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护国公主: 80-9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红楼]护国公主》 80-90(第6/14页)

递来的帕子擦了擦眼泪,眼底深处最后一丝丝温情也彻底消散不见了,只余满眼淡漠。

    “这世上无论什么人什么情,终究也要讲究个‘缘分’二字,若果真有缘无分,倒也不必过分强求。念在我母亲的份儿上,念在老太太曾养了我两年的份儿上,您的后路我给您安排好。”

    身后的无忧适时上前,将一个小匣子送到贾宝玉的手里。

    林黛玉看着那小匣子淡淡说道:“里头是一处三进院子及三千两银子,足够老太太安享晚年了,也算全了咱们之间的最后一份情。”

    “您老保重。”说着福身一拜,而后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

    纤细的身影却背脊挺拔,一步一步都异常坚定而决绝,无声显露出了她的诀别之词。

    贾母顿时呆愣住了,忽的眼前一黑栽倒在原地。

    贾政赶忙弯腰想要将人抱起来,却无奈自己是个文弱书生,竟是连老母都抱不动,只得叫人搭把手将老太太扶到他的背上,而后踉踉跄跄地奔着去找医馆。

    “宝玉。”薛宝钗落在后面轻唤了一声,从袖子里掏出几张银票塞进他的手里,“玉儿给的那些银子足够一家子日常开销了,这些你私下里悄悄存着,待日后姐妹们出嫁时也好置办些嫁妆。”

    顿了顿又说道:“一家子都大手大脚惯了,这些银子你自个儿心里要有个数,以及……防人之心不可无。”

    “若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就来找我,我先回了。”

    目送着她上马车,又目送着马车缓缓离去,低头看看那匣子和银票,贾宝玉不由得红了眼眶。

    第85章

    “草民拜见皇上。”

    “免礼,坐下说话罢。”

    王熙凤恭敬地谢过恩后才依言坐了下来,低垂着脑袋半天也不敢抬头,比起从前的状态似乎莫名多了些许小心翼翼的架势。

    见此情形,单若泱不禁就哼笑一声,“现在知晓怕了?”

    能不怕吗?

    亲眼看见王夫人被砍掉脑袋,她愣是好几个晚上没能好好睡上一觉,一闭眼就是自己人头落地的场景,真真是要吓死个人了。

    只要想想当初自己那愚蠢的行为她就感觉脖子一凉,后怕极了。

    印子钱那鬼东西,这辈子她都绝不想再沾染了,哪怕是有朝一日家财散尽穷得喝西北风去。

    思及此,王熙凤略显惶恐后怕的脸上挤出了一抹讨好的笑容,讪讪道:“草民愚昧无知犯下大错,谢皇上高抬贵手饶过草民这条贱命,往后草民必定做一个奉公守法的良民,绝不再干任何恶事糊涂事。”

    “还有皇上先前叫草民施粥做善事以求赎罪……草民保证,直到草民这辈子闭上眼,不不不,哪怕是草民两腿一蹬到了地下,草民也会叫巧姐儿继续将这桩事做下去!”

    说着还怕不够似的,赶忙又补充道:“当然了,倘若皇上还有其他什么能用得上草民的地方也只管吩咐一声,草民定然竭尽所能,保准儿没有一个‘不’字!”

    看她这副生怕被秋后算账的模样,可见是当真被吓怕了。

    单若泱轻轻哼了一声,似笑非笑,半真半假道:“话别说得太满,万一朕要你豁出去性命呢?”

    忙着表忠心的王熙凤一下子就被噎住了,瞪大了双眼看着她,似是在努力确定她这话的真假。

    可惜,早已习惯喜怒不形于色的帝王又哪里是能被人轻易捉摸到真实心意的呢。

    想也知道,做皇帝的整天忙得很,没事儿可不会召她进宫来磕牙。

    指定有事儿呢。

    莫非真有什么危险?

    一时间,王熙凤心里就“扑通扑通”没完了,脸上的笑容也显得愈发不自然,苦着脸磕磕巴巴道:“草民虽不曾读过书,却也知道一句话——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倘若皇上真有需要,草民……草民自然是愿意的,不过……”

    “家中女儿年幼,草民真要有个什么万一,还望皇上能看顾一二。”

    很明显的言不由衷,但单若泱也没计较。

    能活着谁又想死呢?人之常情罢了。

    故而只不以为意地笑了笑,“不必惊慌,倒也不至于。”

    还未等松口气,接下来的半截儿话却又惊得她险些从椅子上栽下去。

    “你不是喜欢放贷收息吗?往后接着做如何?”

    “皇……皇上?”王熙凤懵了,还当那茬儿没能揭过去,当即脸色煞白“扑通”一声跪了下来,颤抖着声音后悔不迭道:“皇上饶命啊,草民当真是再也不敢了,草民……”

    “停。”单若泱赶忙出言止住了她的话,神色略显无奈,“朕并非要清算与你,是正儿八经的正事儿。”

    因着“印子钱”这三个字闹得家破人亡者数不胜数,可为何却总还有人掉进坑里爬不出来?

    一部分人的确是被忽悠被坑了,闹不清利息的可怕稀里糊涂上了钩儿,却也不乏有那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者。

    无论知或不知其中厉害,归根结底却也都是迫不得已罢了。

    俗话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世事无常,谁都可能会碰到一些坎坷困境,尤其那些祖祖辈辈在土地里刨食儿的普通百姓,几乎可以说得上是全无丝毫抵御风险的能力,往往家里有一个人生一场不大不小的病就能拖垮全家。

    真到了那般火烧眉毛的时候,谁又还能顾得上利息几何以后如何呢?先将眼前的困难摆平才是正经事。

    太平盛世中的平民百姓尚且如此,生活在当下的百姓就更显艰难些了。

    前朝末年朝廷一片乌烟瘴气,昏君当道奢靡度日,官员有样学样大肆敛财搜刮民脂民膏,以致无数百姓吃土啃树皮果腹。

    随后又经历数年战乱,待改朝换代后勉强才安稳些许。

    可惜太/祖去得太早了些,又摊上周景帝那么个混蛋玩意儿,导致百姓的日子愈发有倒退回去的趋势,也促使民间放贷借贷之事屡见不鲜。

    说到底,需求太大才是印子钱泛滥猖獗的根本。

    要想从根子上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法子就是提升国力,打造出一个太平盛世。

    国泰,方能民安。

    这是单若泱的殷切期望,可却也深知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成,是以在此之前她必须想想其他法子来尽可能阻止百姓再去触碰那害死人的印子钱。

    故此,她决定建立国有银行,为百姓提供存款、借贷等业务。

    一则可以避免过于离谱的利息导致本就身处困境急需钱财周转的百姓更加雪上加霜乃至家破人亡,其次也可为一些有志之人提供机会从而促进商业发展……

    好处良多,唯一叫人不免有些忧虑的是“信任”问题。

    读遍史书之后单若泱才发现这个世界历朝历代还从未出现过“钱庄”这样的存在,连类似雏形都尚未有过,各家的钱财都死死捏在自己手里小心保管,自古以来还从未听过将钱财存放到旁人手里这样“荒诞”的事。

    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