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内卷皇帝被迫成为咸鱼》 30-40(第22/36页)
但春季是正要种植的时节,许多农人已经插秧,等待收获,此时一场洪水,下来不仅淹没良田,还断了收获的希望。
这两日看文书时,明慕了解过灾情地区的粮食收获情况,偏南一点的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两熟或者两年三熟,中北部地区只能做到一年一熟,偏偏这些地方受灾最重……
“现在如何?百姓可有避难?”明慕想起之前呈上来的奏疏,道,“有知府日前上过一份奏疏,朕叮嘱他便宜行事,必要时直接开仓放粮。今年受灾这几地,可减免税收……”
春汛的主要原因是黄河上游冬日结冰的冰块融化,导致水量突然增加,进而决堤。这种情况比夏汛更可控,以往也有了预案处理。
“陛下。”有人持反对意见,“湖广、江浙一带是税粮大户,已经减半了六年的税收;如今只是春汛,又要减免宁夏、山西一带的税收……夏汛如何?如此减免下去,明年又要如何?”
明慕看了看这人的站位,理应是四品官那一撮。
他非常想据理力争,这些百姓已经受了灾,没必要再加上沉重的税收……
可古代国库的主要来源就是税收,明慕当然能开内库,将缺的这一部分补上,但是内库用完,他又要从什么地方补?再者,朝廷还要将税收中的棉花用以棉甲制作,甚至要额外出一笔购买费用。
天上又不会掉下银两。
这就是将金银本位当成流通货币的痛……古代经济系统容易因为这个坍塌,若是改革货币系统,说不定还能多撑一段时间。
没钱啊……
明慕真没想到,最棘手的问题居然是没钱。
“朕意已决。”明慕想到封地内养的那些肥羊……啊不是,亲王,终于有了底气,强硬地决定。
如今传承的亲王还有九个,郡王十几个,周王抄家抄出了金银几十万两,古董字画折价也不少钱,封地税收回归盛朝,也能补充一笔。更何况亲王还有万石的岁俸。
剩下的那些亲王郡王,明慕倒也不要多,每人分一半出来,上下齐心,把今明两年过了就行。
从长远来看,最赚钱的当然是商贸,如今快要到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盛朝的旗帜未免不能飘在大海中,混个日不落帝国的称号,岂不美哉?
明慕心里有了主意,随后发问:“况且,夏汛难道不能避免吗?满朝上下,居然没有能治水的能人?”
夏汛是多日暴雨造成的水位上升,雨水不能避免,但总能巩固堤坝——甚至春汛也能用这种方式避免。
他的话音刚落,原本还有些声响的早朝瞬间安静下来。
明慕:……
不是,他倒是知道古代治水有难度,但是不至于一个人都没有吧!
明慕叹气扶额:“自古汛灾后或接病疫,朕欲广发天下名帖,请名医前往灾区,防疫治病。”
原本死气沉沉的朝堂又忽然活了过来,大加赞赏明慕的决策:
“陛下心怀百姓,有所能为!”
“如此一来,便不用担心疫情蔓延之事,防止死伤。”
“属实是我大盛之幸……”
“但是。”
明慕峰回路转,轻咳一声,“盛朝国库不丰,给不了太多的金银报酬,朕决意,若有自愿前往灾区,持续至灾情结束的医者,往后两代不必受户籍之束缚,可自由科举。”
他不声不响地丢下户籍这枚炸弹。
“陛下!户籍之事乃是国朝之本!”
“若只以此便能更易户籍,岂有稳定可言?”
“陛下之令,天下无不服从,何必给予报酬?”
明慕看了一圈,提出反对意见的大多是四品以下的官员,职位稍高一些的都默不作声,仿佛默认了小皇帝的做法。
“朕意已决,退朝!”
明慕快快乐乐地说完这句话,便在随侍的陪同下离开早朝大殿,留下身后乱成一锅粥的朝堂。
早朝之后是例行授课,课程结束是午膳,直到下午,明慕才有了自己的时间。
奏疏很多,起码一半都是弹劾他的,明慕淡定地让阚英帮他先分类,又让人去叫来贺隋光——前几天因为黄河春汛的事情耽搁了。
“陛下,明日便是谷雨。”阚英在一旁提醒,欲言又止,“今年的圣寿……”
“我现在哪有心思过生日呢?他们送礼给我,我便赐宴一桌吧。”明慕慢慢地翻看筛选后的奏疏,回答道。
阚英心中叹气。
他知道问出来可能是这样的结局,唯有心疼——这可是圣上登基后的第一次寿宴。
过往的那些年,也不知道吃了多少亏,都没有正式地过一次……
他只为陛下委屈。
朝上的那群腐儒,只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生怕多了科举之人,占据了他们的利益。浑然忘了陛下的圣寿便在明日,为了春汛,只能独自在宣政宫过。
阚英越想越为陛下委屈,恨不能抹泪,不过明慕的心情倒是还行。
虽说春汛让他措手不及,但免税、避灾等一系列下来,尚算控制之内,接下来就是寻朝中的治水之人,尽量减免夏汛的损失。
太医院的医者被罢免一批,人手严重不足,明慕之前还想要怎么招人,本打算用脱籍来作为好处,现在先紧着灾区,春汛过了再说。
此外,藩王那边也得催一催,他分明下了旨,怎么什么动静都没有?再如此,他干脆直接将这些人的岁俸扣下。
宰大户嘛,明慕完全没有心理负担。
他们趴在盛朝之上敲骨吸髓,简直看了手痒,很值得下手狠狠出血。
正想着,下一份奏折居然来自宁王。
宁王自开国时便有传承,算是老牌藩王之一,虽说血缘关系和明慕隔得很远,但一声叔叔还是能喊的。
奏疏中的内容尚在明慕的预料之内,无非就是哭诉。哭世子体弱,恐怕受不了路上的舟车劳顿,他一把年纪才有这么一个孩子……
太没新意了,简直让人看着打哈欠。
明慕随意回了几句:“燕都中有最好的名医,定能解世子之忧。若世子真不能来,倒也不要紧,朕这还有许多未曾册封的宗室……”
后语未竟,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只要是皇室有血缘关系的,基本都有册封。而那些轮不到册封的,和皇室关系已经很远很远,血脉被稀释得很淡薄了。要是明慕将王位封给他们,宁王在家估计会气到上吊。
写完后,他心情很好地抽出下一本。
这本借口的新意倒是更上一层,说世子年幼顽劣,若在宫里居住,恐怕冲撞到皇子殿下。
明慕摇摇头,想借那个孩子刺激他?好笑。
于是提笔便回:“皇叔不必多虑,明琮年幼,还需静养,朕已决定先让他迁去行宫,等启蒙时再回宫念书。”
就这么回了几封,明慕有些无聊,心道干脆叫仪鸾卫一个个上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