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山村人家: 80-9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重生之山村人家》 80-90(第9/16页)

手上不容易洗掉,到?时指甲缝里都漆黑!”周梅这才戴上了, 接过文琳递来的空筐,和佳慧等人一起进棚采菇去?了。

    冯小河带着张庆波和胡春平在几?个大棚里转悠,顺便给他?们介绍厂里的情况。胡春平摘下一朵香菇看了看,又递给张庆波,冯小河在旁恭敬地道?:“胡董,张董,这是秋栽的第三批菇,看着还不错吧?”

    张庆波便笑:“想不到?冯董读书时厉害,种香菇也是一把好手。”

    胡春平便感慨,“冯董聪明嘛,干啥都行!”

    “生产这一块交给我,请张董和胡董尽管放心。”冯小河道?。

    “放心放心!不放心也不会上你的贼船……”胡春平话没说完,另两位董立刻啧了一声,胡春平忙改口:“……福船,对?,是福船。张董,冯董,销售和原料采购这一块交给我,也应该没问题。”

    张庆波和冯小河都笑了起来,张庆波道?:“您二位都表了态,我不表态是不是不太?行?冯董胡董请放心,什?么□□啦、拉关?系啦、应付检查和打秋风的都交给我,张某人鼎力?担当?!”

    在简陋的乡村香菇厂里,三位董事进行了新年?的第一次会晤,对?这种强强联合的局面都甚是满意。

    本来对?种香菇这件事,胡春平和张庆波都觉得意思不大。有那个钱投进去?,盖两幢房子卖不香吗?但架不住冯小河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他?们描述东省看到?的场景,都是多?年?老?兄弟,也不便太?驳他?的面子,于是胡春平和张庆波便结伴去?了东省一趟。回来后便摇身一变,成了胡董和张董。

    冯小河不光要他?们往里投钱,还要借助他?们本身的资源。这一两年?来,他?自己通过摸索和学习,应付生产这一块完全没问题。但是厂子规模扩大后,原料采购和销售就?成了重头,尤其是销售。即使家?里有佳慧这个几?十万粉丝的博主,他?也还是心里没数。刚好胡春平以?前就?是搞香菇贩卖起家?的,手里肯定有些大厂家?大客户,销售这一块肯定要交给他?来搞。

    厂子做大以?后,光是应付各种关?系就?让人十分?头疼,一年?上头都有单位和个人来打秋风、要赞助,应付不当?便引来各种刁难。张庆波是土生土长的平安人,读完大学又回市里工作了十来年?,父亲以?前还是某单位的小头头,在市里也算人脉深厚。由?他?来争取外部资源、应付各种刁难,当?然是最恰当?不过。

    三位董事视察完香菇厂的全貌,便也钻进棚子,一边摘香菇,一边共商发展大计。胡春平对?茏山镇各村子都熟,冯小河一直委托他?帮忙打听合适的地方建新厂区,所以?他?年?前一直在忙这件事,跑过了好几?个地方,连过年?都没闲着。这时便把自己打听的情况一一道?来。

    “石桥南村离老?厂不远,但是它是个小村,地方太?窄了。年?前我跟村里书记吃了饭,他?们村旁边那些旱地,最大的连片地块才有一百多?亩地,够干什?么的?所以?后来我又到?附近的平坎村、上湾村都看了看……”

    “一百多?亩还不够?”周梅在旁边听到?了,忍不住插嘴:“这边厂房加起来也有百来亩地呢!你们的摊子到?底要铺多?大?可别像……”她本来想说可别像以?前干房地产那样,又觉得不吉利,便道?:“可别把摊子铺得太?大了。有多?少钱办多?少事!”

    “嫂子,一百多?亩地确实不够,”冯小河也说:“到?时候老?厂区要进生产线,要建标准化灭菌养菌厂房。把循环养菌做起来的话,年?产量能达到?五百万筒。一百多?亩地的栽培基地容纳不了这个数量。”

    周梅和佳慧听到?“五百万筒”,都暗自啧舌,就?听胡春平又道?:“周边的几?个村,我考虑来考虑去?,还是得在上湾找。上湾离咱们近是一个方面,关?键是它大,有八个村民小组,劳动力?多?。而且几?个组离得都不远。咱们办厂子,还真得建在上湾村那种地方。”

    “那村里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呢?”张庆波问。

    “有,有好几?处。我找村里李书记带我看的。”胡春平说:“我自己是比较中意上湾六组旁边的那块地。跟村里的房屋隔着一条河。那边有两三百亩地。就?是如果基地建在那儿,还得修桥。另外还有二组那边也有连片的旱田,是个斜坡,不过坡度不大,盖大棚也没问题……”

    他?把自己看过的几?块地的优势和劣势都介绍了一下,又道?:“下午咱们一起去?看看,都参谋参谋。合适的话咱就?跟村里定下来。李书记这人,我跟小河都打过交道?,为人不错,有上进心,倒是很想把村里的产业发展起来……”

    几?个免费劳力?在厂里足干了一上午活儿,才回漫水桥吃饭。奶奶和外婆又准备了一大桌子菜,还专门煎了胡春平爱吃的韭菜盒子。奶奶百般不过意,责备冯小河说:“人家?来拜年?的,你们倒好,硬拉去?干了半天活儿!哪有这样待客的?”

    “奶奶,不用跟他?们客气!”冯小河笑,“过两天这厂子就?成他?们家?的了。干点活也是应该的。”

    “三婆莫要听他?胡说,”胡春平忙说:“厂里的董事长还是冯小河,咱们跟着沾光发点小财……哎哟,韭菜盒子!还是我三婆最懂我!”

    他?说着也不嫌烫,用手拈起一个韭菜盒子先吃起来,边吃边夸好。周梅捶了他?一拳,抱怨说:“跟你出门丢死人了!大家?都没上桌你就?先吃上了?有个正形没有?”

    奶奶笑道?:“来我家?还讲什?么客套!跟回自己家?一样。来,小波也坐,都别讲客气!自自在在的我才喜欢!”

    几?个人团团围坐下来,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饭。因为下午还有事,便都没喝酒。吃完饭胡春平便开车带着周梅和佳慧,张庆波开车带冯小河,又把姑爹叫上了,一行人朝上湾村迤逦而去?。

    在山路上行驶了半个钟头,便到?了上湾六组。村庄有几?十户人家?,座落在两山之间的开阔地带。一条十米宽的河流将村庄一分?为二,河的一边是村民住房和一块块水田,里面种着紫云英和油菜苗;另一边是起伏的小山,山下也有一大片旱地,种着绿油油的小麦。

    到?了村头,胡春平找地方停了车,几?个人走到?河岸边的田埂上。他?指着对?岸的小麦地说:“就?是这一片。加起来笼共三百亩地。基地建在这边,连围墙都不用砌,三面是河,一面是山。就?是得修一座桥,凭空要多?出来几?十万的开支……”

    几?个人都望向那块土地,姑爹说:“倒是个好地方,每年?发洪水时,最高会涨到?什?么地方?”

    胡春平忙说:“这个我也想到?过,李书记说,前年?雨水最多?的时候,我们站的这块水稻田被淹过。那边地势比这边高,应该没问题。”

    冯小河看着对?岸好一会儿,才说:“我们要在新基地建连栋温控大棚,建简易栽培大棚,建栽培试验大棚。到?时我们不止要种香菇,还要开发木耳、羊肚菌和牛肝菌。”

    “对?!”张庆波受到?他?的感染,也开始畅想美好未来,“新厂区要好好规划,到?时咱们打造成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请领导和业内人士都来参观,扩大企业影响力?,说不定能争取到?农业项目补助。”

    胡春平也豪情万丈起来,“对?!我们也要搞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