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生存指南: 18、第018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古代生存指南》 18、第018章(第1/2页)

    沈令月在范先生旁边坐了半日,与他闲说半日。

    晌午范先生收摊回家吃饭,她便也收了碗,抱上二黄,找了僻静阴凉的地方吃东西,吃完就地卧下午休。

    毛竹村。

    沈俊山砍了半天竹子回到家,舀水洗脸准备吃饭。

    与吴玉兰在桌边坐下后不见沈令月和二黄,自然问:“月儿呢?”

    吴玉兰与他说道:“一早吃完早饭出去,说是晌午不回来。”

    沈俊山看着吴玉兰,“出去了?去哪儿了?”

    吴玉兰道:“说是现在浑身有使不完的力气,在家里待不住,要出去透透气,没说具体去哪儿,我也拦不住她……”

    沈俊山端着碗轻轻闷口气。

    如此看来,这神仙显灵倒也不全是好事,沈令月经点化后变成了这样,也是挺愁人的。

    外头又没什么事,出去干什么呢?

    别说是姑娘家,便是男人,成天游手好闲在外面瞎溜达,不务正业惹是生非,那也都是要叫人说闲话的。

    吴玉兰又说:“反正都这样了,随她吧,在外面不吃亏就行。说多了,我怕她又说什么要搬出去的话。我想着,她大约也是不想留在村子里,听村里人嚼她舌根子,说她闲话,不听便不烦。”

    沈俊山轻轻松口气,冲吴玉兰点点头。

    仔细想想,她现在这样倒也好,什么都不在乎,活得也自在,不委屈自己,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儿。

    要是因为名声而伤心伤神不吃不喝要死要活,反而不好。

    ***

    沈令月歇完晌以后,又拿着破碗在城里到处走了走。

    大街小巷,每一处都看上一看,记在脑子里,不断完善脑子里的地图。

    傍晚按照答应吴玉兰的,在太阳落山之前回到家。

    沈俊山和吴玉兰问她今天去哪玩了,她也就随便说上一说。

    次日一早仍旧同样的打扮出门。

    路上边走路,边拿着《大俞律》翻看,默念书上的律文条款,不过两三遍就清晰记在了脑子里。

    她仍是去县城。

    到了地方,也照旧先找范先生闲说这乐溪县的种种。

    下午时分再到处瞧一瞧,除了城里,周边镇落村庄也都有走动。

    接下来的几日,她每日都是如此。

    清早出门,傍晚在太阳落山之前赶回来。

    她也特意避开村子里的人,来去都不让人抓着自己闲问。

    而这些邻里少不得要到家里来闲话,即便当面不揭短处说戳人心窝子的话,背后也少不了要说上几句。

    “肯定是觉得没脸见人啦,所以日日躲着不见人。”

    “叫人退了亲,搁谁身上都一样,躲着也是人之常情,这事要是搁你身上,你好意思出来见人啊?”

    “要我说,不如再去找找陈秀才家,说不准他家还愿意呢?”

    “这怎么可能啊?且不说现在月儿变得这般凶悍,十二个汉子都不是她的对手,往前了说,这陈家自打儿子考上了秀才,他们就看不上月儿了,好容易退了亲,现在怎可能还愿意?”

    “人家这会儿是秀才,肯定想找家庭好的。”

    “地位高了,眼光自然跟着高的……”

    “这话才是正理,别说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寻常夫家都难找……”

    ……

    ***

    乐溪县县署衙门。

    礼房书吏请示杨主簿说:“老爷,时辰差不多了,咱们现在出城去?”

    杨主簿是个年近四十的中年男人,个头不高,说话有些慢吞吞的,起身动作也慢,“该准备的全都准备好了吗?”

    书吏回道:“回老爷的话,全都准备好了,仪仗在外头等着了。”

    七日前,自县衙接到巡抚衙门发来的红谕,被告知新知县在今日将到任一事,他们礼房便开始着手准备迎接事宜了。

    三牲祭礼、灯笼彩盏、车马床椅……

    礼仪流程上需要的东西,一样也不缺,全都备齐了。

    杨主簿道:“走,接大老爷去。”

    ***

    县衙仪仗过街出城,县里人人都知道,今天是他们县新县太爷到任的日子,人人也都议论,不知这回来个什么样的县太爷。

    不过嘴里虽议论,心里也好奇,但并没有别的期望。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县官,县太爷来了走,走了又来,甭管来什么样的,对当地的老百姓来说,都没什么太大影响。

    以前还会期盼能来个为百姓做主的好官,现在早都不指望了。

    沈令月和范先生与其他老百姓一样,避让在路边不出声,静默看着举着“肃静”“回避”牌子的仪仗走过去。

    等仪仗走远了,沈令月出声问:“这是出城接咱这新来的知县?”

    范先生拖着声音道:“是了,城外接官亭,接新官进城。”

    新官上任,即便是县官,礼仪也是多得很的。

    沈令月又看一眼走远的仪仗队,“您不跟去看看热闹?”

    在这旧时社会里,老百姓的生活里几乎没有娱乐,因而遇上些大操大办的事情,都爱跟着看看热闹。

    范先生仍是慢声慢语道:“新官上任,不过都是那些程式,于我而言不新鲜,你若是没见过的话,不妨跟去瞧一瞧。”

    沈令月对这些繁文缛节没有太大的兴趣,她只对新知县感兴趣。

    她笑笑说:“我也懒得动,等会进了城,一样是看。”

    于是沈令月便和范先生一起没出去。

    范先生恰好又聊到了可卖弄一二的东西,便坐着与沈令月讲了一气这新知县上任的礼仪,譬如说接印礼,排衙礼……

    沈令月听了没忍住说:“可真麻烦……”

    然后范先生说着说着,忽站起来开始收摊道:“走!”

    沈令月没明白,仰头看着他问:“走去哪儿啊?”

    范先生道:“算着时间差不多该要回来了,咱们现在往县衙去,能占个好位置,待会看得更清楚一些。”

    沈令月:“……”

    不是说不新鲜不凑热闹吗?

    罢了罢了。

    沈令月忙转头把二黄唤到旁边,抱起二黄的同时拿起面前的碗,跟着范先生一起往县衙去。

    走在路上,范先生问沈令月:“你怎么到哪都带着这狗?”

    沈令月摸摸二黄狗头道:“论作伴,狗比人好。”

    狗不能说话,能好到哪去。

    范先生没再多说二黄,和沈令月一起去到县衙。

    乐溪县城本就不大,他们摆摊的地方离县衙又近,不一会就到了。

    这会县衙大门外人不多,沈令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