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120-130(第6/16页)
应该是?林叙他们毕业之后才入学的,所以?林叙和卫强对他们都不太熟悉。
“林叙,听说你们厂负责这个项目的是?你?”卫强问他,“我在?路上听人家说的。”
他一开始自然是?不相信的,毕竟LNG船这个项目可以?说是?既重要又危险,出于慎重的考虑,应该不会交给林叙。
林叙在?造船上确实有超出常人的才能,但?他实在?是?太年轻了?。
一般来说,难度和危险性相对高的项目,牵头?的应该是?经验丰富同时性情稳重的人。
不过来南江厂之后,卫强才意?识到南江厂领导对林叙的器重。
散货船暂且不提,林叙负责的这个项目卫强是?知道的,然后是?集装箱船和LPG船,放在?任何?一家船厂,这些都是?值得重视的大项目,而林叙居然已经有了?负责这些项目的经验。
林叙他们从大连厂回去之后,卫强和几人的联系并不频繁,后来林叙出国读书,几人之间的联系自然更少了?。
就算林叙和他联系,也不会提到这些自己负责过的项目,在?卫强印象中?,林叙压根不是?那种?爱吹牛的人,就算他完成了?100%的项目,他自己通常只会提到其中?的20%左右。
但?林叙天生就喜欢造船,只有在?南江厂他才能有这么多机会,从某种?程度上说,他也算是?如鱼得水。@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
卫强去学校拜访老师们的那几天,林叙也和他一起去了?,刚好卫强觉得一个人去会比较尴尬,有林叙陪他,他刚好可以?壮壮胆。
林叙:“……”
他记得卫强走的不是?这种?路线。
在?他印象中?,不管是?读大学期间的卫强,还是?工作以?后的卫强,对方都是?绝对的社牛。
林叙也有很久没有回学校了?。
船舶系在?交大依然是?强势科目,虽然眼下船舶行业整体低迷,也影响了?船舶系的招生,但?交大船舶系一向有口皆碑,至少在?船舶这个专业上,交大永远能招到最出色的一批学生。
和上次林叙回学校的时候相比,交大的变化确实很大。
陈明峰前几年就从系主任的位置退了?,当时他还参与?到教?学,但?这次林叙他们回去,才知道陈明峰已经退休了?。
刚开始他还被返聘回学校教?书,但?后来他身体已经不太好了?,就慢慢离开了?教?学岗位。
林叙和卫强在?教?师宿舍见到了?他,林叙陈明峰熟悉,而卫强他虽然已经好几年没见,却?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来。
卫强在?大连船厂的经历,陈明峰也仔细听他聊了?聊——陈明峰对南江厂更熟悉一些,而大连船厂虽然同属船舶系统,但?毕竟是?北船的代表船厂,和海城交大这边合作不是?特别多。
毕竟北船也有船舶专业更强势的学校,海城交大这边不能主动去北船抢地盘。
陈明峰看上去确实老了?许多,头?发比上次见面白了?许多,虽然身体承受不住动辄几个小时的教?学,可他在?家也没有闲着,反而利用闲暇时间写?书。
他既写?物理?相关的书籍,也参与?到船舶专业相关书籍的编写?,有些是?偏专业的,有些则是?偏科普类的,陈明峰虽然不是?船舶专业出身,但?在?船舶系当了?多年主任的经验还是?让他成为了?业内专家。
当然,他不是?技术领域的专家,而是?形势领域的专家——目前船舶行业发展的总思路里,就有一部分是?由他提出来的。
而除了?陈明峰外,教?过林叙他们那批学生的老师们也逐渐退休了?,毕竟他们这批教?师都是?60年代就已经入职的教?师了?,一直到林叙他们入学之后,船舶系才恢复了?正常的招聘节奏,新?教?师们才陆续加入。
林叙有些伤感,卫强却?安慰他道:“这种?事免不了?的,往好处想,老师们教?了?一辈子书,现在?正好能停下来歇一歇。”
林叙点了?点头?:“也是?。”
而除了?这几天之外,林叙的大半时间都花在?了?研究LNG船的建造上。
客观说来,建造LNG船的过程其实没有LPG船复杂,因为在?设计、建造LPG船的过程中?,出力的都是?南江厂方面,林叙作为项目主管,必须在?其中?投入大量的精力,可以?说,他既要负责总结,又要负责兜底,遇上一个技术难关,也是?他带着项目组的成员们去攻关。
那时的林叙没有人可以?依靠。
现在?则不同,南江厂这次合作的都是?国内对LNG船有了?解的专家——也是?在?南江厂探索、成功建造出LPG船之后,国内高校和研究所研究LNG船建造的人员激t?增。
在?国内第?一艘LPG船建造出来之前,虽然船舶总公司也在?采取各种?方式推进高附加值船的发展,可毕竟没有成功的先例,没有确定的结果,研究上自然会缺少一些动力。
但?南江厂成功造出了?LPG船,LNG船的建造难度虽然比LPG船要高许多,但?二者之间有许多技术是?共通的。
换而言之,既然LPG船能造出来,那LNG船建造成功的几率当然会大大增加。
何?况无?论快慢,LNG船这一船型国内船厂都必然要攻克。
有了?LPG船成功的经验,在?研究LNG船时,技术员和专家们的动力自然会更足一些。
LNG船的建造,首先需要一些硬性的设备:大型船坞、大吨位龙门吊、涂装车间、分段装焊车间等。(注1)
其中?有一些设备,在?建造LPG船时,南江厂已经准备了?,不过LNG船的建造要求更高,为了?让LNG船的建造万无?一失,南江厂还是?向国外有LNG船建造经验的船厂购买了?专利技术,对方附上了?一套设备要求。
“说起来差不多,其实技术难度上差不少。”讨论的时候,林叙几人都一脸严肃。
他和陈辽、徐军杨还在?一个组,厂里考虑到卫强的背景,也把他分到了?林叙手?下。
林叙这个项目主管除了?有单独负责的部分外,也要负责项目的整体推进和各个研究组之间的配合,事实上,林叙不太擅长调和人际关系,不过因为他对LPG船的建造十分了?解,在?整个南江厂,他也是?对LNG船的建造掌握最深的人,研究组的成员们大多是?搞技术的,对他们而言,一个会搞人际关系的主管,远不如对研究精通的主管来得更有用。
因而从某种?程度上说,林叙也算是?人尽其用。
林叙全程见证了?一艘LNG船的建造难关是?如何?一一被攻克的。
作为项目的见证者,他可以?说,请外援这个决定显然是?南江厂做出的最重要的决定,只按LPG船的建造经验去造一艘LNG船的话,就要做好每个环节都要增添新?问题的心理?准备。
而研究所和高校的技术水平要比南江厂更高,研究所使用的仪器也更先进一些,毕竟在?船舶的行业链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