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220-240(第28/31页)
国子监念书的情况,摆了摆手放薛玥离开。薛玥直到走远,仍觉得有一束目光落在自己背后。
可,怎么可能呢?陛下要是与她有什么话说,就不会放她走了呀?
薛玥踢了踢自己的裙角,趁人没有发现重新好好走起路。她有些后悔,突然碰到皇帝被吓了一跳,全然忘了能问问陛下兄长是否还好。
半个月一次来信,实在是太久了。她还挺想知道兄长信中写的审案故事,结尾究竟是什么呢。
在闲暇之余,带人清理东荆郡上下案卷,挑选具有普法和教育意义的案子编成小故事,派人四处传唱的薛瑜,此刻尚不知道,自己随手写进信里的故事,深深迷住了思想尚未定型的小姑娘。
薛玥走远,背后,皇帝收回视线,往岔路口的另一个方向走去,走出几步,才道,“花里胡哨,净知道送信回来。”
常修听出他的言外之意,笑道,“殿下月前让人送来的玻璃灯,还收在库里,老奴这就让人找出来点上。”
当然,先前刚用上玻璃灯的时候,被皇帝嫌弃“花里胡哨”让人收回库房的事,这时候就不必提了。
239. 商机(二更) 他超喜欢这里的!怎么都……
虽然被斥为“花里胡哨”, 但清颜阁的器物向来是能引领京中流行风尚的,几乎月月都有新推出的产品,让人眼花缭乱。
商品好, 赠品也不差。这个月的赠品就是玻璃灯笼, 设计精巧,与平日见到的其他风灯皆不相同, 最下方护着中心油盏的镂空木栏被照亮后,投在地上的影子每个都是独一无二。既不会轻易被风吹灭, 点上油灯蜡烛后,更是比单纯点灯明亮得多,让人爱不释手。
国子监虽已经换上了大块玻璃窗,教室窗户比过去要挡住大半光线的样子要明亮些,但也并不明白为什么将灯盏放进玻璃灯笼里, 就会变亮。
求学的学子们最是好奇,拿问题去缠了被拐来在国子监任教的大儒名士, 答案没要到, 倒是被拿到薛瑜留下来的基础原理叙述吸引, 在追求书中经典的道路上,不小心多了一个爱好。
京城各家家中受宠的孩子、尤其是被送去跟商队跑了许久的孩子,谁出行时马车边没挂玻璃灯笼,都要感觉低人一头。
只是,玻璃灯笼只作为清颜阁回馈客户的赠品发放, 拿到手的人本就不多, 攀比成风后,次一等的水晶灯笼应运而生。虽然比不上精心设计过的玻璃灯有增亮的效果,但也多了六边形、筒形等多种设计。
不同颜色的水晶灯争奇斗艳,过去喜欢约着早上出行的年轻人, 硬是把活动时间改到了天黑后到宵禁前。
天边月色明亮,地上一座城池里,处处灯火,道路上的璀璨光晕将所过之处照亮,坐在马车里的子弟们,宁愿多绕几圈也要让别人看清楚自己手上的漂亮灯笼。
用得起灯油、蜡烛的富贵人家炫耀自己的灯笼,普通人家傍晚出行,也沾了光,连京城巡城和打更差人,都享受到了主干道附近被照亮的好处。
和年轻子弟们不同,士族家主与当家主母倒是会稳重些,只是明里暗里找清颜阁打听,能不能专门为自家定制灯盏,连天工坊都接到了相关的要求。
不过,被襄王多次薅了羊毛,却还关心着下一次行商收益的各个士族,过去一掷千金的日子再也回不来了,连攀比都有了一定范围,真正在安阳城中买买买的豪商,变成了外来客商。
齐国士绅们先一步成为了清颜阁的优质客户,虽然对客户等级、积分等等听得不甚明了,但能比后来者优先享受各种小礼物,就足以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看着外来客商豪掷千金,为新出的商品抢破了头,坐在京城自家府上,把玩着清颜阁先一步送来的礼物,不仅不生气、不想和他们争抢,还很期待别国人在京城中的表现。
齐国人从上到下被嫌弃久了,能比别国人优先,就是面子,也是享受。
看得多了,各家对外来客商的财力也心中有数,嗅觉灵敏的,已经追在襄王产业后面,开始做起了配套设计,不管是珠宝还是风灯,不管是对清颜阁售卖的夏季消暑的冰块进一步处理变成小吃,还是研究炒菜的新做法,各自都有收获。
薅到别人的羊毛,尤其是过去看不上自家货物的人的羊毛,满足感与平常卖货并不相同。
齐国士绅们庄园里的小作坊都不少,各家有各家的特色。钟简两家倒下后,大头被收归国有,划给了皇室,但皇室也没全部吃完,给小士族们、钟简两家庶脉分支也都还留了肉汤,能在京城置产的士绅,起码庄园里除了耕田,其他制造也有不错的收益。
手握制造出来的产品,又有跟着商队从楚国游学回来的子弟详细叙述,看着京中襄王做出来的新东西被外国追捧,在多年打压中习惯性吹捧楚国的齐国士绅们,好像第一次被揭开眼上遮住看向世界的叶子,意识到外来商人身上的利益。
同时,也是其他国家的利益。
正如薛瑜计划中期待的那样,将目光从眼前的一亩三分地挪开,盯上了以前崇拜的楚国,下一次跨国行商的出发时间已经不是做掌柜的牛力在催,而是心中燃起小火苗的各个投资人。
东西两市上开出了许多之前没有的店面,牛力手中的统计账册里,要带去的新货物除了清颜阁自身出产,还添上了许多来自士绅们的备选货物。
齐国士绅们的注意力被转移走,外来者的注意力却还在快乐的安阳城采购与生活上。一般的商队在安阳城和城外不远的鸣水城停留一个月已经算久,但在安阳城中停留最久的,已经快五个月。
“知道了知道了,整天就催催催,除了叫我回去,不会说别的了吗?家里又不是没有钱!”
一大早,和黎国使臣队伍同时入京的楚国杜小郎君,被自家管事从被窝里摇醒,满脸都写着怨念。
杜家管事习惯了他早起的暴躁,挥挥手让身边的婢女小厮们上前伺候,站在旁边轻声细语地劝道,“郎君已经出来半年,九月老夫人就要过寿,您……”
杜小郎含了一口鸡舌香水,咕噜噜完吐掉,跳下床瞪了管事一眼,“祖母的贺寿礼,我不是还没挑好吗?说了今天要去看竞价会上有什么好东西,你是不是存心不想让我给祖母买最好的?还有,怎么还是这玩意煮的水,我叫你们去清颜阁买的牙粉呢?又没买?”
管事擦擦汗,眼神飘忽,飘向了屋中摆着的各个摆设。
放在角落,下面还有托盘的金闪闪圆盘,是二月拍下来的如意风扇,放上冰摇起扇子,整个屋子都有习习凉风。
挑在窗下桌前的灯笼,是砸了双倍价钱出钱又出料买到的仿制灯笼,原本带来为小祖宗付账的脑袋大水晶,硬是被削成薄片,最后能用的料子只有薄薄几片,其他全都成了粉末。就这,小祖宗还觉得不够好,抱怨着为什么来得晚就没有赠品,一门心思想要原版的玻璃灯。
桌上几本书垒成了手臂高,纸张雪白,墨香点点,最上面一本面上写着《四十二章经》。不过这几本书显然都不是小少年的爱用物,比起下方随意摊开、边角都被翻得蜷起来的《庄子新述》,显得尤为崭新。
这是花了大价钱,请京中佛寺出面和齐国秘书省内印刷监沟通后,才专门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