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之贵人晋升路》 100-110(第3/14页)
有用。
最后舒舒蹙眉想了一会儿,她灵机一动,立即吩咐宫人到濯鳞沼里,捞了几条活泼好动的锦鲤放入水桶里,然后让宫人提着那红木水桶,走在小悠悠身边。
小悠悠被奶嬷嬷抱在怀里,坐上了回去茹古涵今的马车,那装着五条锦鲤的水桶亦是被放到了车厢里,一路上陪伴着小悠悠回去了。路途中,这五条锦鲤真是不甘寂寞,你摇头摆尾起涟漪,它鱼唇翕张吐泡泡,逗得小悠悠一路上笑个不停。
********
七夕过后,白昼缩短的日子过得很是飞快,转瞬间就到了中元节,民间俗称这一天叫“七月半”,舒舒也一直以为这天是鬼月鬼节。人们在七月半就应该安安分分地不出门,夜幕降临就早早躲在被窝里,因为这一天是鬼门大开、阴气最重的时候,出门有可能被自由自在“游荡乱窜”在人间的地狱孤魂野鬼给附在身上,最终它来顶替你活在世上。
但令舒舒没想到的是,宫廷里的中元节很是盛大隆重,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原来从刚进七月,圆明园的内务府和各处总管部门就开始忙碌起来,为中元节的到来而做各项准备。
舒舒来到清朝后,对于去岁的中元节并没有多少印象,那时候在紫禁城,由于大阿哥暴病殇折,之后好几个月的节日都没有进行大肆庆祝。再加上去岁的舒舒还怀着宝宝,她一直老老实实地待在自己的启祥宫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对紫禁城中发生的事情很少知悉。
待任姑姑给舒舒科普后,舒舒才知道中元节又称为盂兰盆节,是佛经《盂兰盆经》里有这样一则故事——“目连救母”,目连的母亲刘氏死后被打入饿鬼道,惨遭饿鬼折磨,目连祈求于释迦牟尼,在释迦牟尼的指点之下,目连在七月十五日建了盂兰盆会,以用来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借助他们的力量,使自己的母亲解脱了饿鬼噬咬之苦。于是这一天被南朝梁武帝萧衍定为盂兰盆节,人们会在供桌上摆放家里最珍贵的食物,用以供奉各界佛祖。
于是七月十五日除了设斋供奉佛僧,求其灭罪为己增福之外,还衍生为祭祀祖先、祭吊亡魂的日子,人们会在这日的早、午、昏,摆放三次新米做的茶饭,再焚烧纸钱衣物,用以祭祀上供、敬祖尽孝。
当然这些祭拜佛祖、缅怀先人的仪式活动,舒舒都不敢兴趣,最令舒舒津津有味的,只有河道燃放祈福灯笼的活动和在清音阁里进行上演应节戏剧的项目了。
七月十四日这天,造办处就已先往茹古涵今送来了各式材质、五花八门的精致玲珑河灯,这些河灯最多的便是莲花形状的琉璃小灯,还有精雕细琢的瓷制七星灯、彩纸制作的花鸟鱼虫形河灯,最特别的就是用新鲜的时令瓜果做的河灯,有西瓜灯、南瓜灯、苤蓝圆灯、葫芦灯等等。
这么多精雕细琢、千姿百态的河灯,简直是让舒舒大开眼界啊,更何况是没怎么见过世面的小悠悠,她的两只大眼珠子完全是转不过来啊。但这样琳琅满目的各色河灯,小悠悠最后居然只挑中了最普通的莲花形琉璃小灯,舒舒也不知道是小悠悠的眼光独特,还是呢因为只有这款小巧玲珑的莲花灯,小悠悠能用小胖手给提起来。
见了这些生动有趣的各式各样河灯,舒舒突然起了兴致,她想要自己亲手制作一盏河灯。原来舒舒已经写好了一封信,信中严明了自己“只生一个好”的计划生育思想。但好几天过去了,舒舒还是没能鼓足勇气送往九洲清晏交给万岁爷。
正好趁着中元节放河灯的时机,舒舒想在亲手制作的河灯里藏匿这封信,然后进行祈福祷告,最后让河灯作为媒介,把自己心中的深思送给万岁爷,这就叫好事不用多磨,水到渠成,一蹴而至。
事不宜迟,明天就是中元节了,舒舒急溜溜地催着锦思锦年,让两人去张罗制作河灯的各种工具。没过多久,锦思锦年就在花厅中一一安排好了一切。
锦思锦年想着娘娘应该只能制作出最简单样式的河灯,于是准备的材料是蜡光绫纹纸和描金桑根纸,这两种纸张质地比较坚韧,并且还有防水作用,接着锦思锦年还准备了用于起架成型的高梁秆、竹条等,最后就是浆糊、剪刀等用具了。
只可惜跃跃欲试的舒舒,是典型的“手残党工具多”,宽绰的长木桌摆放了琳琅满目的工具,舒舒两眼怔怔地盯了许久,她还是不知从何下手。
一旁的都鲁嬷嬷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最为能干、心灵手巧的她,可是制作河灯的熟手啊。她原先还以为主子如此兴致勃勃,是有制作过河灯,遂没有出声告知自己会制作河灯。
于是“一对一教学”小课堂又开课了,都鲁嬷嬷心底里早已琢磨道:依照主子的那双“巧”手,只能教她制作最最最简单的河灯了——乌篷船造型和花篮子造型河灯,这两样也用不着那些做支撑龙骨架的竹条和高梁秆了。
都鲁嬷嬷将自己的速度放缓又放缓,她眼神中溢满勉励之意看向主子。首先她先取来两张蜡光绫纹纸,接着将两张蜡光绫纹纸裁剪成正正方方的形状,一张先递给主子,一张握在自己手上。
“主子,现在我们要将这张四方形的纸张铺开,把它的四角一一折到中心,折完后我们就展开四角,就能得到四条折痕,接着再将四个角对准折痕,向着中心连续折叠两次。”都鲁嬷嬷一边娓娓不倦地教导着,一边慢慢吞吞地给主子示范着折纸步骤。
这样轻轻巧巧的步骤,舒舒却还是看得一脸懵懵的,她拿着一张纸手忙脚乱地折腾来折腾去,不过须臾,她就跟不上都鲁嬷嬷缓慢的“步伐”了。
“哎呀,都鲁嬷嬷你再慢点。”舒舒娇声娇气地要求道,紧接着便问了一大通话:“到底是要折几次啊?我这张纸的角怎么对不上啊?它的中心没错就是中间那一点吧?”
闻言,都鲁嬷嬷皱着眉头,凝神思索了下,然后好声好气地开口道:“奴婢给主子的纸张上标记好折痕吧,这样主子会比较容易折起来。”
“嗯嗯,那麻烦都鲁嬷嬷了。”舒舒开心地点点头。随即都鲁嬷嬷便让小宫女去拿来裁剪布料时用来画线的三角形滑石,都鲁嬷嬷捏着红色的滑石,在蜡光绫纹纸圈了中心点和划上十六条折痕。
都鲁嬷嬷甚是未雨绸缪,她不止是标记了一张蜡光绫纹纸而已,她还裁剪了好几张四方形蜡光绫纹纸和描金桑根纸,然后都把这些纸张一一划线好,待会主子弄褶乱一张,还有好几张给主子折腾呢。
舒舒拿着这张划好线条的绫纹纸,开始折纸大作战。她目不转睛地盯着都鲁嬷嬷的折纸动作,机械化地跟着都鲁嬷嬷的手一步一步地折叠。
“主子,现在我们折好的形状是长条形的,四角有小的三角形,接着我们把这四个小三角沿着红色的斜边,往里头的方向折叠。折叠完把长条的那一面打开,沿着横线的方向往外翻开。”都鲁嬷嬷慢声细语地指导着。
第103章 桃羞杏让
经过一番艰辛的奋斗后,舒舒终于折叠好一个蜡纸乌篷船,虽然最终呈现的成果不尽如人意,但舒舒却是热情高涨、甚是满意。她毫不羞愧地觉得自己真是个心灵手巧的人,再多做几个必能熟能生巧、做得更好。
紧接着都鲁嬷嬷又指导主子将纸张折成花篮子造型,舒舒这次又是花费了漫长的时间,方才做完一个像模像样的花篮子,不过弧形的花篮提手,舒舒黏合地太不牢固了,她只能拆下花篮提手,把花篮子当成一顶“小红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