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的爹[快穿]: 25-3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成炮灰的爹[快穿]》 25-30(第9/13页)

,他只痛恨自己错失了给知县留下最好印象的时机,边跑就边把准备好的银子往上提了不少。

    他牢牢记着周全明的话,进去也没废话,直接报出底价八十万两银子。

    半盏茶后,他也如同周全明一般头重脚轻地走出县衙。

    整整三天,县衙附近的百姓们闲暇之余已开始记录起来往县衙的人数。

    三天时间共来了三十六位非富即贵的老爷少爷。

    换了批衙役的县衙如同铁桶一般让人探寻不到消息,百姓们在这三天内都不知发生了何事。

    直到三日后,县衙大门打开,刘山捧着告示张贴到布告板上,众人这才惊呼。

    安江县要修路了……

    这还只是第一道告示,下午衙门又出了第二道告示,将征招两万名修路的“力役”

    每人每天将提供二十文钱的工钱,自愿报名。

    告示后排是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力役将安排离家最近的地方,若是离家较远的将由衙门提供住处和吃食。

    若不需要提供的每日将还有额外五文钱的补贴。

    告示很详细,说完措施后还详细说明了为何会修路的原因,以及路修好后对县城百姓们的好处。

    先不论工钱这么高带来的诱惑,就是为了方便百姓们出入,作为安江县受益者的他们也不会袖手旁观。

    用一呼百应形容安江县眼下的情况最为贴切。

    倪佚这小半年给百姓们留下的映象实在太过伟岸,百姓们愿意响应,因为他们相信知县大人的决定。

    而事实证明他们的相信完全是正确的。

    县衙在此后的几天里相继发出两条公告,七日后将会召集县城所有村子的村长进县衙商议事务。

    其具体内容将在商议完成后公布。

    消息渐渐散出,衙门的几十号衙役全部撒出,加上倪佚身遭的几十个侍卫,凑齐百人分散到了各个村登记力役报名的人。

    一切都在如火如荼继续进行,他如此大的动作当然逃不过作为蜀齐郡知府柳岸的注意。

    可柳岸不仅没有丝毫阻挡打算,甚至还派出了几十号人去帮忙。

    在他看来,倪佚肯折腾就是好事,若是真能把安江县折腾出个花样来,才正好找到机会把人提回西平郡。

    于是,写给太子的信从府衙送出,远在西平皇宫的太子也知晓了此事。

    倪佚很快在朝廷上作为底层官吏的正面典型被太子在朝堂上当众提出。

    这位胆子大做事果决的县令成了不少官员们私下打赌的对象。

    有人赌他能凭此事一飞冲天,也有人赌他瞎折腾一番后无奈放弃。

    于是……

    被推到风口浪尖的倪佚成了被观望的对象,没人敢冒着太子的态度做些阻拦之事。

    非常会揣摩上面心意的朝臣们不仅不敢阻拦,还要在此刻先卖上个好。

    一层层的这么授意下去,安江县的大名很快就响彻了周遭的各个郡城。

    这一变故无形中省去了宣传的问题,石子路开修了没几个月,就有前来看热闹的隔壁郡城游人。

    来到这一看,纷纷都震惊了。

    他们看到的安江县到处都是人影,干劲十足的力役们埋头苦干,虽然都累得够呛脸上却都是笑意。

    若是有人问他们为何如此积极,无论谁会反问:“知县说是为了咱们自己修路,我们作为安江县人如何能偷懒?”

    那自豪的神情配上满脸汗水,让整条路上的男子神情看上去都熠熠生辉。

    密密麻麻看不到尽头的人数让这条路每天都有大变样。

    田里的女子们也在笑着忙活,男人们出去修路,各个村的女人们就学着知县的号召集结在一起挨家挨户忙碌农活。

    而那些半大孩子们同样没空玩耍,他们都由县衙派下来的人带着钻进竹林,采摘满竹林的笋子。

    采回来的第一批笋子全都剥壳加盐水煮熟后晒上,直接晒成了笋干。

    村里没人闲着,县城内也同样如此。

    远道而来准备进城吃上一顿饭的游人走遍了整个县城,竟然只在狭窄阴暗的巷子里找到个卖面条的小摊贩。

    而之所以摊贩们会把摊子移动到这条巷子里来,完全是因为眼下的县城里到处都是灰尘和泥土。

    摊贩们所说的情况,游人进城时也注意到了。

    县城里到处都是推倒重建的商铺和小楼,还有不少酒楼和私人住宅都在重新修缮。

    晃眼中看去,游人还以为县城遭受了地动,砖石瓦砾堆满路旁,街道上还有匠人在地面比划记录着。

    游人很好奇,小摊贩们肯定会因这些灰尘损失不少生意,为何大家还有心情嘻嘻哈哈。

    很快,他的疑惑被解答。

    “银子哪赚得完?大人说会划块地方给我们做买卖到时还愁没钱赚?”

    面条摊主信心满满地朝游人点头,顺道还抽空给安江县做了波宣传。

    百姓们忙忙碌碌,脚不停歇的倪佚也同样不得闲。

    修路他要主导,村里百姓们对于竹荪的采摘也要他手把手教,至少在这个世界上,除了他没人会采那玩意儿。

    忙完村里事的后还要负责县城的规划,按照先前准备的图纸,他把县城内划分成了三个区域。

    [商业街][美食街][住宅区]

    借由这次整改,三片区域渐渐分开,逐渐有了旅游古镇的模式。

    最后马场倪佚拜托给了倪震,他对马场最为熟悉,匠人们有了其指点,很快就有了雏形。

    倪佚经常在城内看到倪震牵着飞蹄从路边走过。

    充盈的县衙库房让倪佚做起事来豪迈异常,县城内的百姓们都忙修路去了,没有匠人盖房铺路,他就大手笔从隔壁郡县请人来做。

    他一出手,富商们怎会落后?

    一时间,周围几个郡城的石匠木匠都供不应求,变得很是抢手。

    一年半时间,倪佚的县衙没有一起击鼓鸣冤,他这个县令每日带着个草帽身穿短褐游走于四处。

    百姓们只要看到一个健壮男子一个带着笊篱的女子和草帽出现,就知道是知县大人来查看进度了。

    安江县在这位知县的带领下,短短时间就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

    两年后!

    山路好似比两年前更为荒凉,路两旁的杂草都长到了路上。

    马车里的人归心似箭,坐在车辕上的浓眉大眼青年紧收缰绳,指挥着马儿小心走在危险的山路中。

    车帘突然被从里面掀开,黝黑肤色的倪成云满脸着急询问:“大哥,还有多久才能到县城?”

    倪成泛估摸着距离,给出具体时间:“一盏茶左右。”

    马车里盘腿而坐的吴旭林透过车帘看了看山路有些疑惑:“为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