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七零之从高考开始》 50-60(第4/17页)
是一个典型的小船厂。
和南江厂、大连厂这样的造船大厂相比,荣光厂无论规模、技术还?是订单量都少得可以。
77年12月以前,荣光船厂倒是经历过一段好时光, 有?来自官方和地方上的订单,虽说生?产的数量不大,却足够让荣光船厂这么一个小地方的船厂过上好日子。
可77年12月“做出口船”的会议一开, 荣光船厂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为了?集中马力?做出口船, 国家整合了?各家船厂的资源, 发现船厂之间重复建设过多,不仅没有?展现出分红、互补的优势,内部甚至出现了?互相抢夺资源的情况。
自然?地,荣光船厂的订单量就被削减了?。
如果只?是削减订单倒也罢了?, 以荣光船厂的体量,勉强还?能?撑得下?去,可82年新年刚过,厂里就听到通知, 等厂里目前的订单完成后, 就不会有?新的订单再下?给他们荣光厂了?。
对于整个船舶行业而言,82年都是相当特殊的一年, 船舶行业原属于六机部管理,82年改为船舶工业总公司,整个船舶行业也随之进行了?全?面整顿。
82年改组后,船舶行业更重发展创新,目标是“建大坞,造大船”,开始进行技术引进,而荣光船厂这种小船厂,技术上不占优势,也没有?钱造大船坞,现状改善不了?,厂里几千号工人的吃饭问题成了?压在厂领导肩头的一座大山。
到底走生?产电视机的路线,还?是坚持造船,这个决定厂领导不敢下?,一旦下?了?,不管哪条路出了?问题,厂领导都会成为荣光厂历史的罪人。
在这个年代,大大小小的厂都在受到冲击,不止是他们船厂,其他行业都是一样。
……
83年的初春,荣光厂厂长?宋仁发和副厂长?方志强在火车站迎接客人。
宋仁发是荣光厂的老厂长?,在霍县这个地方,宋仁发是出了?名?的强硬,可谓一口唾沫一个钉,不过自从厂里的订单大幅缩减后,宋仁发早已没有?了?当初的强势。
整个船舶行业都不景气,军用船舶的订单大幅缩减,大船厂尚在寻找出路,何况他们荣光厂这种小船厂?
他们荣光厂前些年生?产的鱼雷快艇,上级部门都夸品质好,对敌作战时十分有?用,可这两年,他们还?是按原来的图纸生?产,却被批评技术落后。
上级领导不会替他们想想,就他们厂的设计科和工艺科,能?诞生?什么高?精尖技术?
宋仁发眼下?所等待的,就是来自南江造船厂的一位专家。
荣光厂当年是由南江造船厂为代表的几家大船厂一起支援筹建的——当时也是为了?满足国家的发展需要。
而眼下?,发展不需要他们了?,他们就只?能?自生?自灭。
想到这一点,宋仁发心里也有?些难过。
不过既然?是发展的要求,他纵然?满腹抱怨也无济于事。
能?怪得了?谁?还?不是因为他们厂产不出高?技术产品吗?
要是他们能?打造出世界一流的军用船,厂里还?用看这个看那个的脸色?
早上的火车站只?有?一辆火车停靠,一直到火车上乘客都下?来了?,那位来自南江厂的专家还?没有?露面。
走在人潮最后的,是一个穿着深蓝色衬衫的年轻人,对方个子高?挑,身材对于见惯了?船厂工人的宋仁发而言就太单薄了?,看起来更像是在读高?中或者大学的学生?。
宋仁发很难把对方和南江厂专家这个身份联系在一起。
他任荣光厂厂长?的这些年,也见过好几位来自南江厂的专家,最年轻的那位都有?约莫40岁,戴着黑框眼镜,说起话来比较生?硬,一看就是不太在饭桌上迎来送往的性格。
不过论技术,这些南江厂的专家确实要比他们荣光厂的强得多。
“小孙,咱们和南江厂约的是这个时间吧?”
厂长?助理孙德宁名?义上被叫“小孙”,实际却也是年近40的中年人了?,他是厂长?助理,距离成为厂领导班子的一员只?有?一步之遥。
想他被分到荣光厂已经十几年,历经多般才爬到了?厂长?助理的位置,荣光厂一旦倒了?,他被尊称为厂领导的梦想根本?不可能?实现。
从这一点上来说,孙德宁比厂长?宋仁发更不希望荣光厂出事。
“是这个时间,我在电话里和南江厂那边确认了?两遍。”
宋仁发闻言瞪了?他一眼,你是确认了?两遍,但专家人呢?
副厂长?方志强对这一幕无动于衷,他是从地方上调到荣光厂的,不是荣光厂的老人,就算荣光厂倒了?,他已有?的门路还?是能?让他到地方上谋个好职务,只?是待遇比当荣光厂副厂长?差一些罢了?。
他自身就是引进日子国电视机线的强烈支持者,只?要电视机生?产线引进成功,荣光厂生?产的电视机卖出去,他就功成身退了?。
至于宋仁发的坚持,方志强觉得,这纯粹是做无用功。
就算专家把鱼雷快艇的问题解决了?,荣光厂也只?是暂时解决了?已有?的官方订单问题而已,难不成还?想再争取新订单?
有?这种订单,各大船厂都抢破头了?,哪里轮到他们这种三?线厂?
再说了?,78年以来,政策重点发展的都是沿海城市,他们这种内陆城市原本?就不沾光。
宋仁发怎么就意识不到呢?他已经是被历史淘汰的人了?。
几人各怀心思,就在这时候,刚刚走在最后的男青年却朝着几人走了?过来:“请问,是荣光厂的各位领导吗?”
宋仁发心里闪过一丝不妙的念头,他默默祈祷,南江厂来的专家可千万别是这样的小青年,可他越是祈祷,结果越是不如他所愿,对方微笑着冲他打着招呼:“我是南江厂设计科的林叙,你们叫我小林就好。”
期待的是个老专家,来的却是一个嘴上没毛的小年轻,还?是他这个厂长?亲自去迎接。
宋仁发的心情相当不妙。
是南江造船厂那边没把他们的困难当回事,还?是人家南江厂根本?就看不上他们荣光厂?
不管是什么理由,对他宋仁发的威信都是一种摧残。
但无奈的是,荣光厂今后还?有?用得上南江厂的地方,就算南江厂看不上他,人家就派了?一个小年轻专家过来,荣光厂还?是得认了?。
……
林叙坐上了?荣光厂来接他的小汽车。
他本?科毕业之后按计划去了?南江厂,当时据陈明峰说,有?好几家船厂在争取他,包括远在东北的大连船厂,林叙考虑到离家近,加上平时经常去南江厂动用厂里的设施,他最终还?是选了?南江厂。
不然?他拍拍屁股走人了?,船舶系统就这么大,等以后开会见了?南江厂的人,林叙心里都觉得过意不去。
几家研究所也有?意招揽林叙,其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