沦为对照组的我逆袭了: 50-6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沦为对照组的我逆袭了》 50-60(第4/25页)

口麻婆豆腐,再来一口清香扑鼻的竹筒饭。

    滋味简直妙不可言。

    仰元魁长长的胡须上都沾上了不少汤汁,但他根本顾不上,生怕吃慢一点就叫其他人发现了。

    第52章

    因着皇帝病重的关系, 整个年节期间宫城里一派静悄悄,不知不觉就到了年十五。

    原本过了十五才开朝,结果仰元魁一大早就赶来东宫觐见。

    等人进了暖阁, 秦川便道:“你昨日差人送来的试题我尚未核查完毕,仰学士不妨再等几日。”

    仰元魁咳了一声,其实他哪里是为试题的事来的。

    这几日他几乎日日都在宫里传膳, 一日三顿,顿顿都不落下。

    要不是怕吃多了不好克化, 他指定还要再来个夜宵。

    这么吃下来的结果就是,试题的事进展飞速,原本需要一个多月的事, 如今半个多月就结束了。

    翰林院的臣属们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白一贯不认可太子的大学士为何突然跟打了鸡血似的, 要为太子卖命到此种地步。

    简直恨不得要在翰林院里打地铺。

    就算让太子妃刺激了一下,也不至于如此吧。

    而且神奇的是,在如此辛苦操劳的情形下,大学士非但没有日渐憔悴,反倒还精神焕发,连说话都比往常更有劲儿些。

    年节宫里头人少, 这么多日下来竟只有仰元魁一人把御膳房的新菜色尝了个遍。

    因此也就只有他一人着急,着急想催太子妃出新的食方子,连个替他发声的下属都没有。

    在辗转反侧了一夜之后,仰元魁终于还是硬着头皮来了东宫。

    很难说他有没有趁机再蹭一顿元宵的想法。

    秦川见他一脸难色,疑惑道:“还有事?”

    仰元魁憋了半日才挤出一句, “上回加试题那些, 老臣尚未弄懂,特来请教太子殿下。”

    秦川:“?”

    这老头子怎的突然开窍了?

    仰元魁是特地掐着点来的, 关肃给他讲解完以后刚巧到了午时,外头有下人来报说元宵已煮好,请太子殿下移步膳厅。

    仰元魁眼睛一亮,悄咪咪地挺直了脊背。

    秦川应了一声,双眼依旧盯着手上的试题。

    短短一个时辰,他已经把翰林院拟好的试题审了个大概。

    一刻钟后,路景在暖阁外面露了个脑袋,“太子殿下,公事先放一放吧,身子要紧。”

    秦川立刻搁下手里的笔,应了一声。

    他疑惑地看了眼另一边依旧一脸专注的仰元魁,关切道:“仰学士,你年纪大了,先用膳吧。”

    话音刚落,仰元魁便蹭的起了身,好像就在等他这句话似的。

    “太子殿下,老臣就却之不恭了。”

    秦川:“……”

    这位老臣今日怎么怪怪的。

    今日路景做了甜咸两类元宵,除去口味不同外,路景还拿御膳房储存的各种干花做了不同颜色的面团,拿来搭配做出了好些可爱的小动物。

    比如小狗小猫小鸡小鸭小羊小猪小老虎等等,路景越做越有兴致,干脆把汤圆捏成方形,做了一套麻将出来。

    这些大大小小的汤圆摆了满满一大桌。

    秦川一进膳房就笑了,“怎的捏了这么多?”

    路元和秦卓两个小孩围着桌子转来转去,一个一个仔仔细细地看。

    要是他俩有手机的话,这会儿怕是已经拍了几百张照片了。

    路景拉着他一一给他介绍,仰元魁跟在后头也看的一脸稀奇,不过比起这些花样繁多的汤圆,他对味道本身更有兴趣一些。

    路景转头看到他,问道:“仰学士,今日翰林院可有大臣当值?”

    仰元魁点头,“回太子妃,有两人。”

    说着他就给路景介绍了一下两位当值臣子。

    路景有些惊讶,他记得这位德高望重的大臣好像对他颇有意见来着,今日交谈下来,对方对他态度似乎还挺恭谨?

    估摸着是有太子在场的缘故吧,路景也没太在意。

    路景征求秦川的意见,“太子,今日各衙门当值的臣子定然不少,左右咱们汤圆做的也多,不如给各处送些过去吧。”

    秦川当然没意见,“听你的。”

    路景让大家各选了自己喜欢的汤圆,然后将余下的送去御膳房,让那边煮好了分派往各个衙门。

    这些形状可爱的汤圆因为数量少,因此只当做添头加在其中,每位臣子大概也只能分到一颗。

    翰林院这边的两位臣子是第一批收到的。

    书办捧着食盒站在值房外,“二位大人,太子妃念及二位当值辛苦,特赐汤圆一碗。”

    两位臣子慌忙起身要跪,书办拦住他们,“太子妃交代过,请二位不必拘礼。”

    书办从食盒中取出三只大碗,摆放好后便出去了。

    今日翰林院一共有三位大臣当值,两人本以为三人一人一碗,结果过去一瞧,发现有一碗里头只有两颗汤圆,只不过这两颗汤圆个头大得很,而且瞧着十分别致。

    两人只得又把书办叫来,问道:“为何只有两碗白汤圆,这第三碗又是怎么回事?”

    “学士大人去哪儿了?”

    书办恭敬道:“回二位大人的话,这些汤圆都由太子妃亲手制作,第三碗里头是太子妃精心研创的新式样,每位大人分得一颗。”

    “学士大人已留在东宫那头用上了,这些都是二位的。”

    两人面面相觑,彼此眼里都是惊讶。

    “太子妃亲手制作?子元兄,我没听错吧?”

    “没有,我听着也是如此。”

    两人坐到桌边,脑袋上的问号依旧下不去,“学士大人去东宫用膳了?”

    这句话为何如此难理解呢?

    “是啊,我明明记得学士大人对东宫……”

    两人对视一眼,然后同时摇了摇头。

    “罢了,既是太子妃赏赐……子元兄,请吧。”

    “请。”

    两人对路景的手艺都没有任何期待,毕竟以前也不是没接到过类似的赏赐,说是亲手,其实多半还是御膳房的手艺。

    而且即便真是贵人亲手制作,贵人的手艺又能好到哪儿去,还不如御膳房。

    当然这种话他们也不敢说出口。

    两人都默契地看也没看那碗寻常的汤圆,直接把视线锁定在了第三只碗里。

    “子元兄,你先挑吧。”

    “寿之兄,我观这两颗汤圆,似是狗儿和兔儿?恰好你的属相是狗儿,这狗儿便给你吧。”

    “多谢子元兄。”

    两人分好了汤圆,然后又饶有兴致地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