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发家养娃: 120-14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八零之发家养娃》 120-140(第15/48页)

仔在出口等着她们了。

    大眼仔朝着他们招手,陆夏和陆海霞朝着他的方向走去,途中还被人拦住。

    “靓女,要不要坐车啊?”

    陆夏直接用地道羊城话给回了过去,那人就不再缠着了。

    羊城火车站现在已经开始变得非常混乱,各个地方的人都往这里涌,有的找不到活干也躺在广场上,成了一群不稳定因素。

    陆夏也不敢在广场上多待,在大眼仔的带领下迅速离开并坐上了他骑过来的三轮车。

    大眼仔黑黑瘦瘦的,可蹬三轮车却飞快,脚底好似生风。

    “现在秋冬装都已经上了,钟姐那边来了不少港岛货,有些还是国外运过来的。”

    陆夏:“都是正经的货吧?”

    现在洋垃圾很多,陆夏可不敢拿不明不白的货。

    “夏姐放心,都是有牌子的,而且是最新的款式。”

    “回头我去看看,这次我还要带一些童装。”

    “童装好啊,童装利润也特别大。我认识几个老板就是专门做童装的,他们都是直接从工厂拿货,给的价格都很厚道。”

    大眼仔噼里啪啦介绍着,他不仅是本地土著,对服装这一行也很了解。

    陆夏休息了一天,并不急着去看衣服,而是去找了于宗耀,想要询问辣酱的情况。

    于宗耀现在进的货越来越多,不过依然处于铺货时期,并没有迎来大爆发。

    陆夏得提前问清楚目前状况,才知道该收多少辣椒,是否需要加大产能。

    若前景可观,还要考虑购买机器。

    于宗耀已经知道陆夏要过来,早早就订了海鲜招待。

    “我们现在已经把货铺开,很快就会有反馈,你们要做好加大产量的准备。”

    陆夏:“要多少?”

    于宗耀比了个数,让陆夏倒吸一口气。

    “怎么这么多?”

    一下子突然暴涨近十倍,于宗耀此举也太狠了。

    于宗耀很是得意,“我忙活了几个月,总算有成效了。怎么样,你们能供应得上来吗?”

    “你们要多少,我们就能供多少。”

    陆夏充满自信道,他们现在虽然都是原始手工作坊,可分工明确,每个步骤都标准化。

    若是需要加大产能,只需要再加人手,就能够生产出来。

    现在人工非常的好找,即便城里大家不愿意干,村子里还有大把剩余劳动力,只需要进行简单培训就能上岗。

    “那就行,只要味道不变,等到明年,产量还会翻倍的。”

    陆夏得知于宗耀把辣酱推销到当地的供销社,还跟市区一家百货商店合作,将辣酱摆到了货架上。

    只要被这两个单位承认且上架,将更有利于辣酱的推广。

    陆夏专门跑到这些地方,尤其是百货商店拍了好几张照片,不仅拍了辣酱被整整齐齐码在货架上,还蹲守着拍下了正在交易时候的相片。

    陆海霞不解:“姐,你拍这些干什么?”

    “拿回去打广告,连羊城这边都热卖辣酱,你说会不会有人想要试试?”

    “对哦!”

    羊城的经济在开放后迅速发展,大家都把羊城当作了风向标,若是羊城流行的东西,都觉得不会差。

    陆夏给陆满满打电话的时候,让赵桂芬给孟红光传话,让他注意收购辣椒,未来需求量会非常的大。

    这次陆夏进货数额非常大,秋冬季节的衣服要比夏季昂贵不少。

    再加上进了很多童装,几万块一下就出去了。

    “夏姐,下次再进货,估计运费要涨了。”

    大眼仔将货物都发了出去,眉头紧皱,表情不太好看。

    “涨多少?”

    “百分之五十。”

    陆夏惊讶:“怎么这么多?”

    “现在托运货的人非常多。”

    陆夏听到这话,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没有自己的物流线,单纯靠别人,很容易遇到这样的情况。

    她已经很幸运了,至少能找到能运货的渠道,很多人有钱都找不到。

    陆夏依然还有得赚,之前也做好了加价的准备,因此也没有多说什么。

    陆海霞事后问道:“姐,会不会是这个大眼仔在中间搞的鬼?咱们从省城将辣酱发货过来,可没听说要涨价啊。”

    “就算是他咱们也没办法,他有这个本事挣这个钱。”

    于宗耀为什么介绍这么一个人给她,不就是因为他有本事应付吗。

    可到底不是自己的关系,有时候就会比较被动。

    在没法发展自己物流线之前,陆夏也只能多加运费。

    目前运费还是很低的,大约是看在了于宗耀面子上,即便再加百分之五十,依然在可承受范围内。

    物流很重要啊,这已经是第二次了。

    等私人能有资格购买车的时候,应该会有好转。

    大约是严打的关系,这次来回非常的顺利,并没有遇到什么事。

    陆夏这次收获颇丰,因为她在羊城抢到了一台进口的彩电,羊城各种厂子多,商品也很丰富,只要有钱想要购买家电相对比较容易,陆夏还买了很多港台国外进来的磁带。

    他们家录音机是个大工程,吸引了不少人去听歌。

    为此他们还专门买了个喇叭,方便播放歌曲,让整个小广场的人都能听见。

    一直到晚上放电视的时候,才会将音乐停了。

    因为是贵重物品,彩电也没有托运,直接由陆海霞扛回家。

    当他们将彩电带回家的时候,又是引来一片围观,还破例大白天就将电视摆出来。

    “哇,彩电就是不一样!屏幕那么大,还是有颜色的,人也看得更清楚!”

    “声音更好听,信号也更好。”

    现在的电视,时不时就收不到信号,还需要把天线挂得高高的,摆弄半天才看到。

    每次到这个时候,陆海霞就跟只猴似的爬到高处去整天线。

    就连赵桂芬看到彩电,都没有再说费钱的事。

    这彩电看起来和黑白电视看着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现在晚上过来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多一台电视也避免全挤一块了。

    自从有了洗衣机之后,最受益的就是赵桂芬了。

    她现在负责洗全家的衣服,却比以前多出了很多时间,还能在一旁一边等着一边贴瓜子包装袋。

    每个月算下来,即便没有子女和老伴给的钱,她也能挣个十几二十块,这让她非常有成就感。

    在空地上种的菜,有的也能吃了,让她心里非常踏实,不像之前一样,每天明明好像也在忙,可总觉得不得劲。

    陆夏从羊城回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