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不氪金你修什么仙》 230-240(第13/31页)
由齐齐陷入沉默。
一分钟后。
邵力强清咳一声,抬头看向各位同僚:“大家都看到上将的指令了。那就来商量一下吧。我们要如何才能…建设出能容纳一万五千亿人类的城市。”
【作者有话说】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鱼鱼籽 2瓶;普通的小辰 1瓶!爱你们么么哒!
235 晋江独家正版
◎这可是我的挚爱亲朋啊!◎
是的, 一万五千亿。
这是星盟宇宙的总人口。
霍殷准备将星盟宇宙的人族,全都迁徙到九垣星!
这个计划,其实从他得知星盟宇宙和九垣星的关系的那一瞬间, 就一直在脑海中酝酿。
因为星盟宇宙天道规则残缺, 无法孕育出灵气。
这也意味着星盟宇宙中的人类, 上限被死死限制在超凡的极限。
将来量劫来临的时。
这群没有走上超凡进化之路的生灵, 绝对会是第一批牺牲者!
霍殷自然不可能坐视不管。
毕竟要论亲疏远近, 星盟宇宙中的人类, 才是他守护了那么多年的族群。
那里有跟随他出生入死的战友、有待他如亲子的恩师、还有许许多多一直在背后鼎力支持革命事业的同志…
在霍殷心目中,最重要的人除了夏安之外,就是这群“可爱的人”。
而且,星盟中有不少人都打过基因强化剂。他们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智商, 起点可比九垣星的人类强多了。
再加上星盟的科技文化教育水平, 远超九垣星。
以星盟人的素质基础,想要学习夏安创造出来的超凡之路, 会比九垣星的人类更加方便快捷!
并且。
星盟中有非常多天赋和实力都很强的人,那是霍殷和夏安都非常重视的存在。
若是他们能够迁徙过来, 接受新的超凡知识体系。
那他们说不定很快就能追上大部队,甚至能成为紧紧跟上霍殷和夏安的第二梯队!
到时候,人类修为梯队之间的差距, 就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呈现出断崖式的下跌。
霍殷已经可以预见。
将来星盟宇宙的人类迁徙过来, 参与到超凡文明的建设中。那新的人类超凡文明, 必定会迎来最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到那时候, 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找到越来越多可能可以活下去的道路。
就像当年人类面对强大的虫族, 也能在绝境中寻找到一条条出路。
所以不管是从感情, 还是从利益出发。
霍殷都必须将星盟宇宙中的人类带出来!
他要让所有的人类都脱离樊笼, 步入超凡进化之路,共同度过这场浩劫!
这让件事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
其中最好解决的,就是这一千五万亿人口的居住问题。
九垣星现在的面积已经大得非常夸张,两百亿的人口甚至都无法占据十分之一的地盘。
而且,这可不是九垣星的极限。
当年蛮荒大陆的面积,比整个星盟宇宙所有星球加起来的面积还要大!
蛮荒万族,可不是一万个种族挤在巴掌大的地方,天天村口打架。
当年就算是最弱小的种族,占据的领地面积也有一个星球那么大!
根据夏安的估计,在量劫正式来临之前,九垣星应该会恢复到当年的面积。
到那时候,想要容纳星盟所有人口绰绰有余。甚至还能将那些封印的旧种族,也通通捞回地面。
到那时候,说不定九垣星还会比蛮荒时代空旷许多呢。
然而,土地的问题虽然很好解决,可接下来的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
这么多的生灵迁徙过来,吃喝拉撒、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工作…等等,对现在的革命军都会是一次巨大的考验。
毕竟现在九垣星两百亿人,要接收超过他们总人口75倍数量的“新人”。
如果一个安排不妥当,那到时候可就不是星盟宇宙迁徙计划,而是星盟宇宙入侵计划!
霍殷自然是不希望看到后者的情况出现的。
现在他们没有时间浪费在人族内斗上,必须要让双方的人类和平融合,排除一切困难,共同对抗量劫!
所以,霍殷在下达了这个指令之后。
邵力强等人是一个脑袋两个大。
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真的不会出事吗?!
就在众人准备硬着头皮上的时候。
他们的智能手环,突然又传来了一阵接一阵的通知铃声。
大家一听这熟悉的节奏,精神陡然一振。
来了!
众人忙不迭打开智能手环,当场喜出望外,齐刷刷长舒一口气:“这次计划,上将会全程指挥!”
也就是说,他们终于不用再绞尽脑汁,耗尽所有的脑细胞去思考太多的规划。更不用顶着压力,去做那些没有自信的决定。
霍殷上将全程指挥。
那他们只需要服从命令,闷头狂干就行了!
最多最多,他们临时解决一些细节上的小问题就行,不用再做出什么重大决策。
这简直…太爽啦!!
会议室众人脸上都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
邵力强迅速提振精神,气如洪钟地开始住持接下来的会议:“大家都收到上将的指令了吧?内容就不细说了,大家先来协调第一份工作。”
他顿了顿,脸上的笑容也带上几分严肃:“两日之内,结束第一期灾后重建工程。能不能做到?”
他看向那一千名市长。
市长们下意识挺直腰背,脸上的笑意也收敛起来。
虽然他们不用再背负那么大的压力。
但霍殷交代下来的任务,可没有一件是简单的。
按照原本在计划,他们在第一期工程,是要在灾后一个月内,建造出能供全体居民生活、工作、学习的临时房屋。
这工程量非常浩大。
他们也是开启了“全民建筑工模式”,才勉强赶得上原计划的速度。
可现在,原本还有七天才能完工的项目,要缩短到两天内完成…
鲍文彦眉头微皱:“我们现在已经着急全体市民,三班倒日以继夜地开工。时间和人数已经压缩到极限了。”
“如果还想继续提升速度的话,那就得两班倒。而且这样,最多就将效率提升一倍。”
也就是说,每人每天工作时间提升到12个小时,最多也就是将工期从七天,缩短到三天半。
这距离霍殷的要求,还差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