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贵人晋升路: 12、帝王心思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清穿之贵人晋升路》 12、帝王心思(第1/2页)

    第二日清晨起来,太监丁来福就来求见说有要事禀告小主。

    “奴才给小主请安,小主吉祥。”丁来福头也不抬,直接在寝宫门口跪拜高声道。

    舒舒虚抬起手,温言道:“起身吧,不用多礼。你有何事需要禀报?说来听听。”

    丁来福站起身,微微屈身说道:“奴才一大早就出去打听清楚了,前几日军机房收到八百里加急捷报,准噶尔部的叛乱已平定。岳钟琪大人率领大军凯旋,皇上于今日卯时亲自出宫迎接,以示慰劳。”

    “小主,这么说皇上……”锦年不觉莞尔道,面上露出几分雀跃的神色。

    舒舒打断她的话,对丁来福说道:“一大早难为你到处奔波了。”又吩咐道:“锦思,你去备上厚赏给来福。”

    丁来福恭声回道:“奴才多谢小主赏赐,奴才愿效犬马之劳,为小主分忧。”主忧仆辱,只有小主荣耀加身,他丁来福才有出头富贵之日。

    丁来福领赏跪安后,锦年欣喜抒发道:“皇上昨日未翻小主的绿头牌,看来是因为有重要事情不好耽搁,明日皇上准会召见小主侍寝的。”

    舒舒眼里还是未有欢悦之意,她淡然嘱咐道:“皇上自有安排,我们不可随意揣测帝王的心思。你们两个以后,不管是在启祥宫外还是宫内,都不要放肆议论皇上的事情。”

    “是,奴婢领训。”锦思锦年立即应诺道,两人脸上都带着慎重之色。

    ******

    京城十里之外,不到辰时,皇上就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出征大军的得胜归来。

    准噶尔部是蒙古族的一支,自葛尔丹绰罗斯接任汗位后,不断寻找借口进攻西北边疆,康熙年间清军多次与准噶尔部交战,也取得一定的胜利。绰罗斯被击碎势力后,安分了几年,之后年老逝去。其三子葛尔丹策零接任汗位,他在沙俄的支持下,又开始侵犯边疆。

    为平定准噶尔部的叛乱,皇上下令岳钟琪担任此次出征大军的镇压主帅,恒郡王胤祺是为副主帅,十三、十四贝勒则负责后方的军需补给。

    正值冷冽的寒冬,侍卫已提前搭设好黄布幔御幄,皇上一走进帐内,护军营就在四周团团围住以警戒防御。大臣们则按级别等候在帐房外,一群人在冬日寒风中翘首等待。

    “报——”一名哨兵快速奔走,得到御前侍卫放行的指令后,旋即进入帐内,直挺挺地跪拜禀道:“回皇上,八旗大军已在十五里之外,岳将军率先行部队骑马驰骋,预估将在一刻钟后到达。”

    “好。”皇上抚掌大笑道,当即吩咐道:“苏培盛,你立刻去告知王尚书,开始着手安排鼓乐仪仗。”

    “是,皇上。”苏培盛应声去传达了。

    顷刻后,礼部王尚书站在最前方,他挥舞着手中的红色小旗,丹陛大乐乐队随即收到指示,立马鸣笛,螺号声开始响起,两侧红旗不断飞飏,二十四面龙鼓敲响,众鼓齐鸣,场面甚为浩荡壮观。

    曲柄黄龙华盖由一个太监高高举着,皇上负手站立在华盖下,他眺望前方,只见一众铁骑潇洒奔进。

    骑兵在百步之外放慢速度,徐徐前进,为首的是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他正是此次受命平定准噶尔部叛乱的宁远大将军——岳钟琪。

    岳钟琪在康熙朝就屡立战功,如今刚过而立之年不久,不过他久经沙场、行事老练,英武的相貌已刻下一道道沧桑。

    骏马被拉紧缰绳,渐渐勒马刹驻,等马蹄落下,岳钟琪就领着数十个骑兵从高头大马上直接滑落跳下,快步飞奔,直至仪仗前。

    “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震耳欲聋的声音响起,尽展大清武将的勇猛魄力。

    “都起身。”皇上边说,边走上前扶起跪拜的岳钟琪。

    “谢皇上。”岳钟琪拱手谢恩,接着振奋昂扬道:“臣岳钟琪幸不辱命,率领士兵平息了准噶尔部的叛乱,其首领葛尔丹策零已服毒自尽。准噶尔部共有十一个部落,除达瓦齐携一万多人逃亡到撒伊纳山附近,其余都纷纷归附投降。”

    皇上开怀大笑道:“东美,朕有你这个巨擘武臣,何愁那群余孽宵小?”

    岳钟琪慨然道:“臣愿为皇上尽忠职守,消灭所有叛变逆贼。”

    皇上龙颜大悦,颇为赞许地拍了拍他肩膀以表示亲近,说道:“今日在太和殿安排设宴接风,朕要好好犒赏你们。”

    “谢皇上隆恩。”众人再度跪拜道。

    ******

    转眼到了十月十五,长春宫内,御前太监梁永新奉命前来禀报:皇上今日酉时三刻驾临长春宫用膳。

    按照祖制规定,每逢初一、十五,皇上都要去皇后宫里就寝。只是雍正帝虽说严谨板正,却在后宫之事上甚少遵循祖制,任凭自己心意决定去后宫哪里。因此长春宫也如盼甘霖一样盼着皇上到来。

    御前太监走后,皇后立即吩咐宫女太监们整理宫殿,再精心准备今晚的膳单。

    隆宗门的东侧,坐落着一排十二间连房,中间的三间房被设立为如今雍正朝最高的辅弼机构——军机房。

    此处并没有专门的官员,而是由雍正帝从大学士、尚书、勋贵中指定人员充任军机大臣,如大学士马齐、张廷玉,户部左侍郎蒋廷锡、九门提督隆科多等深受皇上帝信任的大臣。

    雍正帝还选取了前内阁、翰林院等衙门的官员,有田文镜、李卫等重臣,这些大臣只是兼任军机大臣,不必日日点卯当值,只在皇上召见的时候,前来参与军政大事的决策。

    军机房并不显眼,但防范十分森严,不许无关人员窥视,违者重处不赦。此时的军机房内,皇上召见了军机大臣张廷玉、田文镜、鄂尔泰等人。

    嘉峒府加急送来的折子中,上书了在饶阳县城中发现了南明三太子的行踪。

    南明三太子真实名字叫朱慈焕,化名“洪克炜”隐匿了六十余年,现如今只是个年逾古稀的白发老头。

    而之前多次发生所谓的光复明朝起义中,发现的各个身份和年纪的三太子,都是他人假借“朱三太子”的名义,用此来迷惑心向明朝的人前来投奔,扩大势力。真正的三太子不但没有谋反之心,更无谋反之力。

    饶阳县县令在证实朱慈焕的身份后,派人捉拿并收押在牢房中,县令只是芝麻小官,他立即写了折子派人交给了嘉峒府布政使周大人。嘉峒府布政使周霁严收到后,交由驿站的特急小吏传递此折子。

    军机房内,皇上静坐在御案后,几位大臣知道这个消息后,都各执己见。

    “皇上,微臣认为朱慈焕虽已是七十老翁,但只要他活着,其余南明余孽就会借此打着他的名号起义反清,所以必须诛杀,以正视听,断绝余孽后路。”田文镜侃侃而谈,他是汉人,但他的祖父在明朝后期只是个小官,却也遭到那些阉党的迫害。

    张廷玉上前一步,据理反驳道:“朱慈焕已是垂垂老矣,先帝在位时,曾有言:若是找到明朝皇室后裔,须以‘三恪’之礼待之。况且皇上可效仿宋太/祖,善待前朝皇室后代,恩封朱慈焕为承恩侯,以此来拉拢人心。”

    鄂尔泰的主张和田文镜一样,他拱手提出异议:“奴才认为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