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点我一下,马上暴富[快穿]》 120-140(第14/34页)
,不会为了盈利状况改变初心。”
“线下图书经营, 面临图书市场饱和、线上电商渠道冲击、以及高昂的房地产租金三面夹击, 举步维艰。撇开美好的浮沫,我们不难发现,书店经营,仍是零售业中门槛最高、利润最低的一种形式……”
安静的车厢里, 女声广播响起:【前方到站, 林州市。列车即将进站, 请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
沈珏掐掉手机上那个陈述书店经营老大难的视频, 摘下耳机,起身探出胳膊拿行李。排在队伍里等车靠站时,他兜里的手机亮了一下。
给他发微信的人是金锡铖,他们家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远房表叔。沈珏念大学时,考到北海市一所名校,金锡铖在北海做生意,沈恒和傅明玉就托金锡铖帮忙多照看着点沈珏。
远房亲戚不负所托,大三升大四的暑假,金锡铖安排沈珏进他的地产集团实习,跟着部门经理做事。毕业后沈珏决定回林州市接手家里的书店,金锡铖恨铁不成钢,甩了他好一顿臭骂。
骂归骂,骂完终究还是当自家小孩养,仍是挂在心上:-
快到家了吧?-
到家记得说一声-
有不懂的,随时问你叔。
沈珏客气礼貌地回了个“谢谢二叔”,就切掉微信,打开地图,开始定位他家的新地址。
位于闹市区,承载着一家三口温馨记忆的小房子,去年春节一过,就被沈恒和傅明玉卖掉了。
然而,这件事沈珏最晚才知道。和他们家经营的“月满书屋”关门的消息一样,都瞒了他到最后。
后来仔细想想,沈恒和傅明玉的“月满书屋”经营困难,按时间倒推,大概就是他在金锡铖的“金城房产”实习那会开始的。大四一年,他日程过分充实,忙于实习找工作,也要兼顾导师的毕业设计,忙得团团转;沈恒和傅明玉又不想给他添烦恼,家中变故,硬是瞒了大半年。
直到毕业前夕,同学们清仓做鸟兽散,正好赶上学校图书馆翻修,有一大批旧书要出清。北海大学是名校,学校馆藏强过许多专业的二手书坊。沈珏觉得是个不错的机会,和校方打了个商量,以比较低的价格,购入了一批古籍画册和地方史志。
他预备把书寄回家去当礼物,问父母寄哪个地址合适,收获了一顿支支吾吾。品出有情况,沈珏一顿追问,父母招架不住,这才告诉他,“月满书屋”入不敷出,已有一年有余。前段时间把房子卖了,想改成网红书店做最后一搏,谁知改建完成后,网红没来,老顾客也嫌不亲切,竟也不再来了。
只好关门。还好,附近要新建一个新的商业广场,觉得在这里安置一个咖啡吧也不错。电话里,傅明玉说正在和商场负责人聊,看能不能靠着软装硬装和店里余下的书刊杂志,争取多一些回款,稍微补一下缺口。
拿到这些以后,剩下的书款和租金,也就只能慢慢还了。
至于数额,傅明玉还是拿他当小孩,准定是不愿意告诉他的。电话后头,沈珏还能听到沈恒抽烟叹气。
最后他俩意见一致,异口同声,都叫沈珏留在北海,找个好工作或是留在金城房产,不要再回林州来了。
沈珏嘴上没说什么,挂掉电话,就去买了张毕业典礼以后回林州的车票。手上拿到的校招OFFER,他都推掉了。金锡铖那边,他忍着肉痛挑了盒雪茄烟,低头又道歉,才算过了这关。
回家以前,他还清点了一波自己的各个理财账户。高三毕业那个暑假开始,他偶尔会买一些基金、股票尝试理财,基本都买短线炒,权当练手试水。本金是小时候攒下来的压岁钱,几千块。买的时候没有多上心,几年积攒下来,也有五六万存款。
在学生来说,这笔钱已经是笔巨款,能让他平时生活得很轻松。但对一家濒临倒闭、且看不到什么未来的店铺来说,这点钱,他还不知道能派上多大的用场。
早知道就多赚点了,真是钱到用时方恨少。
他就这样拖着箱子,一声招呼不打,突然出现在出租屋门前,着实把沈恒和傅明玉给吓了一大跳。
“书店不卖。”他言简意赅,直奔主题,“我来想办法。”
沈恒和傅明玉对看一眼,没有拦他。
他们也拦不住他。沈珏一回来,就拿出来五万块,说是自己念书时候挣的,硬是要给月满书屋交房租。
林州是个二线花园城市,近年来城市才往外扩张一点,繁华程度比北海差得远。城市就那么大,CBD地区也就那么大,除却一小部分纸醉金迷的地带以外,大部分都还是闲散松弛、有点小清新的风格。
月满书屋的落脚点,就在林州市里CBD外围,一条普普通通的街道上面。
说它普通,是因为它就真的是一条除了能让车马通行,什么都没有的街。附近没有大中小学校,没有能引流的夜市或是商场,没有蓄意打造、适合拍照打卡的网红街道建筑群,连林州本地格外知名的城市绿化建设和园林古迹都找不见。
托了这份三不沾的福,商铺房租也算便宜。在林州这座城市,六十平带跃层的临街商铺,月租金只要八千块,已是重大利好。一个季度租金也不过就是两万四千,加上商用水电,五万块覆盖全款,绰绰有余。
“你一个学生,哪里来的这么多钱……”一家人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傅明玉迟疑再三,又给沈珏碗里夹了两块排骨,迟疑再三,终于发问。
“我自己赚的。”沈珏解释了一下前因后果,反而觉得有点抱愧,“家里有困难,我该更早发现。”
沈恒摇头:“五万块,只能解一时之急。你不知晓实际情况,我和你妈妈以前也遇到过很多次困难,但都能想办法解决。这一回不一样,却是读书、买书的人少了。坐在店里等一天,都不见有一个顾客。即使能够交得起房租,总不能一直白白搭钱进去……”
沈珏不听自己老爸冗长的唠叨,他三两下把碗里的饭扒完,伸手要书店的钥匙:“我去现场看看。”
沈恒重重叹了口气。傅明玉起身把钥匙找出来给他。他们俩自认都是普通的人,不巧生出一个气性大、头脑好的聪明孩子,从小拿第一名,一路拿到大。知道家里条件一般,就连赚钱的事情,学得都比别人快。
他要试试看,那自然由得他去,全力支持。
租的房子到书店不远,只是路比较绕,没有直达公交。沈珏骑自行车去,到了停下车,首先认真审视周边环境。
以前他也常常来自家的书店,视角却不是经营者,而是观光玩耍的心。今天到这里一看,还真是一条光光秃秃,三不沾的街道。
明明距离CBD两街之隔,周围却只有行色匆匆的汽车和电瓶车。行人少,当然也没有什么闲情逸致、随心逛进店里的人。
书店附近大概两百米左右的地方,开着一家林州市比较知名的三甲医院。对街有一些挂牌开在二楼的私立小诊所,中医馆、推拿理疗室、牙科美容诊所之类的。再过去,还有几片疏落的居民小区。
父母口中说的那片待开发的商场,则在隔开一溜街边小店,更远的地方。有可能是想把这边半条街都拿下来,直接从商场一气通到医院边,出门即消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