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梦: 80-9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千秋梦》 80-90(第13/19页)

  天子灵柩就停在大隆宫丧殿之中。自从天子暴毙, 燕王便一直留在大隆宫处理日常国事。她算着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逾期不至京畿者,她便将其打成谋逆, 发布檄文,令各州讨之。

    李妩这几日是越发的身子慵懒, 一直留在来仪殿中待产。为保皇子安然诞生,萧灼将曲红请入宫来, 贴身照料李妩。

    等待的滋味是焦灼的。不论是她, 还是崔泠。

    瓮已制好, 只待诸君入瓮。

    先前谢宁身子稍好,便被燕王更名谢平安, 安插进了吏部,当了吏部员外郎。吏部当这位阴柔的少年只是燕王趁乱塞进来的心腹, 毕竟时局骤变, 聪明人总要先为自己考虑才是。随后, 燕王又明目张胆地在其他各部都塞了一人,算是坐实了吏部官员的猜想。

    只是, 即便安插进来了,也需要时日方能有用。现下除却户部侍郎不知底细外, 其他各部的尚书与侍郎皆不是燕王的人, 他们只须盯紧这几人, 莫让他们爬上去便是, 倒也没什么可惧的。

    谢宁能在大夏的官场混得风生水起, 自然也能在大雍的官场游起来。起初吏部尚书与侍郎还对他多有提防,相处数日下来, 却发现此人只是个善于溜须拍马的小人。燕王那样趾高气昂的人, 最喜欢听小人附和, 怪不得此人能被燕王赏识。

    谢宁趁机加深“小人”印象,借着午休故意梦语,竟将燕王命她在吏部观察重臣的吩咐都道了出来。如此“投诚”,是意外,也是故意为之的背叛。她佯装惊恐,跪求吏部尚书莫要将此事宣扬出去,否则燕王必定饶不得她。

    吏部尚书欣然接受了谢宁的投诚,毕竟乱局之下,多个棋子比少个棋子好用。天子突然崩殂,就算李贵妃诞下皇子,那皇子也亲不了政,既然如此,倒不如先找一个亲王下注。孤儿寡母,迟早是要被人赶下龙椅的,燕王是外姓,没有继承皇位的资格。所以放在他们眼前的就两个选择——楚王,亦或是齐王。

    可惜,楚王膝下无子,就算他日后突然有了儿子,不过是重复今日的悲剧罢了。吏部尚书是个会看风使舵的人,所以权衡之下,他选择了齐王,所以早早便向齐王投了诚。整个六部,如他所想者,还有刑部与工部。刑部尚书常玉本来就是齐王的人,工部向来势弱,自然得跟着大流走。所以现下朝堂局势已是清清楚楚——吏部、刑部、工部已投诚齐王;兵部知道楚王战力不容小觑,所以暗自投诚了楚王;礼部尚书是个恪守律法的老头子,最后议定谁是新君,他便拥立谁;最后的户部含糊不明,人人都说代掌户部的侍郎秦忠是个庸才,更是个背后没有势力的可怜虫,只有郡主与燕王知道,户部其实是她们的地盘。

    郡主府这两日也没有闲着。

    跟着吏部尚书投诚齐王的谢宁不时传来小道消息,崔泠便将这些消息罗列整理,分辨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局势紧急,错一步,便是满盘皆输。即便有三部官员暗中投诚,齐王也不敢对他们什么都说。所以这些小道消息,有的真假参半,有的只是拉拢之言,有的一眼便知是假。

    崔泠誊抄到最后一份消息,只见上面写道:齐王许诺,封王拜相。

    她不禁冷嗤出声,裂土封王的苦果还没尝够么?韩绍公之乱引发的韩州叛变,至今未平,爹爹楚王与叔叔齐王各怀鬼胎,这种封王之举于国是大不利之举,她不信齐王叔不懂这个道理。

    “假。”崔泠提笔在这份消息下画了个小“×”,抬眼看向对面几案上拨打算盘的黛黛,认真问道,“户部的账算得如何了?”

    燕王心腹秦忠成为户部侍郎后,每次他清算户部账目,其实都是由黛黛经手。这些日子下来,黛黛对户部的账目算是了若指掌,对户部的运作也清清楚楚。

    黛黛没有立即回答,继续拨打算盘,一阵清脆珠声之后,她提笔在内账册上写下了最后的数字,起身双手呈上:“郡主,已经算好了。”

    崔泠匆匆看过后,哂笑道:“那日宫门前的血流成河,他们竟是一个都没长记性。”户部只有一个秦忠在,他一个人根本看顾不过来。底下那些小吏你贪一小笔,我贪一小笔,加起来也有十万之数。

    她若得势,第一个要收拾的便是吏部。百姓每年上缴那么多税,辗转到了户部已是刮去不少,到了京畿,这些个贪官还敢在天子脚下胡来。为官者,不为百姓计,不为国计,留之何用?

    而那些真正的良材,或困于生活,或碍于官场层层勾连,心有抱负,却难以施展。这些都是大雍之祸,也是大雍君王之过。

    黛黛当年的父亲就是因为这些蠹虫而亡,原以为当初宫门外斩杀了一批,他们会收敛,没想到天下乌鸦一般黑,他们还在胆大妄为。京畿若没有郡主与燕王,一旦东窗事发,也不知会推哪个可怜虫出来,给他们顶罪。

    “郡主,要处置他们么?”

    “要,却不是现下。”

    崔泠知道轻重,当务之急,是大雍必须择立新君,快速平息战祸。只有外面止战,她们才有余力对付内部的蠹虫。事得一件一件的办,人也要一个一个的收拾。

    “黛黛,你知会秦侍郎,留好这些证据。”崔泠一边说着,一边给黛黛许诺,“这些人,一个都跑不了。”

    黛黛心头发热,重重点头:“臣相信郡主!”

    崔泠看黛黛的目光忽然变得悠远起来,她憧憬地道:“他日户部交给你,我放心。”

    黛黛受宠若惊,对着崔泠一拜:“郡主看得起臣,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死效之!”

    “死?你给我好好活着。”崔泠打趣,“你死了,我去哪里找如你一样清廉的户部尚书?”

    黛黛垂眸哑笑,低哑开口:“得遇郡主,是臣的福气。”

    “所以,谁亲谁疏,你当分得清楚?”崔泠话中有话。

    黛黛恍然,原来她送燕王画册的事还是被郡主知道了。她大呼冤枉:“那些画册,并非郡主所想的那种。”

    崔泠怔了怔:“不是?”

    “不是。”黛黛镇定回答,“王上确实向臣要了春图,可臣已不是风尘之人,到哪里找那些东西?所以,臣亲手画了四季花开图,赠与王上赏看,还请郡主明鉴,臣是郡主府的主簿,并不是燕王府的人。”

    “四季花开图?”崔泠半信半疑,“不妨寥寥勾上几笔,也让我瞧瞧?”

    “诺。”黛黛提笔,刚在宣纸上画出第一笔,便听银翠大喜跑了进来,她不禁悄舒一口气,自忖银翠来得正好。

    确实,她是郡主府的人,可燕王与郡主迟早是一家人。燕王张口要的东西,也不是什么坏东西,迟早也会用到郡主身上。晚学不如早学,免得临了不会,徒增笑料。想到昔年她在风尘之地遇上的那个小姑娘,她神情微怔,眼底隐隐泛起一丝哀色来。

    也不知是否还能再见她一面?

    银翠激动得几乎破了嗓,刺耳的声音终是让黛黛回过神来。

    “郡主!王妃回来了!”

    “当真?!”

    崔泠听到这个消息,哪里还顾得“审问”黛黛,连忙起身迎了出去。上回听萧灼说母亲大病不起,她便一直悬着心,现下听银翠来报,她是又喜又忧,也不知阿娘的病是否好些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