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4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40-60(第34/40页)



    秦思抬头,望向薛瑜,“殿下宽厚,然他人未必心怀感念。”

    薛瑜笑笑,“本就非大事,何必动怒。”她望向秦思旁边的青年,“请问这位是?”

    黄脸青年长揖到地,“臣鸣水县县令,江乐山拜见殿下。”

    鸣水县县令?薛瑜想起蝉生之前回来的禀报,附近的确是鸣水县辖区,行宫也在县辖内。

    “江县令请起。何必行此大礼?”薛瑜扶起他,“这几天本就想去四处瞧瞧,没想到今日就遇到了此地东道。”

    江乐山摇头长叹,“说来惭愧,年少时听闻木涩,连年牧场军中出现损耗我也是知道的,但没有殿下提起,臣万万将两者联系不到一处。于殿下或许是一言,于臣与牧场,却是偌大恩情。”

    见薛瑜疑惑,他简单讲了讲鸣水县下辖内容,薛瑜看他的眼神变为同情。

    牧场属于鸣水县,行宫平时修缮也归这里管,什么事都要做,但偏偏还有一群练兵的大爷们压着,他这个县令做得怕是和受气小保姆差不多。而且管得多,意味着容易出事,并且难出政绩,万一来个天灾人祸,一年的中正定品就别想了。

    难怪脸色蜡黄,原来是累的。

    薛瑜推脱了他的高帽,“只是小事,也非我所创。”

    跟在旁边的姜署令却又拍起马屁,“殿下向来敏思多才,想旁人不能想,为旁人不能为啊。”

    “……你没事做吗?”薛瑜被他的马屁雷到,面无表情地看他一眼,姜署令立刻拱手告辞,去找匠人们研究技术了。

    做技术时的姜署令,看着比做官时顺眼多了。

    江乐山道,“殿下若是想在四处瞧瞧,臣可为殿下引路。但须得改日,今日钉马掌的事,臣得立刻禀报。”

    薛瑜没太在意,毕竟现在行宫来了太多官员,江乐山这种地方小官更得谨小慎微,免得出了差错,报上去也是为了避免出事。她点点头,与江乐山告别,自己和秦思走到一旁,聊了几句薛玥的病情。

    薛玥这几天调养下来有效,但也正说明了秦思拿的药对症。秦思用的方子是皇帝头痛病早期发作时镇痛止鸣的方子,在薛玥身上减了些药量,生效能够一时解决问题,却也意味着更大的麻烦。

    正说着,远处马蹄声若暴雨雷鸣,由远及近,薛瑜被铠甲上的光晃了下眼睛,有些发懵。

    皇帝怎么过来了?他不是巡营去了吗?

    58.  鸣水县   阡陌交通,土地平旷

    “那匹马在哪?”皇帝与将军们翻身下马的速度奇快, 动作整齐中透着过往的默契。

    临时马厩离兵械坊不远,江乐山对这样紧急的奔袭显然不太适应,下马让人牵来钉了马掌的马后, 过了好一阵才喘匀了气上来介绍。

    薛瑜与秦思一同上前见礼, 皇帝扫过他们,“老三过来, 说说你那个马掌。”

    “儿只是在市井听过传闻,想着把木头换成铁会更坚硬, 换了个想法罢了,不值一提。”薛瑜满脸无辜,“江县令也说曾听闻木涩此物,博闻广记,内中道理需请江县令细说才是。”

    她基本都是在基础上做创新, 有别人在前面挡枪,应当不起眼啊, 怎么会惊动皇帝专门来看马蹄铁?至于匠人们的惊叹和姜署令的马屁, 早被薛瑜当做是耳旁风忘了。趋炎附势拍马屁的话要是都当真了, 那现在天上飞的就该是她了。

    “竟真有如此马鞋!”钉了马掌的那匹病马重新被牵出来走了走,将军们围着它看了又看,有人摸着马蹄上的铁条,心中激动汹涌澎湃,“竟然如此、竟真如此……若是早些年!”

    他们都是和马常年相处的, 虽然此物只是刚刚使用, 究竟效果如何还要让时间来验证,但之前他们想不到此处,当看到有人做了出来,立刻就意识到了其中的巨大好处。

    有谨慎些的倒是提出了异议, 却被脾气暴躁的一把拍了回去,“你脚上穿鞋和不穿鞋去走走,那能一样吗!”

    皇帝没有像他们一样失态,吩咐在场人中身材最瘦削的薛瑜上马走走。这匹马身上病态未去,让个壮汉上去怕是蹄铁效果如何看不出来,当场就要把马压出个好歹来。

    薛瑜领命上马,顾及马力,只初时缓步而行,又小跑了一圈就回来了。

    原本禀报上去时是介绍马掌事情经过主力的江乐山被挤到了最后面,站在前面看钉马掌的马表现的全是新来的这批武将。

    留了络腮胡子的伍明先嚷嚷了起来,“都是老兄弟了,我第一个来试试好赖,我们那多山多林,这个先让我们装上!万一不好使,步战打那群番子也不算难!”薛瑜扫他一眼,能把抢装备说得这么清新脱俗,也是一种本事,他完全没有表面上那么粗豪。

    光看马的行走并看不出多少效果,皇帝看了实物,沉吟一会,道,“选马场一百匹各有不同的马匹,一半钉掌,一半不钉,同样训练一月,再观后效。以隆山行宫兵械坊为主,将作监为辅,记录绘图,若可行,则发令各处铁官,增设马掌一器。”

    这是准备控制变量做对照组实验了。薛瑜心中悄悄为皇帝鼓掌,铁的产量供给不够高需要有所取舍的情况下,在没看到成效时贸然普及是完全的不智之举,她见到了后世发展,但皇帝没有,这么短时间能打定主意,将可能有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又保证了未来推广的迅速。

    有人揶揄地挤了挤伍明,他只当之前提出的人不是自己,嘿嘿一笑,“那感情好。”

    皇帝来得急,并没有摆出仪仗,坊内忙碌的匠人们压根没被惊动,姜署令听到外间响动还算反应快的,出来时刚好是薛瑜跑马回来,没敢上前打扰皇帝,直到皇帝发了话才从旁边挪出来,“臣领命。”

    看他的样子,不用问,又犯了老毛病。在薛瑜出声提醒之前,皇帝已经回头盯住了姜署令,“听闻隆山行宫的铜铁储量不足?”

    姜署令腿一软,“不不,足的、足,不是,不足,真的不足。”话说到一半他猛地想起之前薛瑜提过什么问题,加上去而复返跟在皇帝身边的江县令,反应再慢也意识到了皇帝为什么问起这个,心中暗自叫苦,还是老老实实回答了。

    皇帝今天像是因为有了马蹄铁的事情心情好,还有耐心多问一遍,“是足,还是不足?”

    “是不足,不足啊陛下!”姜署令一个激灵,重重叩首,“往日供给马镫等物堪堪够用,多加一则马掌,实在不足啊!”

    皇帝淡淡道,“计数后传令铁官,拨矿按数量多拨部分就是。”

    他轻描淡写地说完,忽地转头望向守在旁边的薛瑜,“你玩木头还没玩够?今天的马步扎了?”

    薛瑜摸摸鼻子,知道今天皇帝在这里她怕是看不到风箱实物做完了,干脆趁着天色还早,去外面转转,迅速低头施礼告退。

    她一走,皇帝猛地抬脚踹翻了趴着的姜署令,“欺上瞒下,你便留在行宫当个匠人吧!”

    姜署令的心顿时沉到了谷底,瘫在地上半天爬不起来。

    一行人引马离开,去禀报却带回来了一群大爷的江乐山被虎视眈眈围着,腰背发凉,但皇帝没发话他也不敢走,只好默默跟在旁边。皇帝在草原上牵马走了一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