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晚安文学www.wawx.net提供的《科技强国,向秦始皇直播四大发明》 100-110(第17/25页)

也一直在和美国谈判,】

    根据日内瓦公约,你们不能阻止我们的留学生回国。中方的外交人员抗议道。

    美方的外交人员趾高气昂:“我想你们搞错了,钱先生是自己不想回国,我们根本就没有阻止他。

    【后来,钱老和蒋英用各种方式给国内传递了信息。】

    美方人员拍桌子: 钱学森没有回国的想法,除非你们能拿出他本人要求回国的证据。中方人员轻哼一声,拿出钱老千辛万苦寄回来的信。

    那你们看看这个,这是他亲自写的信,表示自己想要回国。美方泄气了。

    中方人员重新扬起笑脸,放软了语气:“如果你们肯放他回国,其余的条件也不是不能商量。比如你们被关在俘虏营里的那些空军飞行员。

    美方嚷嚷起来: 必须全部释放!

    不行,最多五人。

    “三十人!”

    没得谈!

    “二十人!”

    【那时候的漂亮国还是要点面子的,因为美苏冷战嘛,要是处理不好就会容易给对方抓住小辫子。所以在经过利益交换的谈判之后,美国军方终于答应放他回国。】

    【值得一说的是,钱老被软禁的五年来,为了表明自己不再搞火箭技术,他索性开始研究工程控制,也就是自动化系统。然后写出了《工程控制论》,直接成为了咱们工程控制学的开山鼻祖!】

    【真是宛如开挂的人生!】

    钱学森和蒋英终于登上了轮船。

    上船前,他收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中途千万别下船。”

    他目光一凛,知道可能情况并不如表面那么平静,和蒋英在沿途一直待在房间内,从不下船,连出房间的次数都很少。

    就这样,终于到了香港。

    当他的脚踏上香港的领土时,终于放下了心,露出了笑容。而天幕前观看的民众们也终于放下心,松了一口气——

    “回来了就好。”

    可紧张死我了,看到那张纸条,我还以为路上还要起波折。

    简直是惊险刺激。

    汉朝。

    刘彻倒是一直都看得很轻松:既然能让他上船,说明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而且,若是到了这一地步都还护不住他的周全,那,这些后世之人的能力恐怕也不怎么样。

    他在说的后世之人当然指的是自己的后世子孙们,华夏的后人。对这些后人,刘彻的心态很矛盾。又是骄傲,又是忌惮。于是,也就反映在了他的言行里。

    他喃喃道: 我倒是要看看,他们是怎么追上来的?

    第108章 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四)

    【钱老回来之后,先是去各地参观,对新中国的工业进行了一个摸底。一年后,就向总理提交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意见书》。】

    【后来,这份意见书成为了咱们导弹研制工程的指导方案和技术文件。】刚回国没几天,钱老就开始奔波在华北和东北这些老工业基地城市之间。名义是参观,实际是考察和评估现在的工业是否能支撑起航天事业。闲暇之余还要经常和上面以及苏联来华援助的专家们开会,忙得不可开交。

    【1956年10月8号,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成立,这就是后世很多军迷朋友们口中的“五院”。也就是现在的航天科技集团和一系列技术研究院研究所的前身。】

    【钱老能者多劳,同时担任了力学研究所的所长和五院的院长。】【现在航空航天界,能够数得上号的国家也就是两三个。】

    【而两个巨无霸,NASA和咱们的航天科技集团,却都与钱学森钱老息息相关,甚至是全力开创而成。】

    【一人能抵五个师的大师级人物,恐怖如斯!】

    各朝代的普通百姓们可能不太懂这里面的意义,毕竟让他们理解什么是航天工业已经是很难的事情了。

    但是他们能知道刚刚那位历经艰辛才回到故国的先生,如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在自己的祖国得到了重用,并且做出了一番大成绩。

    这就已经能让怀抱着朴素感情的古人们为之欢呼。而帝王们嫉妒得眼发红。

    他们也想要拥有这样一位能够从无到有把一个重要的东西建立起来的能臣。

    “常听人说书呆子,书呆子,但其实真正聪明的人怎么可能只会读死书呢?”唐太宗李世民感慨道,他问旁边的李治,这位钱先生,所做出的的贡献绝不单单是他所掌握的技术。雉奴可懂?

    经过一年磨砺的李治如今看着沉稳了不少,点头道: “儿臣能懂父皇的意思。这位钱先生,高瞻远瞩。

    从无到有的建立一个事业是很难的,不仅仅是技术,更考验他是否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对未来的预判,甚至是与人的交际能力、寻找和整合各种错综复杂关系的能力。

    这位钱先生,实乃不世出的天才!若是在大唐,高低也得位列三公。

    不过……或许这样的人让他在朝堂之上勾心斗角似乎又太浪费

    了一些。李治如今已经有了这种

    “专业人干专业事”的意识,于是他又很好奇后世的社会运行模式和朝廷的模式。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分配的?

    明朝。

    朱元璋羡慕得眼睛都直了: “若是我大明也有这样的人才,朕也就不用那么累了!”就是因为现在都是庸才,所以他才不得不把所有的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累得要死。后世的人才未免也太多了。

    从之前的农学、医学到现在的军事、航天,一个个都是能人。

    朱楠在现场,默默的在心中吐槽一句:得了吧您,即使有这样的人,您还是会习惯性揽事的。这是天生的掌控欲。

    恨不得一天能有二十个时辰。

    不过朱楠也要承认,这段时间以来,父皇的这种掌控欲似乎有逐渐好转的趋势,虽然能看出来他有时候也和自己的本性作斗争做得很痛苦。

    这对大明未来的科学发展是件好事。

    【钱老回来后,当时国内还在争论是要集中力量先搞飞机还是搞导弹,钱老就提议,要先集中力量搞导弹。】

    会议上,钱老面对别人说要搞飞机的提议摇了摇头。

    “我倒是觉得咱们应该先搞导弹。飞机是重复使用的,对于材料和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但是导弹的话是一次性的,对材料要求没那么高。

    咱们现在这样的工业情况,先把导弹搞出来,对其他国家也是一个震慑。其他人若有所思。

    镜头一转,来到了1960年的酒泉。

    “院长,苏联人都走了,说他们走了后,咱们的导弹肯定飞不上天。”

    钱老的手顿了顿,淡定自若的道, “那就让他们看看,咱们的导弹是怎么飞的。”82天后,酒泉的火箭发射基地。

    那时候的酒泉,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沙漠也更加的荒芜,就连火箭发射塔看上去也很简陋,也比现在矮小了许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收藏晚安文学,wawx.net 努力为您分享更多好看的小说】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