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40-35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40-350(第5/30页)

排人手引导传闻断绝风言风语外,太子对这位“深情厚谊”的太子妃的态度, 着实有些名不副实,甚至还不如提亲前在东荆时能看到的暧昧氛围。

    许袤长于国事,却不擅长调节小夫妻之间的关系。

    流珠有些担忧,却不明白薛瑜的情绪究竟从何而来,询问了宫中老人, 猜测是婚前的紧张所致,因此变着花样地让厨下做好吃的, 来舒缓薛瑜的情绪。

    作为八卦头子, 总觉得有哪里不对的陈关, 却在薛瑜的低气压笼罩下,一点也不敢上来询问两人之间到底出了什么事,只能处理好公务,默默祈祷着在迎亲前,殿下看在娇娘的份上, 心情能好些。

    作为人人眼中天作之合、深情厚谊的定亲小夫妻之一, 心情却不像他们以为的那样美好,甚至淡漠得有些过头。一切吩咐下去都有旁人操办,她好像并不是即将新婚的主角之一。

    与其思考方锦湖会不会喜欢一些聘礼,会不会更想要她亲手猎来的大雁, 不如想想方锦湖下次出兵该放在那里能让他顺利发挥自己的本领,做一把尖刀,撕开战局。

    但到了夜里,她却迟迟无法入睡。

    好在总有更多的事情要做,一些细小的心思,都被按了下去。

    太子与太子妃的亲事刚走过六礼之二,那位刚回来的钟无将军就被安排了新的工作,让一些试图拐弯抹角找机会与太子妃一族亲近的朝臣痛失良机。

    方女史闭门不出,钟将军又急乎乎地出征,痴学士去讲课时要是纠缠多了还要被国子监监生嫌弃,钟氏败落一次,这次真是让人想搞好关系,都找不到门路。

    招安的北部原玄刀寨兵卒,如今正式成为了镇远将军麾下,配合涌出的东西两关联军,直捣草原王庭。

    离京前,薛瑜没有去送别。

    若是半个月前,这样冲动激进的决定绝对不会在朝中通过,但看到了火器的势如破竹征战之威,后方稳固,此刻不将老对手死死摁在地里打死,又待何时?

    皇帝出兵抵达黎国,近一个月时间打穿大半信州,气势如虹直插向北,若从整片土地上空下望,被反噬的小部落联合起来推进的草原、中部打得如火如荼的三国军队、和正在从南方赶来的齐国御驾军队,形成了三面钳制之态。

    向来是以人数来填骑兵冲锋的战场上,如今反倒颠倒了过来,齐国军队带着火器,又有玉钢甲胄兵器,稳扎稳打地一路推进,将突入中原抢掠的狄罗人生存空间压缩到了极点。

    传言中,齐国军队行军作战,有天雷天火相伴,是天神下凡、神兵天降,来拯救这个糟糕的世道。连并不推崇佛道的齐国都曾因这些传言五迷三道,更别说本就有生存土壤的原本黎国大地上。

    亲眼看到了齐国军队来救人,来驱逐狄罗人将他们俘虏或斩杀,在过去一个多月里生活水深火热的黎国百姓,不管之前信不信这些,都认认真真为齐皇和太子立起了长生牌位。

    至于城墙上的齐军大旗?有的甚至是原本的黎国百姓自己缝制的。

    军队行军都需要时间,饶是做主帅的皇帝每天都能接收到各地送来的情报,仍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赶路速度太慢,新的对手太不经打。

    杀了几门军阀,俘虏绑送回去后,让他带的军卒身上的盔甲都像带上了沉重杀气,有时候刚兵临城下,还没开打,对面就被吓得投降了,让他的筋骨都没怎么松松。

    限制他发挥的不仅是不如十几、几十年前的对手,也有同一边的年轻人。

    皇帝亲眼见过火器的威力,比起真刀真枪的杀过去,直接炸穿这样的手段,虽然保留了更多的有生力量,让他十分欣慰,但也有些浑身不舒服,像是缺了点什么。

    而一些不适合上火器的战役里,他带出来的年轻将领们一个比一个冲得快,个个还有能力,硬是让他这样的老家伙,没有了用武之地。

    其中最显眼的就是太子一力推到台前的女兵队伍。

    武勋贵族之家,后代大多也走了从军的道路,只是起点会比从白身拼杀上来略高些,他们个个在家都接受着耳濡目染、传承熏陶,没想到会在带兵出战时比不上小娘子们。

    薛瑜离开东荆,第二卫放下守卫之责,火速赶上了这次出征,起初对女兵还有些看轻的将领和军卒们,眼看着伍戈和李娘子两人分别带着女兵身先士卒,比男兵们还冲得快,渐渐也认可了她们的能力,生出了敬佩之情。

    比起抱怨她们不像是女人,私下里聊天时都觉得自己不太想娶这样的妻子,将领们对着手下兵卒却是恨铁不成钢,“你们连小娘子都不如!脸往哪搁,都给老子操练起来!”

    内卷起来的军队各处都透着生机,虽然自己不悦,但战争里少死少伤些人、年轻人崭露头角,其实都是好事。

    皇帝绷着一张脸看完军报,抬眼看到今天请命出战扫荡的伍戈回来,怎么看,怎么觉得这些积极的年轻人都是受了忧虑过多的朝臣和薛瑜的撺掇。

    劝不住,就换个方式让他不能出战!

    他没叫行礼的伍戈起身,像不经意般问道:“太子回京前,可有嘱咐于你?”

    伍戈有些茫然,“不曾。”

    “……”皇帝没骂出口“混账”两个字,一甩衣袖,“带人去军医那里吧。”

    “是。”

    伍戈没明白皇帝的不悦从何而来,但出了营帐,想想今天抓到的俘虏和杀敌人数,一抹脸上的黑灰,嘿嘿笑了一声。

    别以为她不知道其他将领都在暗搓搓比较,她们娘子军,名号可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响亮。

    皇帝看着伍戈离开,朱笔在送来的一封军报上轻轻落下一笔。

    “准神射军携火油柜渡江。”

    展开的军报墨痕未干,分明写着“楚国调军向北,艨艟于龙江支流列队,欲强渡……”

    皇帝出行虽然没多带几个重臣,但那更多是因为要维持后方运转,并且重臣大多步入中老年,跟着军队行军,来时还能站着,回去可能就得躺着了。他身边谋臣不少,组建的小朝廷转为进攻和扫尾设置,保证着他出征在外的命令也能通达下发。

    开战后,才能更清晰地意识到,齐国的家底有了多么大的增加。

    但再厚的家底也经不住长期拖延,若非一边向前一边收拢占领的城池,造血和后方输送能力强悍,只看朝中不断传过来的消耗和收支计算,突入的大军很快就要变成孤军深入,再被百姓认可也不行。

    良好的军纪建立在理想信念上,但有着足够的物产维护,与百姓的冲突才能降到最低。

    打了近两个月的黎金之战,齐国先一步抢下一城,楚国也蠢蠢欲动起来。西北方平,信州初定,荆州严阵以待,国内有薛瑜坐镇,皇帝在营帐中的巨大舆图前负手站定,一时间竟有几分恍惚。

    统一天下的曙光,竟是眼看就要来临了。

    “陛下?您看吏部加急新送来的人选,信州牧是定此人,还是……”

    皇帝还没顾上多感慨几刻,新的询问就来临了。他背对着来人快速眨了眨眼,才回过头,“今日拔营继续向北。送来的是谁,朕看看。”

    在远方的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