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220-240(第25/31页)
们的拖累,轻骑也快不起来。
薛猛收到传信,还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一脸严肃地提起最近荆州北部的异常动态。
“殿下,这样聚集在一处的大匪寨,背后一定有推手在搞鬼,不论他们下一步往哪个方向走,都不得不防。殿下手下的第二卫既在荆州,臣派些人相互呼应,再联系神射军,早点灭了他们才行。”
这话倒也没错,统一荆北,意味着局势的改变,说不好就是新的黎国皇帝上位史,也有可能是其他国家的后手,不管是哪个选项,匪寨成了气候都不好应对。
薛瑜干咳一声,“不必担忧。”
薛猛皱眉,还没说什么,就听薛瑜继续道,“那是本王派出的第三卫统领。”
“……”刚还想着襄王身边第二卫远派,守卫空虚,自己却还来找襄王实在不好。反省了一下自己有襄王帮忙后,怎么就习惯了找襄王解决问题的薛猛愣住。
第三卫?哪里出来的第三卫?
有两边的汇报在,薛瑜自己清楚,手下亲兵的人数已经严重超标,但实话说,为人民服务不就需要人多点才好吗?见薛猛神色不对,她一本正经,“本王亲兵三千,分三卫护我东荆平安。”
237. 谋划(三更) 定居计划与商业街……
“草原刚带回来的消息……”
“奴隶能救回来的, 都要救。”薛瑜让阿莫重复了一遍草原见闻,点了点画出来有些潦草的地图,郑重表达态度。
江乐山点头, “殿下爱民如子, 自当如是。”至于是为了本国国民,还是为了外国国民入籍, 都是汉人,不必深究。
还沉浸在惊讶里的薛猛点头迟了一拍, 看着温和的少年,却像是看到了不声不响就基本控制住了荆州的襄王手下统领。
英雄出少年,原来之前领神射军的简骑尉对襄王的夸奖并非夸大,只是他这个大老粗当时不懂而已!
薛瑜感觉他看向自己的眼神有些奇怪,没有深想, 直接进入了下一个环节,“东荆驻军尽可能不要出手, 巡逻范围扩大十几里, 做接应准备就好。”
人命关天, 更别说现在缺人的时候。说到底,当初钟家闹出事情,也是齐国监管漏洞,才让自家人和原本要定居齐国成为未来自家人的流民被掳去了草原。但正规军出面,基本就等于踩到对面脸上开战, 因此救人的主力还是目前散在外面的人手。
江乐山接过她的话, 在地图上虚虚画了一道巡逻范围,“现在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将被卖做奴隶的人聚集,一个是怎么引导他们回来。”
阿莫闻言站了出来, “我和他们约好,会回去救人。他们应该……应该会信吧?”
陈白也道:“我答应了人要回去的,殿下,让我们去吧!”
作为带了消息回来、探查过奴隶所在的主力,两人没被隔绝在议事范围外,只是听着两个半大小子表达情绪却没能提出合适方法,书房中的其他人脸上都带上了笑。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两个孩子也有着一腔勇敢。
“也不是不行……”薛瑜思考着。
商队对草原是弱势群体,但能看到攻击性之外的草原内容,在陈白之前的讲述里,也提到了会专门分一杯酥茶给他们的老人。聚集奴隶这件事,没准还真能以行商的方式做成。
江乐山在薛瑜走神思考时,已经为如何串联奴隶逃跑策划了一个别辟蹊径的方法。
“殿下,钟氏商队虽毁,但行商路线和交接头人,在审问中应该有留存,臣等私以为,重走钟氏商路,以钟氏身份遮掩,买奴隶回来……”
薛瑜一皱眉,“买奴隶回国不可为。”
买奴隶回来这种事,是不能干的,会助长不正之风。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薛瑜在后世新闻上看到过,上游放生积福,然而下游捞回去重新再卖给“积福善人”。养大了草原人的胃口,让他们知道有利可图,只会让更多的人受罪。
最后,还是得打一架把人抢走。这部分在正规军不能出面的前提下,第三卫就是最佳选项。
薛瑜想起之前和简骑尉说的游击战方针,不由得带上了一点笑意。前身是山匪的第三卫,对上边境线的草原守军,恰恰形成了最吻合的施展空间。
虽不明了主上为什么忽地笑了,但出谋划策还是要继续的。江乐山轻咳一声,“只是一个幌子,商队先挑拨引动奴隶逃跑,在草原人弹压后,许以重利,或是承诺交换回‘货物’,将奴隶聚集,再引动……”
薛瑜眉头微松,这个计划听起来还是靠谱的,薛猛从守军角度出发,补充了一些细节,只要第三卫配合得好,后面面对草原的索要和气急败坏,不然都不是什么大问题。
总归不是正规军动手,逃奴跑来了就是齐国人,除非草原想在这个不尴不尬的时候同时理不直气不壮地对上齐黎两国,不然东荆大可以不认。
薛瑜写信将新计划和东荆还没到收获季节的各处变化总结了一下,一起汇报给皇帝,保证这些动向他都了然于胸。
要送密折回去,同时也从正式路子送了一卷给皇帝的问安奏折,薛瑜写完肉麻话,封了信筒,安排人尽快回京,好拿到需要的材料。写信时薛瑜提到商路,就不得不想起钟启光,谁能想到,中间被用来做恶事的商路,能有一天回到原本的模样呢?
在钟家行商路线到手之前,阿白和阿莫还能在东荆多休息一段时间。
“还要回草原,你们俩怕不怕?”薛瑜望向两个少年,阿白和阿莫纷纷摇头。薛瑜便没再多问,倒是被刚缓过惊讶劲的薛猛拦着,问起荆州北部的局势。
某种程度上,看上去还是三不管的无主之地的荆州,已大半落入薛瑜手中。只不过动静不能闹得太大罢了。
薛瑜和薛猛透了底,将对荆州北部的规划原原本本说清。事实上,第三卫只有一个大概的行动方向,那就是攻击草原,其他的,两地相隔甚远,薛瑜有自知之明,不打算搞遥控。
北部的补给靠抢大户维持,至于大户抢不抢黎国,会不会来抢东荆,那就是另一码事了。这也是薛瑜思考后建议薛猛安排扩大巡逻范围的原因之一。南部的补给在种地丰收前自给自足不了,其他还得靠从各处采买。不过,从荆州拿到的矿物本身价值,也足够覆盖支出。
在第三卫在黎国军队正面牵制草原的时候,会骚扰切断对面的补给和分支兵力,东荆大可以趁此机会从荆南运矿。薛瑜对靠近信州的废弃铁矿还是有些心动的,但还是先把能拿到的拿到手,再图谋别的。
“将军提醒我了。”薛瑜一拍脑袋,“这次回去可以让他们问问,帮忙修理荆州道路,有没有报酬。”
不管是运往筑堤方向还是往东荆方向,修路都是事半功倍的事。跟随第二卫采矿筑堤的前山匪们在工程结束后会不会跟他们回来,薛瑜不确定,但自己人要用的路,能用到的名声,多做一点,何乐而不为?
开完了会,各自有不同的安排,陈白走在最后,犹犹豫豫地走出门外,又回头望向薛瑜。薛瑜正好抬头,捕捉到他的不安,招了招手,“怎么了?”
议事时她是王侯、一地之主,旁人皆在她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