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40-35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340-350(第11/30页)

败后也碎得差不多了。

    过去的轻蔑,和被世家们维持住的楚国高傲,在吃了败仗后,都变成了认同齐国崛起的观念的踏脚石。

    弓箭射程上,楚国是远远比不上对面的。两边距离本就不算太远,等到灯笼飞到营地弓箭手的射程中时,再射落也有些迟了。

    好在这不是齐国第一次放灯过来,大概也不是最后一次,灯笼带来的可能是火油、雷火,也可能是字条,一者伤人,一者伤心。紧急调动人手来灭火和防备天降杀伤性武器的准备,还算有条不紊。

    有时候将领们会想,在这里坚持久一点,或许不必齐国出战,他们就会在五花八门的军械攻势下一败涂地。

    刚刚在新的安排上用印,准备睡下的谢宴清被突然嘈杂起来的营地惊起,一撩营帐冲了出来,仰头看去,漫天散开的火光倒映在他瞳孔中,像那夜江上大火,他情不自禁地握紧了拳。

    天上灯笼被射穿,化作一个个火球坠落下来,一团团火光在天上和营地间爆开,猝然大亮的火光照亮了灯笼下的字条,被射穿后爆开的灯笼中,也飘飘摇摇地散落下许多纸张。

    “谢家主,你看,齐国着实欺人太甚!”

    看到散落的纸张,将领们都是背后一凉,有人反应极快,当机立断地向谢宴清告了一状,把决断责任扔了出去,好像就能让自己变成受尽委屈的小可怜。他回头收到同僚的赞叹眼神,偷偷抹掉了额头的冷汗。

    谢宴清面无表情地看了他一眼。

    他不瞎,看得清字条上的字。

    “……为贺太子生辰,军民同乐,卤鸡、炸鱼……”

    这是报菜名的。

    还有写着齐国入籍条件的、写着太子和皇帝的大胜的、写着马上秋收眼看今年要大丰收的、写着齐国招考报名的、写着入籍后勤劳致富小故事的……

    谢宴清不懂什么叫做病毒式宣传,也不知道传单小广告的威力,但他看得出来,在这样简单到滑稽、大喇喇宣布着自家优势的纸条空投下,军心进一步涣散了。

    “弓箭手携重盾越前三十里,全部焚烧,一张不许私藏。”

    谢宴清沉声宣布处置,由他带来的部下,亲自完成这个任务。

    营地在灭火和集中焚烧中慢慢重归平静,夜深人静之时,隐约还能听到来自对面的号子声和歌声,扰得人心烦意乱。躺下的谢宴清看着帐顶,一个名字在唇边被反复咀嚼。

    他止不住地想,若薛瑜与他并非对手,或他在薛瑜还艰难求存的时候博得了信任,如今天下又会是怎样的局面。

    他们其实能成为好友知己的吧?

    但薛瑜太清醒冷静,多大的诱饵,都鲜见心动,好像提前看穿了他布置下的未来。

    良久,他叹了口气。

    “既生瑜,何生夙。”

    被夜袭搞得苦大仇深的楚国营地里如何想,对面江陵城中的驻军是不管的。军中禁酒,但今天敞开管饱的肉菜,已经够人高兴了,守将一一巡视了关隘,满意地负手看着“灯笼”坠落,真心实意地希望对面能做个好梦。

    我们的太子和皇帝好吧?心动吗?我就给你们看看。

    太子屡有神奇的手段,他已经见怪不怪了,但这一招攻心计,坦坦荡荡地立在对手面前,还是很让人感叹。

    守将下了城墙,大锅中炖着刚收割的青菜,香气扑鼻,推着小车来送菜的佃户和本地人身上贴着“某某公社”的牌子,今天的肉食和菜肴,全部来自本地田地和养殖场。

    推广的棉花种植让原本遍布在荆南的公社制度,在东南遍地开花,以村庄为基础的公社让佃户们进一步脱离了士绅庄园的控制,被农业司派来的东荆以及荆南种植好手们,被围在原地,感叹着他们曾在荆州接触过的太子的好处。

    厂房、公社、养殖场,对太子的夸赞和骄傲声音,唏嘘着对面佃户可怜的声音,能讲几天都讲不完。

    守将路过围着一锅肉汤说得眉飞色舞的东荆人,干咳一声,“注意晚上警戒啊。”

    阻止的话,却是一个字也没说。

    远方,被念叨的薛瑜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喷嚏。

    她虽然要求调动肉食犒赏荆州、信州和江陵几处直面楚国的守军,但并没有要求以她过生日的名义下发,对于几处传单式招降的结果,她还在等待各地的反馈。

    生活总是对比出来的,跟楚国的战争不可能不打,但坚固的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能进一步削弱,自然是好事一桩。

    朝中没有置办她今年的生辰,年纪小的人本来就不怎么过生辰,过的话,要么是家中看重宠爱,要么是位高权重讨好。如今战事在前,薛瑜命令不许胡乱铺张,多布置了几层任务下去,在一个多月里习惯了以政绩完成进度说话的下属们,也就顾不得这些细枝末节的讨好了。

    八月十四当天,薛瑜给自己放了小半天假,出宫陪钟南嘉吃了顿饭,顺便带去崔齐光的消息。钟南嘉拿到崔如许送来的匣子后,日子看上去与过去没有太大变化,但正是这样的没有变化,才更令人忧心。

    “殿下早日回宫吧。”

    还没到薛瑜预设的离开时间,钟南嘉就在催促了。

    “学士留步。”薛瑜带着帷帽上车,马车缓缓驶离东城。

    “卖报卖报,北境镇远将军大捷特刊,只要五文钱!”

    在街上奔跑的报童,将最新公布出来的消息大声传向四面八方,“《大齐要闻》新刊,茶会赋文集新作,瞧一瞧看一看嘞——”

    《大齐要闻》作为官方喉舌,每每是第一个宣发,将消息传到所有人手中的报纸。紧随在后的各处茶馆酒肆中文人大肆宣讲,以单篇诗赋集合而出的作品,也并不少见,纸张的价格降了下去,知识和消息传播分享的速度与日俱增。

    “去买一份吧。”

    薛瑜打发跟出来的近卫出去,靠在车厢闭目养神,让略松缓些的心神,重新投入需要紧张警惕和思考的政事中。

    从马车旁不远处画出的单独车道上掠过的自行车,手摇木铃声铛啷啷传开,提醒行人避让。低调从东城离开的马车,在没能通过秘书省审核的私印八卦小报上,成为太子看重太子妃的有力佐证之一,推动了不错的销量。

    事实上,和太子扯上关系的内容,如今总能卖得不错。

    回到东宫,薛瑜接过特刊,却发觉是之前秘书省曾送来过的几份之一,大概翻了翻,就打开书房单独放着的箱笼收了起来。

    有些报纸和宣传送过来,薛瑜会专门过一下手看看,顾不上的时候就不会放太多心思,出现重复购入在所难免。毕竟报纸办了大半年,从最初的双月刊变成几乎月月有特刊,苏禾远带着一批新人,在审核上足够老练,不需要薛瑜时时操心。

    她自问没有刻意关注方锦湖的消息,打开箱笼,才发觉短短一个多月,已经积累了半箱子相关点评、军报复写和夸赞诗文。

    不算新买的这份报纸,放在最上面的赋文集还配了“美人将军”的插图,泼墨笔法将战袍和只露了侧脸轮廓的青年画的格外英武,手中一块面具,就是如今传说中最传奇的故事主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