有些心得,这是他昨日的建议,诸位可先看看。”

    看完后,倒是一阵沉默。

    明慕不免胡思乱想,心道难不成他们不能接受程掌印,乃至无法接受他的意见?

    或者说,是文官和宦官看事情的角度不同,以至于奏疏上的内容不具有普适性?

    他看的时候倒是感觉还行……

    “陛下。”

    传阅完毕后,那份奏疏被送了上去,卜祯道:“臣觉得,内容虽不错,但还是不够严格。”

    “程掌印的传言,臣也有所听闻,似乎,要更严苛些。”

    他甚至都有点怀疑传言是否为真了。

    倘若是真,怎会上奏这种,不痛不痒的奏疏

    明慕:“……别太可怕了我说你们。”

    卜祯微微摇头,将奏疏重新奉给帝王。

    陛下纯善,甚至太过心软,不够果断。

    在管控官员时,多宽和待人,愿意给予激励,而非惩罚。短期来看,效果确实不错。可长远一来,地方官员难免懈怠,仗着陛下的宽和生事!

    若那时,再行严法,难免不会心生怨怼,毁坏陛下的心血,想要弥补,要耗费十倍、百倍的精力。

    需得此时,找到奖励与惩罚并重,配以专人督管,才能叫盛朝顺利地维持。

    明慕将折子拿在手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