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诡务司: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大唐诡务司》 130-140(第8/24页)

中取出一只已经完全晒干的佛前香花,双手托着,放在自己面前。

    黑衣僧人们个个面露惊讶,但是谁也不敢再多说些什么,纷纷躬身,向李好问表示敬意,算是认可了这位“空降”到观象台上的旁观者。

    然而士族子弟们却越发鼓噪起来:“义净大和尚,你莫要以为,多拉一人在此,便无中生有,验证什么‘天命在洛阳’的假说。”

    李好问:天命在洛阳?

    他抬头看看已升得颇高的太阳,又看看继他到此之后又缩短了好大一截的标杆影子。

    李好问突然明白了自己正在见证什么。

    他惊讶地脱口而出四个字:“洛阳无影?”

    义净听见这四个字,转头看向李好问,满意地点点头:“对,洛阳无影!”

    第 134 章

    大中二年, 腊月,丰乐坊诡务司。

    天气由晴转阴,刺骨的寒风呼啸着, 眼看又要下雪。

    诡务司内,人人都还在为李好问的“失踪”而发愁。

    如今, 司内官位最高的两人, 李好问失踪,秋宇重伤昏迷。余下几人要么缺乏权威要么没有经验。

    众人都提心吊胆地, 生怕突然掉下来一件他们根本办不了的大案子。

    谁知有比这更糟糕的——

    腊月二十二这天巳时三刻,王宗实赶来请李好问入宫。章平忙问王宗实是什么事,王宗实便道:“天子邀你家司丞入宫论道。”

    章平听闻,赶紧尝试帮李好问推掉,只说李司丞出门办案去了。

    王宗实顿时惊了:“还能有比应召入宫更重要的案子吗?”

    章平:这……

    王宗实无奈,只得退而求其次, 问起秋宇。

    章平回说秋宇受伤未醒。

    王宗实也犯了难,摆出一副要在诡务司等候李好问的架势。

    章平心想:这要等到猴年马月去?

    他只能推说李好问去查案的地方是凤翔这等长安城外较远的地方。

    王宗实问李好问及时回来。

    章平推说不知, 但总归需要十天半月的吧。

    王宗实一听:十天半月?

    这位大总管掐指一算, 面带惊异, 反问章平:“李司丞不会是想要躲过岁除那日的入宫陛见吧?”

    章平一下子语塞, 心想不能为了推脱入宫就给自己上司扣个“欺君”的帽子吧。

    他赶紧双手作揖:“不会不会,岁除那日敝司司丞肯定回来,肯定回来!”

    话虽如此, 章平自己心里却也是既疑惑又紧张:李司丞……究竟身在何处, 到底能不能及时赶来呢?李司丞,您快点回来吧!

    王宗实低下头, 思索了一会儿:“那今日天子找人入宫论道,贵司就推举一人, 随咱家一起进宫吧!”

    章平赶紧找大家伙儿一起商量,最后讨论一致,推举了李贺。

    王宗实也是惊了:诡务司推举一个八品的协律郎入宫面圣?

    但李贺心理素质很好,面不改色,冲王宗实拱拱手:“王总管,本官也是面过圣的。”

    王宗实当然晓得:他可是在太极宫中亲眼见过天子向李贺询问科举之事的。

    无奈,协律郎就协律郎吧!——王宗实瞅瞅李贺那一副神在在的模样,觉得这位入宫论道,没准真能说出些头头是道来。

    于是,王宗实将李贺请上事先从宫中带出来的车驾,要迎这位入宫面圣。

    然而就在这时,卓来一脸迷惑,脚步匆匆地进来:“昌谷李贺,昌谷李贺……长吉哥哥,这说的是你吗?葛老来找六郎君,听闻六郎君不在便说了你的名字。”

    卓来口中的“葛老”自然是指葛洪,他没忘补充:“葛老还带了一位老……先生上门,长吉哥哥你认得吗?”

    李贺听说葛洪来了,也不管王宗实还在等着自己,径直走出诡务司大门。

    王宗实双手一摊:就离谱!

    但他没办法,只能等李贺与来人寒暄完。

    岂料李贺与来的两人见礼,说了句什么,对面两位欣然点头应允。

    于是,李贺就将这两位请上了王宗实事先准备的大车。

    王宗实眼都睁圆了:有这么自说自话的吗?

    然而他追上去问的时候李贺却郑重告诉他:“王总管放心,天子请人入宫论道,没有比这两位更加合适的人选了。”

    王宗实:……?

    *

    载初二年,夏至。

    “洛阳无影!”

    李好问总算闹明白了义净这一干人在故弄什么玄虚。

    这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伪命题——论证洛阳位于世界的中心。

    如果洛阳是世界的中心,那么夏至这天正午的时候,日头正照在洛阳上方,洛阳应当测不到影子。

    “王者必居土中”是周礼中天子建都的重要原则。即使到了三代之后,统治者也异常重视国都的地理位置,甚至将日影的长短与国君的仁德联系在一起。

    国都的日影越短,就证明国都越接近“宇宙中心”,也意味着君主的统治接近三代圣君的标准。

    如果夏至这日国都干脆观测不到影子,那么定都在此的君主,必定就是最为贤明的圣主了。

    今天便是夏至。

    李好问扬起头看向空中,日头已经爬升至很高。耽搁了这么许久,正午应当不远了。

    此刻义净和尚将僧人与士族召集来此观象台跟前,想必就是为了论证“洛阳无影”,好为武则天登基造势。

    众所周知,较之长安城中的大明、太极两宫,武则天更加青睐东都洛阳的紫微宫。她将整个大唐的政治中枢从长安迁到洛阳,一方面是为了摆脱李唐的影响,建立武周自己的帝都,另一方面也是标榜自己的都城居于天下之中,武氏乃是比李氏更加贤明的君主。

    但是——李好问心里清楚,夏至这天,洛阳测不到影子,这个理论是不科学的,甚至是完全荒谬的。

    他忍住了心中的不悦,礼貌地询问身边的义净大师:“大师是否见过‘无影’的现象?”

    听见两人在台上交谈,原本还在台下鼓噪的士族子弟们忽然安静了——他们也没想到,这个突然从天而降的年轻人,竟然敢向义净提出质问。

    义净缓缓点头:“贫僧年轻时曾走海路前往天竺取经,从扬州至广州,又从广州经由室利佛逝,抵达耽摩梨底国,在那里学梵语,求真经,后求得梵本三藏数百部,方才返回中土。”

    以义净的经历来看,这位除了没收三个徒弟之外,就完全是个海路版的“唐玄奘”。

    “贫僧曾于室利佛逝国停留数年,从事译述。在室利佛逝国,贫僧就曾见过‘无影’之相,只不过不是在夏至这日。”

    李好问想说这是当然:室利佛逝国就是后世的苏门答腊,地处北回归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