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160-180(第7/37页)
微笑了起来,“臣千里迢迢回来报信,提醒殿下警惕简家余孽,殿下这般冷淡,可是要伤人心的。襄王殿下,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不奖励一二么?”
薛瑜看着他,也笑了一声,“第一次出远门,外面好不好玩?”
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若非受了出行的影响,方锦湖也不至于连说话习惯都变得更像一个年轻人了。
方锦湖的笑收了起来,沉默了很久,才挪开眼睛,“好玩。臣告退。殿下早些安歇。”
三句话说得飞快,像背后有什么在催。
薛瑜看着他话音未落就已经走到隔开屋子屏风旁的背影,不知怎的,看出了几分被说中弱点着急逃跑的意味。
薛瑜闲闲开口,“你长高了。早点睡觉。”不过看他头顶在屏风上的位置,还没能追上猛蹿了个头的她。
方锦湖走得更快了几分。
赶了几天路昼夜不歇赶到鸣水的方锦湖直到坐上床榻前,疲惫到了极点的神经仍是紧绷的,毫无睡意。站在床边都不觉得该睡觉,而是一遍遍快速过着这些天里收集到的讯息,从里面抽丝剥茧寻找或许会错过的线索。
过度活跃的思绪让他不容许自己躺下,在屋子里转了几圈,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厢房窗边。他望了一眼主屋,明亮的烛火已经灭了。
再回到床边,他几乎是坐下的瞬间就被疲惫包裹着拖入了梦境,警惕心毫无反应。
梦里,是曾经年幼时被困在方府后院,只能看着一小片天空,扳着手指算着时间,等人来。等待总是漫长的,尤其是当钟夫人否认他是她的孩子之后。
他曾经只有那一小片天空,后来是一座城,当薛瑜走到他眼前,他才有了真正去看看其他地方的机会。
这一夜的月色十分明亮,方锦湖睡得格外甘甜。甚至第二天早上被叫醒时,头脑都是发懵的。
一行人收拾东西准备回京,多出来归队的女史却迟迟未起,其他人去看都不合适,最后还是薛瑜出了面。她看着和衣而卧抱着被子睡得脸颊泛红的方锦湖,唇角微翘闭着眼的少年人似乎很好欺负,她克制住手痒,敲了敲床架弄出声响,“锦湖?”
叫了几声方锦湖才睁开了眼,浅琥珀色的眼瞳水光盈盈,眼中写满了朦胧倦意,柔软又无害。他连身子都没动,只偏了偏头,“……嗯?”
在他彻底清醒前,薛瑜问道,“你梦到什么了?”
“天空。高兴……?”
但看到那一小片天空,怎么会高兴?
已经遗忘了大半梦境的方锦湖神智迅速回笼,翻身坐起,望向薛瑜,“殿下怎么来了?”
薛瑜耸耸肩,头也不回地走了,“刚刚敲门叫不醒你。快起来,还要赶路回京。”
165. 决堤 无论是谁,在自然灾害面前都难逃……
最终离开行宫的队伍里, 还是没有多出一个人。
方锦湖像单纯回来汇报一下进度似的,当着众人的面直接道,“臣女恭送殿下回京, 只是殿下安排的事尚未办妥, 无颜回京。”
语气很谨慎,偏偏薛瑜听出了一股大摇大摆的味道。
行宫外, 独自一匹骏马的队伍和另一支队伍背道而驰。
远去东荆的准备不仅需要准备人手,路上少说也得花小半个月的时间, 该带的行礼不少。加上薛瑜也想趁此机会,去看看路上各个郡县的书肆与曲辕犁推广情况,需要了解的内容就更多了。
观风阁上下忙着收拾行礼,薛瑜身边正副侍卫统领只剩下陈关和魏卫河,轮着班去禁军营中挑人, 几十个人的队伍要扩张到两百人,更是忙得不可开交。
薛瑜手下的各处都进入了紧张的准备阶段, 京城里原本已经提速供应的鸣水马车行, 订单排单再次排到了半个月后。
急着拿到马车的外来学子们纷纷派了人询问, 却只得到了一个不太满意的答案,马车行主家要远行,调配马车先供应主家,对于已经接下来的订单会尽快赶制,不会超过制作周期, 但后来的人就得多等等了。
他们这才意识到, 在楚国,自家掌握了制作方法的时候,也是随便要求商铺优先给自己供应的。自己这样做的时候舒坦,自己成了被往后排的那批人后, 却怎么都不是滋味了。
关心局势变化的人很快意识到,这是刚刚封的齐国襄王要前往封地了。只有陪着学弟们出来游学的青年或是更年长些的学子,在已经有些遥远的记忆里翻找出了齐先太子的经历。
虽然当初太子也去了梁州封地,但没待多久,就被调去了西北巡防,显然始终在被皇帝关注着。如今齐无储君,若三皇子是被看好的储君,大约轨迹会与太子相仿。
然而四处找关系仔细打听,对于襄王封地在哪,所有参与了封王礼的人都讳莫如深。只有向来亲楚的一部分士族透出了口风,“东荆郡”。
封地的旨意与封王是分开下达的,但薛瑜这几天去拜访的相关官员不少,对被问及会去哪里时回答得相当坦荡。
东荆郡这样的险地作为封地,要是一位像皇帝头两个儿子那样长在军中的皇子也就罢了,十个里有九个都会为即将收入囊中的军功高兴。但作为向来以文臣形象出现的三皇子,就算有一场比武魁首,看着她的细胳膊细腿,十个人里有九个都觉得这是皇帝要折腾她。
待传出风声来,让担忧的人愈发担忧,不愿提及,也让高兴的一派愈发高兴。但他们的高兴比起以前内敛多了,藏起消息免得万一被追究了,看三皇子的热闹没看成,反倒把自己坑了。
大多数问到答案的楚人也心领神会地没有透露,只是传了信回国。在讯息封闭一冬后,来自齐国的动向逐渐变得交流频繁起来,暗涌让薛瑜得到的消息都变得成倍数增长。
关心局势的人永远关心,不关心的抱怨一句齐国垃圾,一边骂着,一边迅速被新推出的小玩意吸引了注意力,手不知不觉就伸向了荷包。
薛瑜的时间所剩不多,专门拿国家工坊搞一些赚头不大且纯粹是工艺品的东西没有这个必要,干脆把之前琢磨商铺产品时多画的折扇、玩具和装饰物等等的图,交给了天工坊。已经决定留京为薛瑜守着商业圈子的蝉生,和清颜阁的掌柜严格来说与天工坊算是合作关系,拉拉生意顺便不断推出新品,保持新来齐国的人的新鲜感。
第三封从西南来的信,带着嫁接完成后梁州茶山安然渡过难关、春季生长状态不错的消息,和阿白在薛瑜之前提供的思路基础上有了新突破的牙粉配方,一同送到了她手边。估计是路上和她送去西南的信件错过了,看日子显然是在上一封信过来后没多久就发出的,只是往梁州绕了一下路,以至于晚了许多天。
看样子,阿白两人得千里迢迢赶到京城后,亲眼见过清颜阁的上新,再追去东荆了。
薛瑜询问沿途郡县情况时,大多选的是有出兵经历或者来自那边的寒门官员,家里有分支在沿途的士族完全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以至于一直为她纠结担心的士族们始终没能成功堵住她,表达一下自己的忠心和忧虑。
最后无奈之下,心焦的投过钱的士族们硬是找到了管着马车行的蝉生这里。作为一个每天得回宫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