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貌美主角怀了我的崽》 80-90(第2/27页)
处,兴许是愿意给他们家当奴仆的。
但是等到他们长大了,见识多了,想要嫁人或者娶妻时,可就不见得也是这样想的了。
万一到时候他们后悔了,林卿衍到时候是放人还是不放人?
放人的话,他们算是谢家养大的,搞得谢家像是个冤大头。
不放人的话,会不会伤了他与七哥儿之间的感情,会不会显得他这个主家刻薄无情?
最后林卿衍实在拿不定主意,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谢瑱。
谢瑱闻言也有同样的担心,不过想到他与林卿衍搬到了府城,他以后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府学里,林卿衍在那边又是人生地不熟的。如果情况允许的话,他们能带几个熟悉的人在身边也挺不错。
根据谢瑱的观察,七哥儿对林卿衍确实很好,算是真心实意为林卿衍好的。
他心里是想要带着七哥儿他的,这样林卿衍身边就能够多一个人照顾,就算他经常不在家里他也能放心一点。
但是七哥儿家里还有弟弟妹妹,七哥儿没办法撇下他们去府城,他要走最好的就是带着一起走。
然而带着他们一起走,七哥儿的娘这边还好,可以给谢瑱家里做工。七哥儿的弟弟妹妹就不行了,他们现在的年纪还太小了,跟着过去就注定要白吃白喝。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他们一家卖身给谢瑱家。七哥儿与他娘都成了奴仆,两个年幼的弟弟妹妹就像是家生子一样,以后长大了也要为谢家为奴为婢。
林卿衍是个心地善良且心软的,他估计是不舍得七哥儿他们沦为奴籍,又担心七哥儿弟弟妹妹以后会后悔,所以才会为了这件事情这么纠结。
谢瑱也有同样的担心,不过他就比较干脆一点。他去问了七哥儿他们一家人的想法,确定了他们真的不会后悔就同意了。
人都要为了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的,谢瑱也不是强买强卖逼着他们成为奴籍的。这一切都是他们为了更好的生活做出的选择,那么以后他们也绝对不能后悔而心生埋怨。
有了白纸黑字的卖身契,那么他们就不算是白养了七哥儿弟弟妹妹。七哥儿的弟弟应该有八九岁了,以后可以慢慢培养着。若是他的品性好就安排到谢大宝身边,若是品性差一点也可以给家里当个马夫什么的。
反正以后,家里的下人肯定还要添置。与其到时候买些不清不楚的人,倒不如买几个知根知底的。
一来知根知底还有七哥儿约束,总归不会做出害谢瑱他们的事;二来自己亲自培养出来的人,以后放在孩子身边也放心。
其实谢瑱与林卿衍的忧虑是多虑的,不管是七哥儿,还是他娘,还是他的弟弟妹妹,都不会后悔今日的选择。
对于谢瑱和林卿衍来说,沦为奴籍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对于七哥儿他们这种曾经家里饿死过人的人来说,奴籍根本不如挨饿受冻被人欺凌可怕。
尤其是给谢瑱他们家当奴仆,谢瑱不怎么管家里的事情,林卿衍又是个心善的主夫。
只要他们老实,本分,乖乖做自己分内之事,林卿衍就绝对不会苛待他们。
加上现在谢瑱成了秀才公,以后可谓是前途无量,他们跟着谢瑱一家只会过更好的日子。
至少不会因为家里没有当家的人,就被村子里的地痞无赖给欺负了,七哥儿觉得这一条路他们不会后悔。
办好了七哥儿一家的卖身契,又把七哥儿家租的地租给别人,谢瑱这边差不多就要离开了。
他不打算在老家摆酒席了,一来入学的时候有一点急,二来摆酒席就要收很多贺礼。
他觉得他以后跟这边联系不大,没有必要收那么多人的贺礼,到时候还礼也会比较的麻烦。
然而谢瑱这边没有摆酒席,还是有不少人找上门来,软磨硬泡的给谢瑱塞贺礼。
有一些人就是单纯的,想要在这个时候与谢瑱打好关系。也没有指望谢瑱记着,然后再把给的礼还回来。他们之间的等级已经不一样了,谢瑱是没有必要与他们走动的。
如今非要上门给谢瑱送礼,也只是希望让谢瑱眼熟一下,万一以后他们有求于人时,谢瑱能够稍微的给一点面子。
除了这些想要打好关系的,还有一些是为了田地免税来的。谢瑱的名下可以免税六十亩地,一些商户出身的人家就想找谢瑱,把他们家的地放到谢瑱的名下。
商户的税与普通人家的税不一样,不管是田税,商税都比较的沉重。
官府没有明文规定,商户家的田地不可以放在秀才名下。所以私下里,很多秀才就靠着帮助商户免税,然后可以赚上一笔小钱钱。
谢瑱名下有自家十二亩地,还有许绣娟的四亩地,剩下还有四十四亩地的名额。
商户的一亩地要交五成田税,放到谢瑱名下之后,每年只要给谢瑱二成粮食就行。
虽然谢瑱收了他们二成的粮食,但是总归要比缴纳五成田税省了三成粮食,这样算起来还是很划算的。
谢瑱担心自己走了之后,董香竹会被杨家人亏待。所以剩下的四十四亩地,有二十四亩地给了一个地主,剩下的二十亩都给了杨家那边。
这样一来可以让杨家尝到一点甜头,同时也能让董香竹在杨家的地位高一点,也省的一些乱七八糟的人出来恶心人。
其实就算没有谢瑱给田地名额这件事,以谢瑱现在是秀才公这一点来说,杨家这边也不敢给董香竹脸色的。
更别提,董香竹现在还怀着杨家的孩子了。上一代杨家子嗣艰难,到了董香竹这里怀孕怀的很利落,杨家对待董香竹还是挺不错的。
等到这些琐碎事情全部处理完,差不多已经过去小半个月了。
临走之前,谢瑱邀请了一群同窗再聚了一次。然后就在这个时候他才知道,顾广峎和陶晴河也要去府学。
顾广峎能够去府学并不奇怪,他是小三元,府学那边应该一早就主动联络过他了。所以在得知他也要去府学的时候,谢瑱也就一开始有一点点惊讶。
比较意外的就是陶晴河了,陶晴河这一次院试考得不算好,七十多名的名次不算很高的。加上他家里就是个普通农户,按理来说他是很难进入府学的。
大概是看出了谢瑱的疑惑,陶晴河便笑着开口解释了一下。
“说来惭愧,是托了我那未婚妻的福气。她家里是商户,本来是没有这方面的门路的。但是她有个闺中密友,对方父亲就是书院的副院长。”
说到这里他停顿了片刻,似乎觉得这件事情有一点难以启齿,犹豫了半天这才继续慢慢解释起来。
“而我……还算有几分才学,就借着未婚妻的门路,写了几篇文章寄了过去。然后说来也巧了,那副院长很喜欢我的文章,便同意了给我一个名额。”
谢瑱听完忍不住一阵唏嘘,按照学问的话陶晴河是不及陈友席的。不过陶晴河运气比他好,有一个看起来很旺夫的未婚妻。
别看陶晴河三言两语说的很轻松,这里面估计有那姑娘不少的谋划。不然人家也不可能仅凭闺中密友这一点,就随随便便给出一个府学的入学名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